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兵法》46计 里应外合:众卒先当偷渡客


时间:一九四九年三月~四月
地点:海南岛
名称:解放海南战役
兵力对照:一个军与木船、帆船对十万人与军舰五十、飞机三十
策略:先遣小部队偷渡,与五指山共游里应外合,再以木船、帆船渡海大规模作战
结果:登陆一星期旋即攻下海南岛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两广战役结束,中南地区全部解放。

看官,蒋介石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五日曾经说:“作战的胜负在战场上看来,虽然是决于军队的斗争,但是斗争之上,还有战术;战术之上,还有战略;战略之上,还有政略。我们既然知道物质比不上他人,就要在精神方面拼命想方法求战胜敌人,这一定是可能的!如果在斗争上不能胜过敌人,就要在战术上来取胜;如果战术上不能胜过敌人,就要在战略上来取胜;如果战略上还不能胜过敌人,我们一定要在政略上取胜,但是战术战略政略的运用,全靠做将领的人,尤其是统帅,能够神明变化。

能够“神明变化”的统帅,毛泽东当之无愧。无论斗争、战术、战略、政略,他都棋高一着,出人头地。

闲话休提,书归正传。毛泽东在共军攻占中南地区后,又发出命令:“准备解放琼崖。”他特别强调,要在春夏之交解决海南岛问题。

海南岛是南中国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海南防御总司令薛岳有十万大军,五十多艘军舰,三十多架飞机,其陆海空立体防御固若金汤。

进攻海南,是共军第一次较大规模渡海作战。雷州半岛至海南岛最短距离为四十里。部队登陆需要绕过暗礁及对方火力点,这样,最近距离也有一百二十里左右。

当时共军一无渡海作战经验,二无机械化渡海工具,三无海空军支援,面对茫茫大海和对方陆海空立体防御,打这样的仗谈何容易。共军又多是东北兵,不识水性,万一出师未捷先掉落大海,如何是好?

当时毛泽东指示:“动用大量木船,立足现有装备,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威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

共军随即开展练兵运动,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那批东北兵就基本掌握了潮水、风向的规律,学会一套海上作战技术。

为了大举登陆,参战部队首先以一个加强团的兵力从围洲岛夺得敌军四百只大帆船。

薛岳发现共军准备进攻海南的意图后,一面加紧海岸设防,一面调集兵力围剿共游五指山根据地。共军为加强海南岛内应力量,同时对海上练兵进行一次实战检验和战役侦察,共军决定先组织一个加强营向海南岛偷渡。

三月五日夜晚,共军八百名偷渡客分乘十四只战船,顺风扬帆,直扑海南岛。翌日下午二时,潜渡营在海南岛西侧的白马并登陆,偷渡成功。

三月二十六日晚,共军又以一个团的兵力组织第二次偷渡。起航时,还算顺利。不料,后来风向突然变化,海上又起大雾。联络信号失效,大部分船只漂流到敌军正面防御较强的地段,情况极为险恶。但是,共军武装偷渡客们毫不退缩,以猛烈的火力回击对方军舰、飞机、陆上的三面阻击,顽强奋战。全团上岸后,横冲直撞,先后击退对方十个营的层层堵截,毙伤俘敌人八百多名,威风凛凛地进入五指山根据地。

一只木船也可以开到海南岛,这事使共军恍然大悟,对方防御必有漏洞,因此,大家认为攻占海南时机已到。对下一步如何打法,有两种主张:一是万船齐发,大举登陆:一是继续组织小型偷渡。

其实,毛泽东在下达解放海南作战命令时就有明确指示:必须集中一次,运载一个军的全部兵力与三天以上的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巩固滩头阵地,随即独立进攻,而不要依靠后援。

四月十六日,共军千帆竟发,直捣“天涯”。船行三十馀里,薛军的飞机、军舰发现了共军船队,以密集火力阻击。共军船队一面还击,一面急速前进,凌晨二时,海南岛已在视线之中。

船队离岸五、六十米,那批已学会游泳的东北兵纷纷跳下水,向岸上扑去。薛岳精心经营了几个月的立体防线,不到一个小时就再不能立体起来。共军仅用四个小时,全部登陆完毕。

共军迅速向纵深推进,很快就同接应的潜渡部队和共游琼崖纵队,可能还有红色娘子军会师,互祝胜利。翌日午夜,登陆共军包围了临高城。但不见对方反抗,也不见对方机动部队围剿。敌军主力何在?

登陆共军对敌情作了分折:根据对方的部署和行动,薛岳极可能首先集中主力于东线,企图歼灭共军东线部队于登陆滩头,然后各个击破。因此,登陆共军当机立断,将临高城交给共游和潜渡部队继续围困,迫敌投降,共军主力则东进澄迈。

共军赶到澄迈以北,却得知敌军一个师已调往美亭,于是,共军又冒着敌机轰炸,迅速开向美亭。薛岳似乎智勇双全,迅速集中四个师的兵力对共军实施反包围,共军东线部队腹背受敌,势态非常严峻。西线部队当即分两路采取钳形攻势,以主力对敌军实行“反反包围”。双方包围、反包围,内线外线,犬牙交锗,展开了反覆的肉搏战,紧张

惊险刺激。双方势均力敌,打得残酷壮烈。激战持续到二十三日拂晓,薛军主力被歼,共军东西两线部队胜利会合。薛岳看大势已去,急忙发出总撤退命令。自己乘飞机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