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尽心篇》巧妙的教育方法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

孟子说,当时的文化思想,重点在杨墨二家之说。杨朱讲个人主义,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的学说,是讲大众福利的,也可以说是讲天下为公的,他主张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当时思想界,正流行这两种大哲学,儒家则处于这两者之间。所以孟子说「逃墨必归于杨」,那些原来崇拜墨家的思想,欲走天下为公的路子,做到舍己利人利世的,结果做不到了,一定退回来,转向杨家走个人主义的路──为己。但是个个都为己的路,还是走不下去,两者比较下来,还是中庸之道,保留一部分适当地为己,适当地为他,所以「逃杨」的人,「必归于儒」,一定归于儒家。

假使一个人,起初胸襟汪洋博大,年轻的人狂气一来,不可一世的样子,后来还是逃墨归杨,只顾自己打坐,谁也不管了。现在他又逃杨归「」,结婚去了。年轻人最容易上自己的当了。人生不外三条路,一条是自欺,不自欺则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

孟子说:对于这种人,逃到儒家来,就教他「斯受之而已矣」,意思是,你回家吧,安安稳稳先坐在自己家里,慢慢来,人生修养不是那么简单的,学说思想的研究不是那么容易的。以现代来说,大学的课本,只是传知识的工具,不能算是书;一本真正的书,那些活了二十几年的大学研究生,看不了几本。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懂了思想学说,像我们到了这样一大把年纪,读了那么多书,看起书来,也还会常常惭愧得脸红。因为平日自以为了不起的见地、思想,在读到某一本书时,发现早在一两千年前的古人,就有了这样的思想,说过这样的话了。

孟子说:不必去和杨墨辩论,如果去辩论,就如拼命追跑掉的小猪,结果小猪跑到猪圈里了,人还跟在后面想招它回来。这就等于谈到教育思想和方法的问题,一般家长或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就如赶小猪一样,拿一根棍子在后面猛追。一个孩子有了问题,是不能拿棍子在后面追的,越追得紧,这孩子跑得越快越远,说不定还会跌死。其实,就让他跑吧!不管他跑到哪里,你都可以知道。

在大陆农村的厕所,为了要利用粪便做肥料,多半是露天,在田野间或晒谷场的附近。乡下人家的孩子,都喜欢在田野或晒谷场游戏,不小心会跌进粪坑中,非常危险。家长不许孩子到那里玩,他们可偏喜欢去。有一个家长,从不去把孩子赶走,只悄悄放一根长竹竿在厕所旁边。有一天一个孩子果然跌下去了,他跑去拿起竹竿,伸到跌到粪坑里的孩子面前,叫孩子抓住,一下子就把孩子提出来了,没有被淹死。这孩子以后再也不去那里玩了。

这就是教育的道理,不让他去上一次当,吃一次苦,不置之死地而后生,光是追、赶、逼,是收不到效果的。所以孟子说,去和杨、墨两家辩论,就和赶小猪一样,也与不许小孩到厕所旁边玩一样,反而得到负面的效果。

还有第二种情形:「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孩子太乖了,老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待着,不活动,又会埋怨孩子。人就是这样矛盾,对太老实的人,拼命教育他,启发他的思想;等他思想启发了,又会捣乱,这时又埋怨他了。这能埋怨他吗?是教育启发了他的思想才会这样啊。

这一段就这样几句话,教育的味道,世态的味道,社会的味道,被孟子讲完了。所以他在上面说「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这就是孟子的教育思想。他先在前面等着,等你东碰壁、西碰墙,没有出路,无路可走了,自然走到他的面前说:老师,救救我吧!于是他拿起竹竿说:抓住!把你提回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是教育的味道。做工夫也是这样,许多年轻人学道学佛,做工夫,我非常不赞成,我希望他们到外面,各种修养都学完了,全世界的修养工夫都学过了,能学到更好,学不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学道学佛做工夫。

孟子这些话,只是一个话头,不只与教育思想有关,甚至与政治哲学、经济思想等都有关。大家要注意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他所提倡的尧舜的领导与教化,就是这样的,站在正路的路口先等着你,不怕你走错路,当你在岔路上吃了亏,拉一把救你回来。尧舜之道,就是这个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