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谷部(03)


释名 赤黍名门、糜,白黍中芑,黑黍中季节距,一稃二米名痞。
气味 黍米:甘、温、无毒。久食令人多热烦。
丹黍米:甘、微寒、无毒。
黍茎和根:辛、热、有小毒。
主治 黍米:烧灰和油涂跌打伤,能止痛,不作瘢;嚼浓汁,涂小儿鹅口疮,有效。
丹黍米:止咳嗽,退热,亦治泄痢鳖瘕。
黍茎和根:利小便,止喘,去浮肿。
附方  
图片

点击
放大

蜀黍
释名 蜀秫、芦 、芦粟、木稷、荻粱、高粱。
气味 (米)甘、涩、温、无毒。
主治 (蜀黍米)温中,涩肠胃,止霍乱。(根)利小便,止喘满。
附方  
图片

点击
放大

玉蜀黍
释名 玉高粱。
气味 (米)甘、平、无毒。
主治 (玉蜀黍米)调中开味,(根、叶)治沙淋。
附方 玉蜀黍,理在亦通称“玉米”,其花柱及柱头称为玉米须近年临床上用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及哮喘等症。
图片

点击
放大

释名  
气味 黄粱米:甘、平、无毒。
白粱米:甘、微寒、无毒。
青粱米:甘、微寒、无毒。
主治 黄粱米:止霍乱下痢,利小便,除烦热。
白粱米
  1. 胃虚呕吐。用白粱米汁二合、姜汁一合,和匀服下。
  2. 霍乱不止,用白粱米五合,加水一升,煮粥吃。
  3. 手足生疣。用白粱米粉炒红,和唾液涂搽。
青粱米
  1. 脾虚泄痢。用青粱米半升、神曲一合,每日煮粥食。
  2. 冷气心痛。用桃仁二两,去皮,加水研磨,绞取汁,倒入青粱米四合,煮粥吃。
  3. 老人血淋。用车前五合,棉裹煮汁,加青粱米四合粥饮汁此方亦能明目。
附方  
图片

点击
放大

释名  
气味 粟米:咸、微寒、无毒。
主治 粟米
  1. 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2. 反胃吐食(脾胃气弱,食不消化)。用粟米半升,捣成粉,加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取七枚煮熟,放一点盐,连汁穿梭心吞服,或加少许醋吞下。
  3. 鼻血不止。用粟米粉小煮服。
  4. 汤米伤。用粟米焦,投不中,澄取汁,浓煎如糖,频搽伤上,能止痛,灭瘢痕。又方:粟米,半生半炒,研为末,酒调敷伤处。
粟泔汁
  1. 眼热赤肿。用粟泔汁(淘粟水)发酸的沉淀,加生地黄等分,研匀摊天布上,方圆约二寸,贴目上熨热。药干即换。
  2. 疳疮月蚀。用粟泔汁沉淀敷涂。
附方  
图片

点击
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