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家族全传》2.蒋氏先祖轶闻


蒋介石的故乡是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溪口地处四明山南麓,此地有山有水,水绕山环,风光秀丽,名胜古迹广为天下闻。相传这里有“溪口十景”,是游客情系山水,冶游偕趣的绝佳胜地。蒋介石发迹后,又数度在家乡大兴土木,重建十景之一的文昌阁(蒋介石命名为“乐亭”),扩建祖居丰镐房,亲题蒋家祖业“玉泰盐铺原址”界石,等等。此外,蒋母去世后,蒋介石又在溪口达北约1.5公里的白岩山鱼鳞乔中段被称为“弥勒佛的肚脐眼”的地方为其母筑坟,其后又两度修建了“慈庵”。凡此种种,日后都成了装点溪口胜景的建筑。

据传说,溪口古称禽孝乡。这里面有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从前有一位董姓少女,极擅女红,她每天在闽阁中倚窗刺绣,窗外恰有两只燕子筑巢而居,无意中与董姑娘成了邻居。董姑娘每天都用米食喂这两只燕子,为使燕巢免遭风雨,她还特意用竹篱编成护拦围这燕巢。冬去春来,两只燕子北飞南归,年年往复于此。后来,董姓少女生了病;不治而殁。两只燕子已经通了人性,悲鸣不已。过了几天,董姓少女的父母到女儿坟地上去祭扫,却看见那两只燕子已经伏死于女儿的坟上。一时间乡人争相传颂,都说那两只燕子至情至性,是在为董氏姑娘“尽孝”。因此,乡人改称此地为“禽孝乡”。到清季末年,溪口仍隶禽孝乡,改称为溪口则是民国17年的事了。

溪口镇实际上只是一条长不足3公里的街市而己,蒋家的祖室就在溪口镇,为一幢二层楼房,有屋10余间,名叫“素居”,后改称“丰镐房”。

蒋介石发迹后,每每在自叙中称自己是“迁四明第二十八孙”。据《左传》载:“凡蒋、邢、茅、祭,周公之后也”。那么,蒋姓祖上应当源出于周代。而《武岭蒋氏宗谱》中,蒋氏祖先是“摩河居士”。这一点,多半是因为蒋氏家族的旧族谱自“摩河居士”以上散佚或失传,所以蒋家的后人尊“摩河居士”为祖先,称为“摩河太公”。

据传,摩河居士的本名叫蒋宗霸,字必大,五代后梁时在世。蒋宗霸曾入仁途,做过明州(即宁波)评事,后罢官,身后留有一子。蒋宗霸为人慈善。常口诵“摩河般若婆罗密多”,故尔当时乡人称之为蒋摩河,罢官后,蒋宗霸结庵于小盘山,自称“摩河居士”。当时有游方僧寄居奉化岳林寺,人称布袋和尚,长年带着一个大布袋,须臾不离身。蒋摩河心甚异之,遂拜布袋和尚为师,随他四方云游。一天,他们到了福建长汀,师徒二人同浴于温泉,蒋摩河突然发现布袋和尚背上长着一只眼睛,便惊叫起来,说“和尚是佛也!”布袋和尚便对他说:“吾被汝所窥破,当去矣!吾以布袋赠汝,子孙代代为衣冠家。”师徒二人重返奉化岳林寺,布袋和尚就坐在岳林寺外的大石头上圆寂了。他死后,葬在后山上,后来有奉化人到四川去,在路上竟然邂逅了布袋和尚,当时被吓了一跳。布袋和尚便托此人捎话给蒋摩河,说:“相见之日已近,愿自爱!”这人回到奉化岳林寺,掘开布袋和尚的墓,里面却只有禅伏净瓶而已。此人又找到蒋摩河,把布袋和尚托转的口信告诉他。蒋摩河听了,说:“我已知之。”于是,遍访亲友—一话别,无疾而终。

摩河居士的墓地就在宁波东乡小盘山。蒋介石回乡时,常常上山祭拜这个先祖。蒋家素有信佛好佛之风,蒋介石的祖父蒋工表生前信佛,蒋母王氏更曾一度皈依佛门、带发修行。蒋介石的结发妻子毛福梅嫁到蒋家后,受蒋母影响,也皈依佛教,并出资在溪口镇北建了一座“摩河殿”,经常驻殿诵经。毛福梅因日机轰炸身亡后,其子蒋经国就把母亲葬在摩河殿一侧。

蒋宗霸这一支,若向上追溯,可逆推到东汉时期宜兴的蒋澄。当时蒋澄封函亭侯,至今在宜兴仍有蒋澄墓。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曾专程前往祭拜。宜兴蒋氏,传至晋代时,始适台州,传至五代时期,有蒋显著,曾任四明盐官,其子蒋光,在明州定居下来,生有二子,长子名宗拜,次子就是蒋宗霸。

蒋宗霸的后世子孙,至北宋神宗时,有一蒋浚明,始迁奉化食孝乡三岭。蒋浚明,宗颜昭,曾官拜大理寺评事,迁尚书员外郎,因为上书谏止新法,被神宗贬滴,授无为军司户,改建康户曹,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其名迹入乡贤。

蒋家历代祖先,以蒋浚明的“金紫光禄大夫”最为显赫。所以,蒋家祠堂的祖宗牌位即从蒋俊明供起,以示荣耀。

蒋家排行,从第25世起依序为五言四句,即“祁斯肇周国、孝友得成章、秀明启贤达、奕世庆吉昌。”

蒋介石的曾祖蒋祁增,字怀盛;祖父蒋斯千,字玉表;父蒋肇聪,字肃庵。

蒋介石为溪口蒋家世系28世周字辈,他的谱名为“周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