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无行经》下卷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我亦乐说不动相。”

佛言:“汝乐说者便可说之。”

文殊师利言:“世尊,一切众生皆得菩提,是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法无向无得,一切众生皆入菩提性中,是故说一切众生皆得菩提。又是菩提非是得相。何以故?众生性即是菩提故,是故一切众生皆得菩提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皆成就一切智慧,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众生无性,无性故入如来平等中,从本已来是一切智慧性,性同故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皆是道场,是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道场者有何义?”

“文殊师利,一切法寂灭相,无生相、无所有相、不可取相,是名道场义?”

“世尊,一切众生不入此道场耶?”

佛言:“如是,如是。”

“是故,世尊,一切众生皆是道场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皆得无生法忍,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众生无尽,无生无灭,性离无性,入平等忍故,是故一切众生皆得无生法忍,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皆得无碍辩才,名为不动相。云何是事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诸所有乐说,于十方界索不可得。所以者何?皆入无碍辩才平等法中故。世尊,诸所乐说自性皆离,无决定故,无所有故,是故一切众生皆得无碍辩才,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皆得陀罗尼,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众生以众生相能持色声香味触法,以虚诳不实忆想分别取相故,是故一切众生皆得陀罗尼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皆得慈心,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众生无众生性,从本已来无瞋无慈,得瞋慈平等无分别故,是故一切众生皆得慈心,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皆成就大悲,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众生无起无作相,皆入如来平等法中,不出大悲之性。以恼悲无分别故,是故一切众生皆成就大悲,名不动相。世尊,一切众生皆得三昧,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众生性常定离诸缘故。若众生从缘生知,于缘中生知不名为知。所以者何?诸知念念无常毕竟空故。是故一切众生皆成就三昧,名不动相。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入贪欲平等法中故,远离诤讼通达贪欲性故。世尊,贪欲即是菩提。何以故?知贪欲实性说名菩提。是故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瞋恚,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说有为法过罪者,安住瞋恚平等性中。通达瞋恚性故,是名一切诸佛皆成就瞋恚,名不动相。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愚痴,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能度一切贪著名字众生,安住愚痴平等性中。通达愚痴性故,是名一切诸佛成就愚痴,名不动相。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身见,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安住身见性中,于一切法中不退不畏不动毕竟安住。以不住法故,通达知身见无生无起无性故,是故一切诸佛皆成就身见,名不动相。世尊,一切诸佛皆是邪见,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一切有为法,是邪虚诳不实者。通达邪见性平等故,是故一切诸佛皆是邪见,名不动相。世尊,一切诸佛住四颠倒、五盖、五欲、三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住处性即是非住处。”

“文殊师利,非住处有何义?”

“世尊,非住处者,退动还相,即是一切凡夫人。一切诸佛安住是贪欲、瞋恚、愚痴、四颠倒、五盖、五欲平等中,是诸佛安住贪欲性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安住瞋恚、愚痴、四颠倒、五盖、五欲性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一切诸佛住四颠倒、五盖、五欲、三毒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不动相。”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若有人问汝:‘断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名为如来。’汝云何答?”

文殊师利言:“世尊,若有人问我‘断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名为如来’者,我当如是答:‘善男子,汝先当亲近善知识修集善道,于法无所合无所散,勿取勿舍,莫缘莫求,勿举勿下,莫求莫觅,勿愿勿分别诸法是上、是中、是下,然后当知不可思议行处、无行处、断行处、佛所行处。’”

佛告文殊师利:“汝如是答者,为答何义?”

文殊师利言:“世尊,我如是答者,名为无所答。世尊,如佛坐于道场,颇见法有所生灭不?”

佛言:“不也。”

“世尊,若法无生无灭,是法可得说断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不?”

佛言:“不也。”

“世尊,若法不生不灭,不断一切不善法,不成一切善法,是何所见、何所断、何所证、何所修、何所得?”

说是语时,虚空中万天子,以天青黄赤白莲华,散佛及文殊师利上,皆下礼佛及文殊师利足,而作是言:“世尊,文殊师利名为无碍尸利,文殊师利名为不二尸利,名为无余尸利,名为无所有尸利,名为如尸利、法性尸利、实际尸利、第一尸利、上尸利、无上尸利。”

文殊师利语诸天子言:“止!止!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别。我不见诸法是上、是中、是下,不如汝说。”

文殊师利言:“我者我是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师利。诸天子,我不出贪欲、瞋恚、愚痴。凡夫人分别诸法求过、出、至、到,诸菩萨于法无过、无出、无至、无到。”

诸天子言:“菩萨不到十地,不至佛法耶?”

文殊师利言:“于诸天子意云何?幻人能到十地至佛法不?”

诸天子言:“幻化人尚无住处,何况从此住地至于余地?”

文殊师利言:“诸天子,一切法如幻,无去无来,无过无出,无至无到。”

诸天子言:“汝不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文殊师利言:“诸天子,于意云何?凡夫贪欲覆心,能坐道场得一切智不?”

诸天子言:“不也。”

诸天子言:“文殊师利,汝今贪欲覆心是凡夫耶?”

文殊师利言:“如是,如是,我是凡夫从贪欲起,从瞋恚起,从愚痴起。我是外道,是邪行人。”

诸天子言:“以何故自言我是凡夫,从贪欲起、瞋恚起、愚痴起?”

文殊师利言:“是贪欲、瞋恚、愚痴性,十方求之不可得。我以不住法住是性中故,说我是凡夫三毒所覆。”

“文殊师利,汝云何名外道?”

文殊师利言:“我终不到外道,诸道性不可得故。我于一切道为外!”

诸天子言:“汝云何是邪行人?”

文殊师利言:“我已知一切法皆是邪,虚妄不实,是故我是邪行人。”

说是法时,万天子得闻是语,皆得无生法忍,各作是言:“是诸众生皆得大利,得闻真正金刚语句,何况闻已信解、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如说修行!当得无碍辩才,一切法中得真慧照明,巧说诸法一相一门,能示众生一切诸法皆是佛法。”

尔时,华戏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愿说入音声慧法门,令当来菩萨闻如是法不惊不怖,亦知一切音声究竟之性不疑不悔,于诸音声无所障碍。”

佛言:“止!止!用问是事。为是入音声慧法门,不应于新发意菩萨前说。所以者何?新发意者不能解、不能知、不能思。若菩萨摩诃萨入是音声慧法门者,假使有人于恒河沙劫,恶口骂詈诽谤毁呰,是人不生恚恨。若人于恒河沙劫,以一切乐具供养不生爱心譬如漏尽阿罗汉,一切爱处不生爱心,一切瞋处不生瞋心。善男子,是音声慧法门菩萨,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法已过,心不倾动譬如须弥山王。”

尔时,华戏慧菩萨复白佛言:“愿必为说入音声慧法门!当来菩萨得闻是法门,当自知过咎亦教余人。”

尔时,佛告华戏慧菩萨:“善男子,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唯然世尊。”

佛告华戏慧菩萨:“若菩萨闻贪欲音声生过罪想,闻离贪欲音声生利益想,即是不学佛法。若闻瞋恚音声生过罪想,闻离瞋恚音声生利益想;若闻愚痴音声生过罪想,于离愚痴音声生利益想,则是不学佛法。若于少欲音声生喜想,于多欲音声生碍想,即是不行音声法门。于知足音声生喜想,于不知足音声生碍想,则是不行音声法门。若于细行音声生喜想,于粗行音声生碍想,则是不行音声法门。若于乐静音声则喜,于愦闹音声则碍,则是不学佛法。若于忍辱音声生利想,于瞋恚音声生碍想,则是不学佛法。若于精进音声生利想,于懈怠音声生碍想,则是不学佛法。于禅定音声生利想,于散乱音声生碍想,则是不学佛法。于智慧音声生利想,于愚痴音声生碍想,则是不学佛法。若于近道音声则喜,于远道音声则碍,则是不学音声法门。于生死见过咎,于涅槃见利益,则是不入音声法门。于彼岸则喜,于此岸则碍,则是不学音声法门。于聚落音声生碍想,于空闲音声生喜想,则是不学音声法门。若于独行音声生喜想,于众行音声生碍想,则是不学音声法门。于比丘所行音声生喜想,于白衣所行音声生碍想,则是不学音声法门。于有威仪则喜,于无威仪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清净行则喜,于不清净行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一行则喜,于杂行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离欲行则喜,于淫欲行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离瞋想则喜,于瞋想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离痴想则喜,于痴想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空则喜,于有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无相则喜,于有相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无作则喜,于有作则碍,则是不学佛法。于菩萨行则喜,于声闻、辟支佛行则碍,则是不学佛法。若说菩萨过咎,则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受业障罪。若说菩萨威仪过罪,则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菩萨,于他菩萨生下想,于己生胜想则为自伤,亦受业障罪。若菩萨欲教余菩萨,当生佛想然后教之。菩萨若欲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应生心轻恚余菩萨。善男子,无有灭失功德,如轻恚余菩萨者。是故菩萨多欲守护功德善根,亦于一切法中得无障碍慧,当昼夜各三时礼一切求佛道菩萨。”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如我知佛所说义,贪欲音声、佛音声等无有异,瞋恚音声、佛音声等。愚痴音声、佛音声等,外道音声、佛音声等,少欲音声、多欲音声等,知足音声、不知足音声等,细音声、粗音声等,乐独音声、乐众音声等,此岸音声、彼岸音声等,远音声、近音声等,生死音声、涅槃音声等,聚落音声、空闲音声等,布施音声、悭音声等,持戒音声、毁戒音声等,忍辱音声、瞋恚音声等,精进音声、懈怠音声等,禅定音声、乱意音声等,智慧音声、愚痴音声等。”

尔时,华戏慧菩萨,问文殊师利法王子:“以何因缘故皆等?”

文殊师利言:“天子,于意云何?贪欲音声何者为是?”

天子言:“贪欲声空如响。”

文殊师利言:“汝知佛音声亦复云何?”

天子言:“不出于空亦如响法。”

文殊师利言:“以是因缘故,我说二声皆是平等。”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汝先世住初发意地,未入如是诸法相时,为起何障碍罪,汝今说之。当来世假名菩萨,闻汝所说障碍之罪,当自守护。”

文殊师利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当自说障碍之罪,唯闻之者当有忧怖!然其能灭业障之罪,亦于一切法中得无碍慧。世尊,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师子吼鼓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十万亿那由他岁,以三乘法而度众生。国名千光明,其国树木皆七宝成。其树皆出如是法音,所谓空音、无相音、无作音、无生音、无所有音、无取相音,以是诸法之音令众生得道。其师子吼鼓音王佛初会说法,九十九亿声闻弟子皆得阿罗汉,诸漏已尽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以正智得解脱。菩萨众亦九十九亿,皆得无生法忍,能善入种种法门,亲近供养若干百千万亿诸佛,亦为若干百千万亿诸佛之所称叹,能度若干百千万亿无量众生,能生无量陀罗尼门,能起无量百千万亿三昧门。及余新发菩萨意者不可称数。其佛国土无量庄严说不可尽。彼佛住世教化已讫入无余涅槃,灭度之后法住六万岁,诸树法音皆不复出。

“尔时,有菩萨比丘名曰喜根,时为法师质直端正,不坏威仪不舍世法。尔时,众生普皆利根乐闻深论。其喜根法师于众人前,不称赞少欲知足细行独处,但教众人诸法实相,所谓一切法性即贪欲之性,贪欲性即是诸法性,瞋恚性即是诸法性,愚痴性即是诸法性。其喜根法师以是方便教化众生,众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无瞋痴,以无瞋碍因缘故疾得法忍,于佛法中决定不坏。

“世尊,尔时复有比丘法师行菩萨道,名曰胜意。其胜意比丘护持禁戒,得四禅、四无色定,行十二头陀。世尊,是胜意比丘有诸弟子,其心轻动乐见他过。世尊,后于一时,胜意菩萨入聚落乞食,误到喜根弟子家,见舍主居士子,即到其所敷座而坐,为居士子称赞少欲知足细行,说无利语过,赞叹远众乐独行者。又于居士子前说喜根法师过失:‘是比丘不实以邪见道教化众生,是杂行者,说淫欲无障碍、瞋恚无障碍、愚痴无障碍,一切诸法皆无障碍。’是居士子利根得无生法忍,即语胜意比丘:‘大德,汝知贪欲为是何法?’胜意言:‘居士,我知贪欲是烦恼。’居士子言:‘大德,是烦恼为在内在外耶?’胜意言:‘不在内,不在外。’‘大德,若贪欲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者即是无生,若无生者云何言若垢若净?’

“尔时,胜意比丘瞋恚不喜,从座起去作如是言:‘是喜根比丘以妄语法多惑众人!’是人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闻佛音声则喜,闻外道音声则瞋;于梵行音声则喜,于非梵行音声则瞋。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净音声则喜,于垢音声则瞋。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圣道音声则喜,于凡夫音声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乐音声则喜,于苦音声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出家音声则喜,于在家音声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出世间音声则喜,于世间音声则碍。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于布施则生利想,于悭则生碍想,以不学佛法故;于持戒则生利想,于毁戒则生碍想,以不学佛法故。

“是时,胜意比丘出其舍已,还到所止众僧中,见喜根菩萨,语众人言:‘是比丘多以虚妄邪见教化众生,所谓淫欲非障碍、瞋恚非障碍、愚痴非障碍,一切法非障碍。’尔时,喜根菩萨作是念:‘是比丘今者必当起于障碍罪业,我今当为说如是深法,乃至令作修助菩提道法因缘。’尔时,喜根菩萨于众僧前,说是诸偈:

“‘贪欲是涅槃, 恚痴亦如是,
  如此三事中, 有无量佛道。
  若有人分别, 贪欲瞋恚痴,
  是人去佛远, 譬如天与地。
  菩提与贪欲, 是一而非二,
  皆入一法门, 平等无有异。
  凡夫闻怖畏, 去佛道甚远,
  贪欲不生灭, 不能令心恼。
  若人有我心, 及有得见者,
  是人为贪欲, 将入于地狱。
  贪欲之实性, 即是佛法性,
  佛法之实性, 亦是贪欲性;
  是二法一相, 所谓是无相,
  若能如是知, 则为世间导。
  若有人分别, 是持戒毁戒,
  以持戒狂故, 轻蔑于他人;
  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
  但自安住立, 有所得见中。
  若住空闲处, 自贵而贱人,
  尚不得生天, 何况于菩提?
  皆由著空闲, 住于邪见故,
  邪见与菩提, 皆等无有异,
  但以名字数, 语言故别异,
  若人通达此, 则为近菩提。
  分别烦恼垢, 即是著净见;
  无菩提佛法, 住有得见中。
  若贪著佛法, 是则远佛法,
  贪无碍法故, 则还受苦恼。
  若人无分别, 贪欲瞋恚痴,
  入三毒性故, 则为见菩提,
  是人近佛道, 疾得无生忍。
  若见有为法, 与无为法异,
  是人终不得, 脱于有为法;
  若知二性同, 必为人中尊。
  佛不见菩提, 亦不见佛法,
  不著诸法故, 降魔成佛道。
  若欲度众生, 勿分别其性,
  一切诸众生, 皆同于涅槃;
  若能如是见, 是则得成佛。
  其心不闲寂, 而现闲静相,
  是于天人中, 则为是大贼;
  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
  若作如是愿, 我当得作佛,
  如是之凡夫, 无明力所牵。
  佛法湛清净, 其喻如虚空,
  此中无可取, 亦无有可舍。
  佛不得佛道, 亦不度众生;
  凡夫强分别, 作佛度众生;
  是人于佛法, 则为甚大远。
  若见众生苦, 则是受苦者;
  众生无众生, 而说有众生;
  住众生相中, 则无有菩提。
  若人见众生, 是毕竟解脱,
  无有淫恚痴, 知是为世将。
  若人见众生, 不见非众生,
  不得佛法实; 佛同众生性,
  若能如是知, 则为世间将。
  若人欲成佛, 莫坏贪欲性,
  贪欲性即是, 诸佛之功德。
  若人欲发心, 随顺菩提道,
  莫自有分别, 心异于菩提;
  发心即菩提, 知是为世将。
  若说外道恶, 称佛世中尊,
  是二说非异, 知是为世将。
  若人求菩提, 是人无菩提;
  若见菩提相, 是则远菩提。
  菩提非菩提, 佛以及非佛,
  若知是一相, 是为世间导。
  若人作是念, 我当度众生,
  即著众生相, 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 住于有见中。
  贪欲无内外, 亦不在诸方,
  分别是空法, 凡夫为所烧。
  如幻如焰响, 如梦石女儿,
  诸烦恼如是, 决定不可得;
  不知是空故, 凡夫为狂惑。
  若求烦恼性, 烦恼即是道;
  若有人分别, 是道是非道,
  是人终不得, 无分别菩提。
  凡夫畏佛法, 去佛法甚远;
  若不疑空法, 是人得菩提。
  一切有为法, 即是无为法,
  是数不可得, 无数故无为。
  若以菩提心, 自高无所畏,
  自念当作佛, 是人无菩提,
  亦无有佛法, 离菩提宝印。
  若有但诵经, 忆想作分别,
  不深思义趣, 但为贪名利,
  自念当作佛, 必成无有疑,
  唯贪于名利, 读经住闲静,
  分别少欲行, 还为贪心牵。
  若欲舍远贪, 不得远于贪;
  若达贪实法, 是人能离贪。
  不得法实际, 虽长夜持戒,
  得诸无碍禅, 不入佛法味。
  知法无有性, 不坏一切法,
  不言戒非戒, 得脱有见中。
  以无持戒性, 知于持戒法,
  如是知戒相, 终不毁于戒。
  诸佛之法王, 法藏叵思议,
  无量方便力, 引导诸众生,
  以一相法门, 令入寂灭道。
  凡夫闻佛说, 无我无有法,
  一相自性空, 不信堕深坑。
  虽白衣受欲, 闻是法不畏,
  胜于头陀者, 住在有见中。
  现在十方佛, 利益诸世间,
  知法如虚空, 皆以得菩提。
  若有无智者, 乐于分别法,
  闻是实法者, 则生疑怖畏,
  是人无量劫, 备受诸苦分!’

“说是诸偈法时,三万诸天子得无生法忍,万八千人漏尽解脱。即时地裂,胜意比丘堕大地狱,以是业障罪因缘故,百千亿那由他劫,于大地狱受诸苦毒;从地狱出,七十四万世常被诽谤,若干百千劫乃至不闻佛之名字;自是已后还得值佛,出家学道而无志乐,于六十三万世常反道入俗;亦以业障余罪故,于若干百千世诸根闇钝。

“世尊,尔时喜根法师于今东方,过十万亿佛土,有国名宝庄严,于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胜曰光明威德王如来应供正遍知,于今现在。其胜意比丘,今我身是!世尊,我未入如是法相门时,受如是苦、分别苦、颠倒苦。是故若发菩提心者,若发小乘心者,不欲起如是业障罪,不欲受如是苦恼者,不应拒逆佛法,无有处所可生瞋碍。”

佛告文殊师利:“汝闻是诸偈得何等利?”

“世尊,我毕是业障罪已,闻是偈因缘故,在所生处利根智慧,得深法忍,得决定忍,巧说深法。”

“文殊师利,为谁力故,能忆如是无量阿僧祇劫罪业因缘?”

“世尊,诸菩萨有所念、有所说、有所思惟,皆是佛之神力。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从佛出。”

佛告文殊师利:“若得佛十力,若有闻是经者,等无有异。若得无生法忍,闻是经者,亦等无异。”

文殊师利言:“如我知佛所说义,闻此经者,得无量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文殊师利,如是,如是,闻是经得无量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但佛不广说。何以故?不修道不精进者,如是恶人闻说是利则不能信受。”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及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护念是经于未来世后五百岁,当令此经普宣流布皆得受持,魔若魔天不得其便。”

尔时,佛欲护念是法故左右顾视,即时十方恒河沙无量国土六种震动。如是则为护念是经,及十方恒河沙诸佛亦护念是经。说是经时,十方国土中恒河沙等无量众生得无生法忍,何况得声闻无学者!何况住学地者!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白佛言:“世尊,当以何名此经?云何奉持?”

佛告阿难:“是经名为《诸法无行》。”

说是经已,文殊师利法王子、弥勒菩萨摩诃萨、师子游步菩萨摩诃萨、华戏慧天子等一切菩萨众,及阿难、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