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第 13 讲、无色界心


三、无色界果报心

禅修者成就了无色定,并且在临终时还有能力进入无色定,下一生将能够投生到与其定力相符的梵天界。当他投生到空无边处梵天的时候,他的结生心(果报心)就属于空无边处果报心。同样,当一个有情投生到识无边处梵天时,他的结生心(果报心)就是识无边处果报心,对于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梵天也是如此。因此,无色界果报心有四种:

1. 空无边处果报心;

2. 识无边处果报心;

3. 无所有处果报心;

4. 非想非非想处果报心。

这四种心都属于离心路心,只生起为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它们不能出现于心路中。同时,一个梵天人一生当中只能体验到其中的一种果报心。

在没有佛陀教法的时期,也有人有能力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外道也可以成就这些禅定,并非佛陀的教法中所独有的。

例如,我们的菩萨在其最后一生出家之后,曾跟随阿腊拉·咖喇马(a?àra Kàlàma)和伍达咖·拉马子(Udaka Ràmaputta)两位禅定大师学习,分别证得了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也就是说,在佛陀出世之前,古印度已经有些隐士和苦行僧有能力证得这些定,他们认为这些禅定就是解脱。不过,佛教认为禅定只是一种工具,还必须培育智慧,通过慧才能解脱,只是修定不能解脱,但修定是重要的环节。在没有佛陀教法的时期,如果一位苦行僧或隐士证得八定,在他们死的时候没有选择,必定投生到与其所证得的最高之定相应的梵天界。

《经集·大品·那喇咖经》中记载,当我们的菩萨刚出生时,阿西答(Asita)仙人在日间住处看到很多三十三天人身穿洁净的衣服,兴高采烈地向沙咖天帝(Sakka devànaminda)祝贺。他好奇地问道:

“你们为什么这么高兴,以前和阿苏罗打仗,打败了阿苏罗都没有像现在这么高兴,你们为什么欢呼高兴?”

他们回答说:“无与伦比的至宝菩萨为了人世间的利益,已经降生在释迦村的伦比尼地方,所以我们非常高兴。”

当他听到菩萨降生的消息,立刻到释迦国咖毕喇瓦土城(Kapilavatthu)见净饭王。他看到菩萨具足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好,于是预言说:

“这是无上者,是两足(人)中的最上者!”

说到这里,他却老泪纵横。净饭王担心自己的儿子是否将遇不测,老仙人说:“这位王子并不会遇到灾祸,他将证得最高的正觉,见到究竟清净,转动 轮,怜悯众人;他的梵行将广为传扬!但我在这世上的寿命不长了,在此期间就会死去,不能听到这位无比的先导者之法,为此我感到伤心难过。”(Sn.3.11)

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将在菩萨成佛之前结束,然后投生到无色界梵天,无法选择。因为在佛陀教法以外的时期,如果一个人有能力证得禅那,他死后必定投生到与其所证得的最高定相应的梵天界,例如证得初禅,死后必定会投生到初禅梵天。投生到色界梵天还好,如果投生到无色界,则是“八难”之一。因为无色界梵天人没有眼睛、没有耳朵,不能亲近佛陀,不能听闻佛法。

如果凡夫投生到无色界天,那么,在其漫长的无色梵天生命期间都是凡夫。例如,空无边处天的寿命有二万大劫,即太阳和地球产生又毁灭二万次,识无边处天的寿命有四万大劫,无所有处天的寿命有六万大劫,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寿命有八万四千大劫,多么漫长的时间啊!在这么漫长的生命期间里,他们没有机会见到佛陀,没有机会听闻佛陀说法。

为什么他们没得选择呢?因为禅那善业是极重的善业,这种极重善业强到没有其他任何业力可以与其抗争,因此,在他们临终时这些果报必定会成熟。

投生到色界梵天并不是“八难”,经典常提到很多梵天人都会来听闻佛陀说法。例如佛陀证正觉之后所讲的第一部经——《转 轮经》(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ü)是对五位比库说的。当他讲完这部经之后,人间只有安雅·衮丹雅(A¤¤à Ko?óa¤¤a)一个人证得了初果。但是,来自一万个轮围世界的很多天人和梵天人在听闻佛陀说法时,都证得了不同的果位。不过没有无色界梵天人,因为他们没有色法,所以没有眼睛看、没有耳朵听,根本不知道佛陀说法。

没有相应的色法就不能生起相应的识,没有眼净色,眼识不能生起;没有耳净色,耳识不能生起。无色界梵天人在那么漫长的时间里,心只是处于极寂静、宁静、殊胜的状态,这样度过漫长的天寿。

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不但有可能证得色界与无色界禅那,而且还可以选择投生到哪一界。为什么呢?因为佛陀的弟子了解缘起(pa?iccasamuppàda),而修定的外道和苦行僧们不懂得缘起,所以他们不懂投生的法则,只是依照其定力来投生。但是佛陀教导了缘起法,我们知道造了业,还必须要有愿——烦恼,有了业与烦恼才能导致投生。

我们可以造很强的善业,例如有些禅修者已经拥有了色界禅那或者无色界禅那,他可以依自己的意愿再投生到人间,也可以发愿投生到色界梵天。由 于我们了解佛陀教导的缘起法则,知道投生不仅只是依靠业或依靠定力,所以,我们可以把握未来的投生地。这是佛陀教法的威力!

当然,只是依靠发愿也不行,不要认为只需发大愿心,就可以随意投生到哪里去。希望投生的愿心属于烦恼,这种愿心里同时具有无明、爱、取(avijjà, ta?hà, upàdàna)。要有倾向于投生到某界的愿(无明、爱、取),再造作与之相应的善业,如此才可以投生到那里。

所以,对于拥有八定的佛弟子来说,只要他愿意,可以选择投生到色界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或第四禅梵天,也可以选择投生到无色界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或非想非非想处梵天。这是佛弟子与修定外道的区别。

同时,只要拥有正见,佛陀的弟子就不会把禅定当成解脱。除了独觉佛以外,佛弟子唯有在佛陀教法的指导下才能证悟涅槃。独觉佛也要了解缘起才能自觉,只是他们不会把法宣说出来。对于外道而言,他们虽然追求解脱,但却不了解缘起,自以为证得微妙、殊胜的定境就是涅槃、就是解脱,所以,修定外道错执禅定为涅槃,其本身就是一种外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