《阿毗达摩讲要》第 23 讲 业的运作(二)


四、依成熟之地

业依成熟之地来分也有四种:

1.不善业(akusala kamma);

2.欲界善业(kà mà vacarakusala kamma);

3.色界善业(r? pà vacarakusala kamma);

4.无色界善业(ar? pà vacarakusala kamma)。

第一,不善业

不善业依身、语、意三门可分为十种,即:

身不善业——通过身体行为所造作的不善业,或者通过身表表达的不善思。

身不善业有三种:

1.杀生(pà ? à tipà tà ):故意夺取有息者的生命。

2.不与取(adinnà dà nà ):凡属于他人所有之物,未经物主允许而取为己有者。又作偷盗。

3.欲邪行(kà mesu micchà cà rà ):对欲望、性欲方面的不正当行为。即不正当的性行为,或称邪淫。

语不善业——通过语言造作的不善业,或通过语表表达出来的不善思。

语不善业有四种:

1.虚妄语(musàvà dà ): 指心口相违,说虚妄不实的言语。包括不见谓见,不闻谓闻,不觉谓觉,不知谓知;见谓不见,闻谓不闻,觉谓不觉,知谓不知。又作虚诳语。

2.离间语(pisu?à và cà ):搬弄是非,向 A 传 B 的是非,向 B 传 A 的是非,离间亲友。

3.粗恶语(pharusà và cà ):骂詈咒诅,使他人难堪。

4.杂秽语(samphappalàpa): 毫无意义的世俗浮辞,能增长放逸、忘失正念的话题。

意不善业——纯粹在意门造作的不善业。

意不善业有三种:

1.贪婪(abhijjhà): 看到别人的东西时,产生企图拥有它的心。如果自己已经拥有了,还想要得到非份的、更多的、更好的,这也是贪婪。

2.瞋怒(vyàpàda):想毁灭他人的恶意。如果只是对他人生气、 瞋怒, 只要还没有产生希望对方死、被杀等的恶毒之心,就还不算是足道之业。

3.邪见(micchàdi??hi):错误的、颠倒的见解或理论。在此特指三种断灭见。

(1)虚无见(natthikadi??hi):不相信因果,认为没有过去世、未来世,没有因、没有果,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

(2)无因见(ahetukadi??hi):认为人的贫富贵贱没有原因,纯粹只是偶然,不相信现在的境遇是过去所造之业的结果。

(3)无作见(akiriyadi??hi):认为杀生、偷抢、淫乱等恶业不会带来恶报,也不相信布施、持戒、禅修、 行善积德等善业会带来善报。

这三类理论、观念都属于邪见。

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婪、瞋怒与邪见这十种合称为 “十不善业道” (dasa akusala-kammapatha)。

第二,欲界善业

与十种不善业相对应的是十种欲界善业, 它们依身、语、意三门也可分为十种,即:

身善业——通过身体行为造作的善业,或者通过身表而表达的善思。

有三种身善业:

1.离杀生(pà ? à tipà tà verama? ?):远离杀害、伤害生命。

2.离不与取(adinnà dà nà verama? ?):远离偷盗,不用非法手段占有不属于自己的物品。

3.离欲邪行(kà mesu micchà cà rà verama? ?):远离一切不正当的性行为。

语善业——透过语言说出来的善业,或通过语表表达的善思。

有四种语善业:

1.离虚妄语:不说虚妄不实、欺骗他人的话,只说真实、诚实的话。

2.离离间语:不说挑拨离间的话。

3.离粗恶语:不骂人,不说难听、使人难堪的话。

4.离杂秽语:不说废话,不说毫无意义的话。

意善业——纯粹在意门造作的善业。

意善业有三种:

1.不贪婪:知足。

2.不瞋怒:不发怒,性格好,脾气好,心量大。

3.正见。

这十种善业称为 “十善业道” (dasa kusala-kammapathà )。

十种作福德事

欲界善业还有另外一种分法,称为“十种作福德之事”(dasa pu¤ ¤ akiriyavatthu)。这十种作福德事分别是:

1.布施(dà na): 全称为“布施所成作福德事” (dà namayaüpu¤¤ akiriyavatthu),特指物品的布施、施捨。布施依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很多种, 例如内物施、外物施, 亲手施、非亲手施, 有罪施、无罪施,如法施、 不如法施, 欢喜施、中捨施,智相应施、智不相应施, 轮转依止施、 非轮转依止施,个人施、僧团施,饮食施、衣物施、住所施、医药施等。

2.持戒(s?la):全称为“持戒所成作福德事”(s?lamayaüpu¤¤ akiriyavatthu)。远离身语的恶行,培养善行、戒德。在家弟子最基本的是五戒,即(1)离杀生;(2)离不与取;(3)离欲邪行;(4)离虚妄语;(5)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有机会还应该持守八戒,即(1)离杀生; (2)离不与取; (3)离非梵行(一切性关系);(4)离虚妄语;(5)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6)离非时食;(7)离观听跳舞、唱歌、音乐、表演;妆饰、装扮之因的穿戴花鬘、芳香、涂香。(8)离高、大床座。如果在八戒的基础上再培养慈心, 称为慈心九戒。出家众的戒则有沙马内拉戒、比库戒、比库尼戒等。

3. 禅修 (bhà vanà) : 全称为“禅修所成作福德事”(bhà vanà mayaü pu¤¤ akiriyavatthu)。禅修可分为修止(samatha bhàvanà )与修观(vipassanà bhàvanà )两大类。修止是致力于让内心平静的修行方法。共有四十种止业处,目的是使内心止息称为敌对法的诸盖,使心平静、 专注。 修观是通过观照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及其因的自相,以及无常、苦、无我的共相,来培育智慧的修行方法。

4.恭敬(apacà yana):恭敬值得恭敬的对象。 哪些对象值得恭敬?佛陀值得恭敬、法值得恭敬、僧值得恭敬、母亲值得恭敬、父亲值得恭敬,老师值得恭敬,说法者值得恭敬,有德行者值得恭敬,恩人值得恭敬, 这些是应当恭敬的对象。我们不仅从身体行为上表示恭敬,例如礼拜佛、法、僧等,更重要的是应从内心培养恭敬。

5.服务(veyyàvacca):帮忙做事,奉献劳力、体力,比如在寺院清洁卫生、 煮饭做菜、 搬抬东西等。 对于社会公益或福利事业,出钱为捐款,出力为服务。

6.回向功德(pattidà na):又作分享功德。做了功德善业后,指定与某些人乃至一切众生分享。

7.随喜功德(pattà numodana): 对他人所做的功德善业感到欢喜。 能够亲自参与当然最好,不能参与,内心也要感到欢喜。说 ? Sà dhu! Sà dhu! Sà dhu!? 是随喜功德最简单、最好的方法。培育随喜可以对治嫉妒, 同时也能获得他人所分享的功德。

8.听闻佛法(dhammasavana)。 有四入流支: (1)亲近善友;(2)听闻正法;(3)如理作意;(4)法随法行。听闻佛法能树立正见、增长智慧, 是证悟圣道圣果的四个条件其中一个。 通过听闻佛法, 能够分别善恶、明辨是非;通过听闻佛法,能够培养信心,对佛、法、僧产生信心;通过听闻佛法,能够学习律、经、 论,研究佛语;通过听闻佛法,能够把取业处,明白如何修持戒、定、慧。 作为佛弟子, 主要是通过听闻佛法来树立正见、增长智慧、修习止观、朝向解脱的。

9.弘扬佛法(dhammadesanà ) 。佛陀在《法句》中说:? Sabbadà naü dhammadà naü jinà ti. ? 意思是“法施胜一切施”,法布施是最殊胜的布施。然而,并非一切人都能弘扬佛法,只有通达经论、堪为人师的比库才有资格登法座、宣说佛法。那么,其他人想做法布施应该怎么办呢?可以介绍、宣传、传播佛法。现代社会可以利用书籍、 图片、 视频、音频、网络等各种媒介来传播佛法。助印、促成佛法的传播,也是法布施。

10.见正直业(di??hijjukamma):有几种见正直业。首先是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以佛法僧为自己的庇护所,有了信仰,就会用佛陀的教导来正直自己的知见。 其次,通过听闻佛法、阅读佛书、学习教理也是见正直业。再次, 如理作意、保持正念正知也是见正直业,禅修也是见正直业。最崇高、最殊胜的正见是圣道心中的正见,是对出世间四圣谛的如实知见。

这十种作福德之事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回向功德和随喜功德可归于布施所成作福德事。因为布施能对治妒嫉和悭吝,回向功德和随喜功德同样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所以可归为一类。

二、恭敬、服务可归于持戒所成作福德事。因为恭敬、服务属于作持戒(cà rittas?la),即佛弟子应尽的义务。

三、听闻佛法、弘扬佛法和见正直业可归于禅修所成作福德事,因为它们皆能亲近善法故。 也有长老认为,听闻佛法和弘扬佛法能开发智慧、导向证悟,故归于禅修所成; 同时, 弘扬佛法属于法布施故, 也可归于布施所成, 而见正直业则适用于一切处。(D.A.3.305; Dhs.A.156-159)

这十种都是培植福德的善业, 绝大多数是以欲界心来完成的。 除了禅修证得色界或无色界禅那生起的是色界心或无色界心, 以及圣道正见属于出世间心之外,其他全都是由欲界善心来完成的。所以, 可把这十种作福德事归于欲界善业。

这十种欲界善业是由八种欲界善心完成的:

1.悦俱智相应无行心,

2.悦俱智相应有行心;

3.悦俱智不相应无行心,

4.悦俱智不相应有行心。

5.捨俱智相应无行心,

6.捨俱智相应有行心;

7.捨俱智不相应无行心,

8.捨俱智不相应有行心。

影响善业功德的三项要素

有三项要素能影响这些善业功德的大小程度,它们是:

一、悦俱或捨俱——欢喜地做还是中捨地做。悦俱即欢喜地做,捨俱即内心感受平平地做。

二、智相应或智不相应——做时是否拥有智慧。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对业果法则有信心, 此时的信心拥有业果智,也称 “自业正见” (kammassaka sammà di??hi)。只要相信这是善业,能带来善报,这就是对业果法则的信心与智慧。如果不相信、不思考业果法则而做善事,则是智不相应。

三、无行或有行——主动还是被动。 无行是不需他人鼓励,自己主动做。有行是经过他人鼓励、 催促,或者按指令、任务完成,被动地做。

在这八种欲界善心当中, 最殊胜的是第一种心。 做善业功德时欢喜地、有智慧地、 主动地做是最好的, 这种心最接近初禅心。虽然初禅心属于色界心,而这种心还是欲界心,但是它们的心所数目完全相同。同样是做一件善事, 若通过如理作意来培养这种心, 则能事半功倍, 造作更殊胜的三因善业。

我们以后还会讨论到殊胜的善业能带来殊胜的结生,低劣的善业只能带来低劣的结生,也是和现在所讨论的有密切关系。

第三,色界善业

色界善业分别依禅支而分为五种:

1.寻、伺、喜、乐、一境性俱的初禅善心;

2.伺、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二禅善心;

3.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三禅善心;

4.乐、一境性俱的第四禅善心;

5.捨、一境性俱的第五禅善心。

这里的“俱”是指伴随或拥有。这五种色界禅那心是依所拥有的禅支来区别的,而且是依五分法来分的。如果培育禅那时逐个捨去禅支,捨“寻”进入第二禅,捨“伺”进入第三禅,则有五种色界禅那。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是“寻”和“伺”同时捨,于是色界禅那就有四种。

因此,喜、乐、一境性俱的第三禅善心相当于四分法的第二禅, 乐、一境性俱的第四禅善心相当于四分法的第三禅,捨、一境性俱的第五禅善心则相当于第四禅。 换言之, 当禅修者进入初禅时,其安止速行即是初禅善心;进入第二禅时,其安止速行是第三禅善心, 进入第三禅是第四禅善心, 进入第四禅是第五禅善心。

这五种色界善业只会发生于意门,不会出现在身门与语门。 欲界善业可表现于身、 语、 意三门,但是色界善业纯粹只发生在意门,只是意业。

第四,无色界善业

无色界善业有四种,分别是:

1.空无边处善心;

2.识无边处善心;

3.无所有处善心;

4.非想非非想处善心。

在这些善心中的思心所造下的业就是善业。 禅修者证得色界禅那之后,可以进一步培育无色定,通过修习十遍中的前面九遍来成就空无边处定, 即: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 他成就空无边处定之后,再专注空无边处定心而成就识无边处, 再专注空无边处禅心的没有而成就无所有处定, 再取无所有处定心的寂静、殊胜而成就非想非非想处定。当一个人有能力成就无色定的时候, 其安止速行心就和这些心相应,所造的业即是这四种无色界善业。

若以三门来分,欲界善业、不善业可以通过身、 语、 意三门来造作, 意门则通于欲界、色界、无色界。或者说, 色界和无色界善业唯发生于意门,不会出现于身门和语门。

我们已经讨论了依成熟之地的四种业。 不善业只属于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没有不善业。 造作不善业能导致投生到恶趣地, 有四种恶趣地:地狱、畜生、鬼和阿苏罗。造作欲界善业能导致投生到欲界善趣的人或六欲天, 造作色界善业可以投生到色界梵天,造作无色界善业可以投生到无色界梵天。这是依成熟之地来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