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集》对陕北公学毕业同学的临别赠言


(一九三八年三月三日)

同学们:

陕公是全中国的一个缩影。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职业和不同的阶层,但有着同一个倾向,即建立新中国的倾向。你们是进步分子,是创造新中国的分子。因此,陕公代表着全中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进步的一幅缩图。

从前有个黄埔[2],那里表现着一种朝气,这种朝气也就代表着一种倾向。黄埔和陕公一样,同学是从各地方来的,又分布到各地方去。那时的黄埔是要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它是那时中国进步的缩影。我们陕公的方向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这个方向我们要坚持下去。谁违反这个方向,谁就是违反陕公的宗旨,我们同学们应当互相帮助,互相监督。

今天,敌人要进攻武汉、西安、长沙、南昌等地,中国将会受到免不了的困难,在这个困难面前,会有若干人动摇,这是很有可能的。同学们毕业出去,好像撒入河水里去一样,可能有若干人会被潮水卷去,不过大多数人能够战胜潮水,朝着总的方向,达到预定的目的。走这个方向便须有坚定的意志和在艰难困苦的奋斗中不怕牺牲一切的精神。

现在的情况与过去不同,世界上有三个统一战线——国际的、中国的以及日本国内的——可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三个统一战线互相配合起来,共同对着一个目标,我们相信一定会把情况变换,中国一定会往新的方向走。

武汉来的一个同志说:“现在外面对于我们抗战有一个公式,就是‘卢变[3]以来,中国一定会得到最后胜利的’。”这句话是对的,但是中间还差一段文章,这文章就是怎么样取得胜利的问题。这问题是非常要紧的,我们应该答复,应该写好这中间一段的文章。

事情是不断变化的,今天要把将来的事情统统描写出来,是不可能的,这样要求与空想社会主义差不多。凭空捏造的乌托邦,我们是不赞成的,科学地来看事情就不是如此。由旧中国到新中国,如何到法?具体的内容今天不能完全描写出来,但其大的方向是可以指出的。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这是历史变化过程所决定了的。根据半年来的经验,可以讲下面两句话:“先败后胜,转弱为强。”这是我们长期抗战的前途。半年来我们中国有着许多进步,抗日,国共合作,联合苏联,开始有言论自由,军队里也开始有政治工作,这是过去所没有的,是敌人侵略我们所决定的要走的路程的内容。这个路程是在什么轨道上走呢?我们回答说:“是在艰难困苦的轨道上。”武汉、西安这些地方如果失守了,则大块地方在日本手里,小块地方在我们手里,那末这样就完结了吗?不,决不会完结的。中国的地理条件与西班牙不同,西班牙国土太小,没有多少地方可走,三十五计用完,三十六计就无可用,所以他们采用坚守马德里的战略;中国则不同,我们可以走,地方很多,日本帝国主义要占领全中国是非常困难的。中国的国土有十七八个法国那样大,人口也有几个法国那样多,如果大部分中国土地被日本占领了(可能有此情况),我们还是有办法,因为我们有两个致敌人于死命的区域——内线与外线,这是两个作战的区域。内线便是云、贵、川、湘,大体上就是中央政府管辖的地方,外线便是日本所占领的大块土地的前方。我们一定要努力争取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途,改良政治军事条件,创造新中国的军队,配合着飞机大炮,内外夹攻,这样才能把鬼子赶出全中国。要达到此目的,会有许多困难发生,如武汉失守,就会出现动摇妥协与怀疑应否继续抗战的问题,前方后方都可能发生这样的问题。那时,便须要有远大眼光的政党来判定时局的动向。

我们现在来考察一下国民党的历史。国民党历史上经过许多次的失败与成功,历史是艰难曲折的。辛亥革命失败,国民党经过改组才有大革命的新局面;北伐的结果,国共分家,利益被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获得了。我们认为国民党走继续抗战的方向可能性要大些,因为投降是没有出路的。共产党方面无此问题,始终是坚决抗战的,人民的大多数也是反对投降的。现在许多人回想起北伐时候的情形,期望国民党、共产党、人民三方面都主张抗战到底。

武汉失守——这种趋向是可能的。你们都要跑下“山”去,都有可能碰到这种情况。武汉一失守,局势一定是很坏的,主和的人一定会出来的;然而克服这种困难是十分有把握的,除了我们国内坚持抗战外,还要加上国际有利的条件。虽然德国公开地帮助日本,承认了“满洲国”,不卖军火给中国,英国内阁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但是这只是时局的一面;而代表世界总方向的全世界人民,特别是苏联,会来鼓励与援助中国的。苏联是一定会帮助中国的,总有一天苏联会是日本的直接对头。美国也会干。这些都使我们相信,日本一定吞不下中国的。哪一年的“天狗”把月亮吞下去了?此其一。其二,即使吞下去也是吞不久的,这个判断是建筑在对中国与国际条件的分析之上的。日本兵力不够,它自己也不能长久支持下去。由此断定,中国抗日的总的方向必然是胜利的。

现在我们总的方针是保卫武汉,保卫西安,方法是准备撤退,但必须消耗敌人,争取时间。为保卫武汉、保卫西安而战,即使失败,也不要紧。我们已经指明,从内线往外打,得到胜利也是可能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敌人占领的地方是大块的,我们就可以在附近的小块地方做起“文章”来,这就是要做出最后胜利结论前的中间一段文章,像华北全部,江浙皖一部,若武汉不守,有许多地方是可以做“文章”的。

有个青年从长沙写信来说:“中国必亡。设若武汉失掉,则大块地方都完了,还有什么办法?”我说,我们陕北公学同学出去一定有办法,办法就是画“豆腐块”,在大路附近画“豆腐块”。在“豆腐块”边上我们暂时没有办法,因为那是大路、大城市,被日本据有优势武器的兵种占领着,这就是说,“中国不是亡国,而是亡路”。日本得到了城市、大路的速决战,也就得到了乡村、小路的持久战。比方,陕北延安被占领了,我们就会在其他小块,无数乡村,无数小路打持久战。城市速决战日本可以取得胜利,乡村持久战是我们取得胜利。这次你们毕业后要分两部分去工作,一部分在后方发展民运工作,另一部分要到“豆腐块”里去。也许有人怕去画“豆腐块”,我们举出聂荣臻[4]的例子,就会不怕了。聂荣臻在五台山创造了一支二万五千人的大队伍(不脱离生产的还不算)。我们要把这个例子告诉全国被占领或将被占领的区域的人民,使他们看到抗日的办法与出路。我们坚决反对被占领区域没有办法的说法,在这方面我们还可以讲讲十年内战时期许许多多的经验。

陕公是有许多不能使人满意的地方,我们不在乎像其他学校那样照着书本一章一章地来上课,而在乎学习一种作风,一种方向。陕公的校长和教职员,他们都是从艰难困苦的斗争中出来的,所以你们在陕公里可以学习到一个方向——政治方向,同时又可以学习到一种作风——工作作风。

你们要到敌人占领的一切地方去工作。山西的“田”字形态势,从几条大路来讲,敌人包围了我们;反过来,我们占据了大路附近的许多“豆腐块”,我们就包围了敌人。从国际范围看,日本虽然包围了中国,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又包围了日本。中日战争不会几天就完结的,国共两党现在力量还不大,日本力量比我们大,假使十年前统一战线不破裂,则今天的情况定不会如此的,这点也规定了中日战争的长期性与持久性。国际条件也是如此,世界人民反侵略求解放运动的时间已经接近了。中国不是孤立的,是与世界人民求解放的斗争相联结的。世界不可分割,革命不可分割,胜利也是不可分割的,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胜利是毫无疑义的。斯大林同志说:社会主义建设在一国内可以完成,但世界资本主义存在着,包围着苏联,因此必须要有世界无产阶级与殖民地人民斗争的成功,才能获得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

中国的团结+世界的援助+日本国内的困难=中国的胜利。这个公式是有意义的。当然,自力更生的口号是对的,但中国不能孤立也同样要注意到。

同学们毕业后,要更努力地工作。一方面不要偷懒,这个机会主义的倾向是要不得的,我们应该积极工作,艰苦奋斗。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反对急性病,那种一天就要胜利的心理也要铲除。

对今天的困难,我们要以根本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去解决问题。比如西安事变,若不和平解决而引起了内战,便是给反革命以机会。你们出去工作,就要根据这一个原则去解决问题。再比如出去组织游击队,省政府要缴游击队的枪械,那末我们的原则是不要打起来,以免给日本以可乘之机。解决得最好的例子,便是八路军。有人要共产党退出八路军,这是绝对主义,是不行的,统一战线是相对的,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要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总之,我们的原则是革命的,但它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必须结合着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   今天的临别赠言,就是这些。你们在这里主要是学了方向、原则与作风。毕业出去以后,无论在前方后方,内线外线,都要努力去创造无数大大小小的抗日根据地,从建立山西的五台山,到建立全中国的五台山,争取最后的胜利。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讲话记录稿刊印。

【注释】

[1]这是毛泽东对延安陕北公学第六、七、八、九、十队毕业同学的讲话。

[2]黄埔,指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孙中山一九二四年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先后派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熊雄、聂荣臻等在该校任职,学员中也有很多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

[3]卢变,指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向中国驻军进攻。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推动和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中国驻军奋起抵抗。中国人民英勇的八年抗战,从此开始。

[4]聂荣臻,当时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