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兵法》39计 攻其一点:迅速争得主动权


时间:一九四八年十月
地点:锦州
名称:辽沈战役之锦州之战
策略:攻锦州以迫沈阳、长春之敌军来援,分散其主力而围歼之
结果:攻陷锦州,关闭东北大门,有利两翼作战

看官,毛泽东要席卷神州大陆,当然得扩军备战。共军虽节节胜利,伤亡却也不小,得时时补充兵员。新入伍者必须训练,如何解决?毛泽东名堂多多,一九四八年春,他提出一个练兵口号——

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毛泽东对共军军官说,“战士们有很多打仗的实际经验。当官的要向战士学习,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领就大了。

一九四八年秋,共军已发展到二百八十万人,不但能打运动战,而且能打阵地战,共区面积已占全国四分之一,人口一亿五千万。国军此时虽仍有三百六十五万人,但第一线兵力只有一百七十馀万人,不得不放弃“全面防御”计划,改为“重点防御”。

当时国军有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五个战场上。东北战场为卫立煌集团,共五十五万兵员,分布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华北战场为傅作义集团,共六十万兵员,分布于张家口、北平、天律、唐山、山海关等要点。华东战场为刘峙集团,共六十馀万兵员,集中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中原战场为白崇禧集团,共约七十五万兵员,分布于平汉南段以及汉口为中心的地区。西北战场为胡宗南集团,约三十万兵员,分布于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毛泽东那时壮志凌云、气壮山河,他扬言:“我们准备五年左右(从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国民党,这是具有可能性的,只要我们每年歼灭国民党正规军一百个旅左右,五年歼敌五百个旅左右,就能达到此项目的。

看官,毛泽东幼时读书,算术成绩并不怎么样,这回却非常精通起来。他说:“过去两年我军共歼敌正规军一百九十一个旅,平均每年九十五个半旅,每月八个旅弱。今后三年要求我军歼敌正规军三百个旅以上。今年(一九四八年)七月至明年六月,我们希望能歼敌正规军一百十五个旅左右。

毛泽东又将一百十五个旅的数量分配于各野战军和各兵团,计开——华东野战军担负歼灭四十个旅左右;中原野战军担负歼灭十四个旅左右;西北野战军担负歼灭十二个旅左右;华北徐向前、周士第兵团歼灭阎锡山十四个旅左右;

东北野战军配合罗瑞卿、杨成武两兵团担负歼灭卫立煌、傅作义两军三十五个旅左右。毛泽东对比双方力量,认为共军同国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

要大量歼敌,打下江山,共军就必须攻击对方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必须同对方强大机动兵团作战。

一九四八年八月,南京军事会议曾谋划撤退东北,确保华中、经营华南,但仍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

毛泽东认为,如果让国民党实现把现有兵力撤至关内或江南的计划,就会给共军以后的作战增加麻烦。如果在国军还未决策之前,当机立断,抓住良机,组织战略决战,就可事半功倍,消灭对方强大战略集团。

于是,毛泽东毅然决定组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用电报遥控指挥。

毛泽东首先选择东北战场进行大决战。

东北敌方有正规军四十八万人,加上其他兵力共五十五万人;共军主力连同地方武装共有七十馀万人。毛泽东给林彪、罗荣桓两共军将领发出电报:“你们如果能在九十两月或再多一点时间内歼灭锦州至唐山一线之敌,并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就可以达到歼敌十八个旅左右之目的。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

毛泽东为何主张先攻打锦州?而不先攻打风光明媚的长春或工商繁华的沈阳?

原来,共军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哪里,是关系全局的关键问题。

当时,长春守军为共军久困,是东北战场敌方弱点,要攻城歼敌并非难事,同时还可解除共军后顾之忧。但是,对方却企图以长春来牵制共军,掩护沈阳、锦州守军改善态势,并且进行撤退到关内的准备工作。共军如先攻长春,便正中对方下怀;且攻克长春,又会吓跑沈阳、锦州之敌,影响战役和全国战局发展。

锦州情况则不同。虽然锦州守军比长春多,但锦州至山海关段上各点的敌军,孤立分散,攻歼取胜比较有把握;在北宁线上作战,可以吸引长春、沈阳的敌军驰援,有利于战役发展;还可分割对方在华北战场和东北战场的两大战略集团,华北敌军的增援则因将共军的牵制而削弱,锦州是东北敌军通向关内的咽喉之地,打下锦州这一战略要地,就关闭了东北的大门,有利共军向两翼机动作战。

毛泽东还指出:“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