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问题汇编(上) 01


问 1: “阿毗达摩”是很难的学说,我们要如何来学习?

答:其实, “阿毗达摩” 也不算是很难的学说; 只要系统地学习 “阿毗达摩” ,既可以用来指导禅修,又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学习“阿毗达摩”有两种方法:一、先掌握“阿毗达摩学”的义理,然后再次第地修行,如此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二、先修再学。就像在帕奥禅林,有些六、七十岁的老年禅修者,他们连看书都很吃力,但是在业处老师的指导下有次第、有系统地修行之后,他们对名色法的了解,甚至比那些精通“阿毗达摩”的学者还要清楚,因为他们已经通过观智亲自观照过了。

根据上座部佛教, “阿毗达摩” 不是为了增加一门学科,不是为了丰富知识,更不是为了辩论,而只是为了修行,为了断烦恼。这个才是佛陀开示“阿毗达摩”的意趣。

问 2:九分戒是什么内容?

答:九分戒又称为九支戒法。对在家戒来说,有五戒和八戒。八戒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将第三条“离欲邪行学处”改成 “离非梵行学处” ,即避免两性行为;然后再加上三条。其中第六条是离非时食——过了正午之后至第二天黎明不吃任何的食物。第七是由两条学处组成,前面一条是不观听歌舞,远离一切娱乐,另外一条是不化妆,不打扮,不使用化妆品和有香味的东西。第八条是离高大床座。这是在家的八戒。

在《增支部》第 9 集《狮子吼品》第 8 经中提到,一位居士在守持八戒的同时,持续不断地散发慈爱,就是在守持九分戒。这第九条是“我受持以伴随着慈爱之心遍满一切有情生类而住” , 但传统上并不把第九条称为学处,只是散播慈爱而已。

问 3:从一个凡夫修行直到证初果,必须受持哪些戒律?应该通晓哪些佛法知识和实修理论呢?

答:想要修行直到证得初果,对在家人来说,至少应当守持五戒,若有条件还要受持八戒。对出家人来说,北传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这出家五众,他们应当持守好各自的戒律。对南传比库来说,他必须完整地受持 227 条学处,以及佛陀在《律藏》里制定的所有篇章,包括《大品》和《小品》。比库对所有的学处和义务都要身体力行,才能做到戒清净,因为戒清净才谈得上修行。在家人也是,要持守好戒律,因为戒清净是修行的基础。

至于通晓佛法知识与实修理论,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在一位有经验的导师指导之下有次第地修行,不懂就去问,依教修行,这是最直接的方法。即使对佛法知识不是很了解,但只要对导师有信心,这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是现在这个时代比较困难,毕竟精通三藏又具备实修经验的导师寥若晨星。

第二种是先学习一些基本的佛法知识,树立正见。有了正确的见解,对佛陀的教法、对三藏有一定的认识,才去判断一位老师教的方法对不对,是不是正法,是否具有正见,次第是否明确。现在有些法师只懂得教你如何开始修行,但继续修下去就糊里糊涂,连他自己也不清不楚了!这些法门虽然起点简单,目标也定得很高,但是中间过程却不明不白,甚至毫无次第可言。还有一些禅师所教的禅法渗进许多自己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佛学知识。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龙蛇混杂、鱼目混珠,邪师度众,多如恒沙,有很多似是而非的法,甚至连外道都喜欢打着佛法的招牌,但所教的却偏离佛陀的教导。为什么当代有那么多的邪教?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新兴宗教呢?在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大陆、台湾等都不少。如果我们拥有一定的佛学基础,就不会盲目追随邪师。所以,我们对佛法僧三宝要有坚定的信心,对律经论三藏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我们也应当检验他们教导的修行方法是不是戒定慧,是不是八圣道。如果一个出家众连持戒都成问题,你跟着他就会有危险。如果只讲定,没有慧也不行,甚至说他一禅坐就可以坐两个月也是没用,只修定并不能解脱。而有些人则只教所谓的慧,教修观,却忽略定,这些禅法也有问题。

建议大家去阅读巴利三藏和《清净之道》。按照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统,要判断一种禅法是否正确,应该阅读作为禅修指南的《清净之道》。因此,要修行直到证悟初果,就要依师、依传承。然而,想知道某位禅师的教法是不是符合佛陀的教导,判断的标准是巴利三藏和《清净之道》。如果他们的教法与佛陀的教导相符,那么你就可以放心地一步一个脚印修行了。

问 4:何谓教理行证?

答:教是教理,行是修行,证是证悟。教理是律经论三藏,行是修行戒定慧三学,证悟是圣道、圣果以及涅槃。这是构成佛法的三大要素。

一、教理(pariyatti),即教法、圣典、学习;

二、行道(pa?ipatti),即实践、禅修、修行;

三、通达(pa?ivedha),即证悟涅槃。

因此,教理是教,行是修行,证是证悟。修行要依照教理,脱离了教理、脱离了三藏的修行是盲修瞎炼。如果只懂教理,却不肯修行,想要证果永远是说食数宝,就是只看别人吃饭自己不会饱。所以要先学教理,再依教修行,修行才能证悟。它们之间的次第是这样的。

问 5:禅有哪些意思?是修行的同义词吗?

答: “禅”有三种意思:

第一种禅,古代依梵语 dhyà na 翻译成禅那,巴利语为jhà na,这种禅是指八种定之禅。佛陀教导修习这种禅。

第二种禅巴利语为 bhà vanà ,翻译为禅修,包括修止和修观。这也是佛陀所教导的。

第三种是禅宗的禅。汉语叫 Chán,西洋人依日语译为Zen。这种禅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被认为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佛陀在开示八圣道时教导的正定是指禅那;佛陀讲到修行方法时是指止与观,这些都是佛陀教导的。至于禅宗的禅,只能说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不能把它当成印度佛教。正如禅宗也有所谓的“如来禅” 、 “祖师禅”之分。

问 6:请尊者开示有馀依涅槃与无馀依涅槃的差别?

答:有馀依,巴利语 sa-upà disesa,意思是还有剩馀。 “涅槃”,巴利语 nibbà na,梵语 nirvà ?a。và ?a 是渴爱,nir 是没有。 nibbà na 意即火被熄灭了,也就是贪瞋痴之火的完全熄灭。

有两种涅槃:

一、有馀依涅槃(sa-upà disesà nibbà na),又作烦恼般涅槃(kilesa parinibbà na),是烦恼已被完全断尽,但还剩下一堆五蕴,一堆名色法,或者说还有身心,称为有馀依涅槃。

二、无馀依涅槃(anupà disesà nibbà na),又作蕴般涅槃(khandha parinibbà na)。佛陀和一切阿拉汉在生命终结、命根断绝之后,五蕴不会再重组。因为他们没有烦恼了,所以没有重组的力量,于是不会再投胎,称为无馀依涅槃,也就是作为所依身的五蕴已经完全没有了。

圣者的涅槃分为两个阶段。举佛陀为例子,当我们的菩萨在菩提树下证得正自觉那一刹那,他断尽了一切烦恼,从那时起就称为有馀依涅槃,因为佛陀的五蕴身心还在。四十五年后,也就是在佛陀 80 岁那一年,他在古西那拉城外的沙喇双树之下,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当他的命根完全断绝之后,称为无馀依涅槃,因为那时佛陀的五蕴已经没有任何残留了。这是有馀依涅槃与无馀依涅槃的差别。

问 7:在家众可不可以修证初果?还是要发愿成为出家人才能证得初果、证悟涅槃?

答: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一个在家人不仅可以证得初果,甚至还可以证得第三果!也就是说,在家人可以证得初果、第二果和第三果。初果是入流,已入圣道之流,第二果称为一来,第三果称为不来。佛陀在世的时候,有成千上万的在家人证得第一果、第二果、第三果。

发愿成为出家人会更好。因为身在俗家有很多事务,出家是专业的修行人。所以问题在于你想要做一个专业的修行人,还是业馀的修行人。在家人即使能投入再多的时间修行,但还是业馀的。为什么呢?好像我们出家人,除了托钵、清洁环境,每半个月的诵戒之外,其馀的时间都可以用来禅修。上座部比库没有其他的事务,除了吃饭、睡觉、托钵,完成戒律的义务之外,其他时间都用来禅修,所以说是专业。这样我们在时间上、身心上、精力上几乎都投入禅修。正因如此,要证悟初果、证悟涅槃就有很强的助缘、充足的条件。对于在家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不用我说,你们比我更加清楚!

问 8:当我们过去所造的恶业在成熟时带来果报,可以通过拜忏或大礼拜来使重报轻受,或者能消业障吗?

答:在这里想解释一下什么是“业障” 。根据上座部佛教,业障是所造之业已经构成了修行的障碍。我相信在座没有一个人有业障。 为什么呢?因为一共有五种障碍修行之障:业障、烦恼障、果报障、诽谤障、违令障。

第一,业障(kammantaràyikà ),是指造了弑父、弑母、弑阿拉汉、恶心出佛身血、分裂僧团这五种极恶的无间业。好像未生怨王子(Ajà tasattu)杀害了自己的父亲,虽然他有机会听闻佛陀说法,但却不能够证悟。所以佛陀开示完 《沙门果经》之后说: “诸比库,这位国王根绝自己。诸比库,这位国王毁了自己。诸比库,假如这位国王没有杀死父亲、正直、如法之王的生命,他将即于此座中生起远尘离垢之法眼。 ” 但是, 因为他杀死了自己的父亲,结果今生不但不能证得任何道果,而且下一生还会堕落地狱。这是业障。

第二,烦恼障(kilesantarà yikà )。有些人顽固地执持邪见,这些烦恼障碍他们修行不能成功。

第三,果报障(vipà kantaràyikà )。天生的瞎眼、聋子、哑巴、弱智、两性人、般哒咖⑩。他们是无因结生者,今生不能修行,即使修行也不可能成功。二因结生者可以修行,但很难获得成就。还有动物,即使龙可以变化成人,修行也不能成功。这是果报障,因为他们作为果报的结生心很低劣。

第四,诽谤障(upavà dantarà yikà ),诽谤圣者。如果诽谤了圣者,他在今生不可能证得圣道圣果,甚至连证得禅那也不可能。

第五,违令障(à ? àv?tikkamantaràyikà ),是指破戒或故意犯戒。对出家人来说,无惭无愧地故意犯戒,犯了戒也不想忏悔,没有惭愧心,他将不能证得道果。所以说障道法是指这五种障。其中的业障是指造了五种无间业的任何一种,可以障碍今生不能证得禅那以及圣道圣果。

根据业果法则,造了业之后,只要因缘成熟,一定会带来果报。在果报成熟时,不可能用任何方式将它消除,但是可以减轻。如何减轻呢?通过减少它们的外缘。因造下了是不能消的,但是可以削减它的缘。 有如种了一棵树,这棵树要成长的时候必定会成长,你无法阻止它,但是你可以通过不给它浇水等方法延缓它的成长。当果报成熟了就要承受,但是可以减轻,好像生病可以通过看病、吃药来减轻。假如认为生病是果报,于是不看病、不吃药,这会变成一种极端。但是认为可以通过诵经、念咒、拜忏或大礼拜来消业障,上座部佛教并没有这样的说法。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以佛陀为例子,如果佛陀生病了,他要拜谁?他要向谁忏悔?佛陀也会经受不如意的事情。上座部的长老们生病了就去看病、吃药,要承受的就承受嘛!我们要相信业果法则,不要依赖神佛菩萨!

佛陀在世时,有位叫瘦弱果德弥(Kisà gotam?)的女人,一天,她疼爱的独子死了。由于不愿意接受独子死亡的事实,她抱着孩子的尸体去见佛陀,但佛陀并没有诵经念咒让尸体复活。佛陀说: “如果你想要使你的孩子复活,先要在这沙瓦提城里找到一个没有死过人的家庭,向他们要些芥子来做药引,我就可以治好你的孩子。 ” 佛陀并不是说虚妄语,而是用善巧的方法让她清醒。这个女士真的到城中找遍每一家,但没有一家不曾死过人,她最终醒悟到:死是必然的,每个人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法则。佛陀通过这样的善巧方法使她接受无常的现实。(A.A.1.246; Dhp.A.114; Ap.A.2.3.82)

问 9:我曾做过许多恶业,现在学佛了,想起来都感到害怕,我能通过忏悔把这些旧业消掉吗?忏悔能否起作用?

答:根据业果法则,业是由思心所负责造作的。不管善业还是恶业,一旦造作,即会留下业力(kammasatti),业力在因缘成熟时即会带来相应的果报。对于过去曾经造作之业,我们不能通过任何方法把它消除,包括忏悔。假如旧业能通过求神拜佛、拜忏、念咒等方法消除,则这些神佛菩萨必须拥有主宰、左右业果法则的能力才能够帮人消业,然而,佛教并不承认有这样的神圣力量存在。再者,认为旧业可消,又容易落入通过苦行等极端方法来让恶业提前受报的邪见,就如耆那教等外道一般。 因此,“消业”的观点既违背业果法则,也得不到巴利三藏的支持。

然而,忏悔是有作用的,上座部佛教也很注重忏悔。忏悔,巴利语 khamati pa?idesanà 。 khamati 是请求对方原谅;pa?idesanà 是说出自己的罪,或者向对方说出罪过。把自己的罪过说出来,然后请求对方的原谅,接受自己的过错,称为忏悔。

不过,忏悔的作用并不在于消除旧业,而在于改过自新。造作了恶业,不把它说出来,或者不向受害者道谦,憋在心里难受,一想到就感到懊恼,这是恶作,即追悔,追悔是另一种恶业,旧业加新业,只会使恶业变本加厉。因此,通过忏悔,坦白自己的罪过并请求原谅,能消除懊恼追悔。更重要的是,忏悔的意义在于改正错误,防护未来,不造新业。佛陀在接受有罪过的人忏悔时通常会说:

“若你能见罪为罪,如法忏悔,在未来达到防护,我接受此事。这就是在圣者之律中成长:能见罪为罪,如法忏悔,在未来达到防护!”

所以,忏悔虽然不能消除旧业,但却能使我们更好地防护未来,下决心以后不再造作新的恶业。我们要养成经常忏悔的习惯,向佛法僧三宝,向师长忏悔,向自己曾经伤害过的人忏悔。忏悔了,就不要再追悔,而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一再犯错。

问 10: 请问禅师,我听说二因结生者要修禅定不容易成功。请问禅师,凡夫要如何克服这个问题?

答:下一期的“阿毗达摩”将会讲到二因结生者与三因结生者。二因结生者在其结生心和有分心里拥有无贪、无瞋这两个美心所,但缺少无痴,因此今生不可能证得任何圣道圣果,甚至连禅那也不能。这是五种障碍法当中的果报障,即他投生为二因,这是过去所造之业的果报,能障碍他在今生不能成就上人法。如果他持续地禅修的话,虽然今生不能证得禅那,但是他禅修所造的业是三因善业,即具有无贪、无瞋、无痴之业,这是一种殊胜的善业。如果他经常禅修,经常造作这种善业,同时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有布施,又有持戒,这些都是三因善业。这些三因善业能够支助他在下生投生为三因结生者。由于过去生不懂得把握机会,不懂得造强有力的善业,所以今生才投生为二因结生者,果报比较低劣,不能证得禅那、圣道和圣果。但是今生应该经常造作强力的三因善业,当这些业成熟的话,下一生就可以投生为三因结生者,他在下一生继续修行就有可能成就。要克服这种障碍,最好的办法是今生精进禅修!

问 11: 如果凡夫在正法时期不能证悟涅槃,在未来的无数次生死轮回中又不能遇到佛法,岂不是很危险?请问禅师:凡夫应该怎么办?

答:根据上座部佛教,我们是佛陀的弟子,现在还能遇到正法,就应该依照佛陀的教导来禅修。最起码要在今生证得初果,这样才能够拿到生死轮回的保险。为什么呢?初果,巴利语 sotà panna。sotà 意为流,à panna 为已经进入。所以,证悟初果者已经属于圣者,他决定只会升进,只会一生比一生投生到更殊胜的生命,最终完全断尽烦恼,这就是佛陀在经典中说的“决定趣向正觉”。因为初果圣者已经证入圣者之流,绝不会再堕落恶趣,所以叫做“不退堕法”,即决定不再堕入四恶道,不会再投生为饿鬼、畜生、地狱。也就是说,遇到正法最好是在今生证得初果,所以要依照佛陀的教法来修行,依照戒、定、慧来修行。

不过,退而求其次,还是有后路的。不要认为现在不能成就,或者不能在今生证悟道果而自暴自弃。佛教有一句话说: “只要目标正确,修行方法正确,没有任何的精进会白费!”因为我们知道现在所走的这条路通向哪里,只要朝着那个方向前进,走多少算多少,可以肯定的是越走越近。所以,依照佛陀教导的戒、定、慧来禅修,每天禅修,并发愿早日断尽烦恼、证悟涅槃,这就是巴拉密。

巴拉密,巴利语 pà ram? 的音译。它好比是资本,佛教叫“资粮”,特指解脱的资粮、菩提的资粮。菩提(bodhi)的意思是觉悟,有三种菩提,即:正自觉菩提、独觉菩提和弟子菩提。巴拉密是导向证悟这些菩提的资本、本钱。布施、持戒、禅修、听闻佛法、学习佛法、修行止观,并发愿将所作的这些善业成为证悟涅槃的助缘,就是巴拉密。

如果做善事的目的只是为了投生天界,或者下一世再做人,或者愿我布施能带来大财富,这样的善业夹杂着贪,夹杂着烦恼,不是巴拉密。如果发愿:“愿我布施、持戒、听闻佛法、禅修的功德,成为证悟涅槃的助缘!”涅槃是捨离贪、瞋、痴,不夹杂任何的贪、瞋、痴。所做的善行不和无明、渴爱相应,不被烦恼所污染,这就叫巴拉密,即修行的资粮。这些修行的本钱可以一点一滴积累,只要是朝向解脱,所做的这些善业都不会白费。最怕的是知难而退,或者跌倒了不肯爬起来。所以不用担心,只要朝着正确的目标, 一点一滴地积累巴拉密,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有了明确的方向,有了正确的方法,剩下的就是我们的精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