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作者:董仲舒)
00、自序 01、楚庄王 02、玉杯
03、竹林 04、玉英 05、精华
06、王道 07、灭国上 08、灭国下
09、随本消息 10、盟会要 11、正贯
12、十指 13、重政 14、服制像
15、二端 16、符瑞 17、俞序
18、离合根 19、立元神 20、保位权
21、考功名 22、通国身 23、三代改制质文
24、官制象天 25、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26、服制 27、度制 28、爵国
29、仁义法 30、必仁且知 31、身之养重于义
32、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
33、观德 34、奉本 35、深察名号
36、实性 37、诸侯 38、五行对
39、为人者天 40、五行之义 41、阳尊阴卑
42、王道通三 43、天容 44、天辨在人
45、阴阳位 46、阴阳终始 47、阴阳义
48、阴阳出入上下 49、天道无二
50、暖燠常多 51、基义 52、四时之副
53、人副天数 54、同类相动 55、五行相胜
56、五刑相生 57、五行逆顺 58、治水五行
59、治乱五行 60、五行变救 61、五行五事
62、郊语 63、郊义 64、郊祭
65、四祭 66、郊祀 67、顺命
68、郊事对 69、执贽 70、山川颂
71、求雨 72、止雨 73、祭义
74、循天之道 75、天地之行 76、威德所生
77、如天之为 78、天地阴阳 79、天道施

《春秋繁露》简介

《春秋繁露》是中国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所作的政治哲学著作。

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说《春秋》事得失,作《闻举》、《玉杯》、《蕃露》等数十篇。《蕃露》是他讲《春秋》诸篇中的一篇。“蕃”与“繁”古字相通。《史记》说“蕃露”原是冠冕的一种装饰,缀玉而下垂。贾公彦在《周礼·春官大司乐》中作疏说:“前汉董仲舒作《春秋繁露》。繁:多;露:润。为《春秋》作义,润益处多”,认为《春秋繁露》是对《春秋》大义的引申和发挥。

现存《春秋繁露》有17卷,82篇。由于书中篇名和《汉书·艺文志》及本传所载不尽相同,后人疑其不尽出自董仲舒一人之手。《春秋繁露》系后人辑录董仲舒遗文而成书,书名为辑录者所加,隋唐以后才有此书名出现。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河北广川人,西汉哲学家。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购买本书请到“劝学网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