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导读》32章 戏剧


京剧

京剧小三鼎甲

即京剧新三杰、京剧后三杰、京剧新三鼎甲、京剧后三鼎甲。指的是京剧第二代演员中的三位杰出老生演员: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四大须生

京剧第三代的老生演员。随着时间 推移,“四大须生”的说法也有所变化。

20世纪20年代,最初的“四大须生”是指: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简称为余、马、言、高。其后高因嗓败,退出舞台。谭富英崛起,“四大须生”又演变为:余、马、言、谭(富英)。至40与50年代之交,余叔岩、言菊朋先后去世,杨宝森、奚啸伯相继成名,具有全国影响,“四大须生”即为马、谭、杨、奚。

南麒、北马、关东唐

南方的麒麟童(周信芳),北方的马连良,东北三省的唐韵笙,都是以做工老生闻名全国的京剧演员。其表演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社会上习称“南麒、北马、关东唐”,以表示对他们表演艺术的赞誉。

四大名旦

梅兰芳 程砚秋 荀慧生 尚小云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名旦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旦角的地位,对京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刻苦钻研艺术,在艺术上不断进取,表演、唱腔精益求精,各有独门剧目,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旦角艺术流派。

四小名旦

继“四大名旦”以后,20世纪30年代又有一批旦行演员脱颖而出。1940年,北京《立言报》邀请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四人合作,在北京新新大戏院演出两场《白蛇传》,四个人分演自己擅长的一折戏,各展所长,社会影响强烈。从此即被公认为四小名旦。

三大贤

在20世纪20-30年代,京剧界的一种习称。三大贤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当时老生行中的三位代表人物:余(叔岩)、马(连良)、高(庆奎)。另一种更为普遍的说法是指旦行的梅兰芳、生行的余叔岩、武生行的杨小楼(又称武生宗师)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越剧

越剧十姐妹 尹桂芳

越剧界曾有“十生九尹”的说法,其中之“尹”便是尹桂芳创立的尹派艺术。

尹桂芳,越剧小生表演艺术家,生于1919年,卒于2000年,祖籍浙江新昌。他8岁丧父,12岁进入嵊县醒狮剧社学花旦,后考进嵊县华堂镇大华舞台。1933年搭班演出,1934年年底,沈家门一个戏班缺少小生,班主自作主张将尹桂芳取名为尹云峰挂出牌子,尹云峰竟一唱成名。1938年,尹桂芳来到上海,先参加越剧界慈善义演,后分别与筱丹桂、王明珠、邢竹琴、吕爱花搭档演出。1940年秋,尹桂芳与竺水招合作挂头牌。1942年6月,尹桂芳与来自四季春班的傅全香在老闸大戏院演出了《黄金与美人》、《春花泣秋风》等新戏。1944年,尹桂芳在竺水招的支持下,请来编导,采用立体布景、写实道具、新颖灯光,在龙门大戏院演出《云破月圆》。1945年春,她又聘请洪钧、徐进、弘英、兰明等先后编演了《石达开》、《夜短情长》、《宝玉与黛玉》、《春闺梦里人》、《几时重相见》、《荒岛恩仇记》、《沙漠王子》等新戏,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1946年,尹桂芳成立芳华剧团。1947年,她积极支持袁雪芬倡导的《山河恋》义演活动,放弃原定拍摄电影《王孙公子》的计划。1948年,越剧观众投票选举“越剧皇帝”,色艺双绝、德艺双馨的尹桂芳荣登榜首。1954年华东戏曲汇演,她主演的《屈原》获得剧本、表演、音乐一等奖。1959年,芳华越剧团全体演职员迁往福建。文革中,她遭到残酷迫害,半身瘫痪。

尹桂芳的艺术特色是深沉隽永,流畅舒展,缠绵柔和。其唱腔艺术,醇厚质朴,跌宕有致,具有“圆、润、糯”三大特点。她的音域并不宽,唱腔多在中音区运行,很少用高音;她的鼻音较重,演唱时按“字重腔轻,以情带声”的原则把字音吐清而别具风味,又善于运用重音和音色、速度的变化表达人物感情的起伏。在表演上,尹派讲究手眼身法步的运用,演技精湛优美,潇洒细腻,多扮演风流潇洒、文雅温柔的书生,朴实而不呆板,聪颖而不轻佻,潇洒而不飘浮。

尹桂芳一生演过上百个剧目,其代表作有《盘妻索妻》、《沙漠王子》、《浪荡子》、《红楼梦》、《西厢记》、《屈原》、《何文秀》、《玉蜻蜓》、《信陵君》、《江姐》等。

尹派传人有尹小芳、尹瑞芳、筱桂芳、宋普南、茅威涛、赵志刚、肖雅、王君安等。

袁雪芬

袁雪芬,1922年3月26日出生,浙江省嵊县人。

她1933年7月入四季春科班学戏,工青衣、闺门旦。后随科班在绍兴、宁波、杭州、上海等地演出。1942年10月起,在大来剧场开始从事越剧改革,在越剧界首次建立起正规的编导制度和新的舞台演出形式,逐步形成综合的艺术机制。在表演上,博采众长,将话剧、电影重视刻划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写实主义表演特点,与昆曲载歌载舞、重视形体动作美化的长处吸收到越剧中,加以融化、创新,形成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时,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创造了新的[尺调]腔。其唱腔旋律淳朴,节奏多变,感情真挚深沉,韵味醇厚,委婉缠绵,声情并茂,被称“袁派”。

1944年9月组建雪声剧团。1946年,把根据鲁迅名著《祝福》改编的《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剧舞台,被舆论称为“新越剧的里程碑”。在1947年8月《山河恋》联合义演及同年10月筱丹桂致死事件中,她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坚决斗争,遭到反动势力的多次迫害。1949年7月,参加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是年9月,她和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自1950年4月起先后担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团长、华东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兼越剧实验剧团团长、上海越剧院院长。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1953年与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同年,在《西厢记》一剧中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一角。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底,重新受命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1985年退居二线后担任名誉院长,

她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范瑞娟

范瑞娟,越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24年,祖籍浙江嵊县。她11岁入“龙凤舞台”学艺,攻小生。十三岁开始在杭州、宁波等地农村演戏。1938年到上海后,与姚水娟、竺素娥、邢竹琴、傅全香等合作。

1945年,她参加雪声剧团,与袁雪芬一起演出了《梁祝哀史》、《祥林嫂》等一批剧目。1947年参加“越剧十姐妹”的联合义演。同年,和傅全香同组东山越艺社。1950年任上海越剧工会主席。翌年进华东戏曲研究院,任越剧实验剧团副团长,后转上海越剧院。

范瑞娟的唱腔淳朴滋实,稳健大方,热情内涵,旋律华采,拖腔丰富,咬字坚实,发音宽厚,具有男性稳健、轩昂的气质。演唱时从不追求单纯的舞台效果,而是致力于深入开掘角色内心的思想感情。她与琴师合作,大胆吸收京剧[反二簧]曲调,首创了优美、抒情的[弦下调],丰富和发展了越剧的声乐艺术。

范瑞娟戏路极宽,既能把梁山伯、焦仲卿、贾宝玉这类正直、厚道、儒雅的古代书生演绎得温文而雅,又能把文天祥、韩世忠、李秀成这样的忠臣良将塑造得铿锵刚韧。其主演的《西厢记》、《白蛇传》、《打金枝》、《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等优秀剧目,在观众中享有盛名。

傅全香 傅全香,越剧表演艺术家,出生于1923年,籍贯浙江嵊县。

1933年,她入四季春科班学习花旦,1940年以《恒娘》一剧声誉鹊起,1943年在“四季春”挂头牌,戏班更名为全香剧团,1947年参加上海越剧界“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同年与范瑞娟合作组成东山越艺社,1948年参加芳华剧团,1948年与范瑞娟重组东山越艺社,1951年参加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2年以《梁山伯与祝英台》荣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1954年以《西厢记》荣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1957年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后为常委。

50年代初期,傅全香曾在《十八相送》和《织锦记》中首开定腔定谱先例,她的唱腔广泛借鉴京昆和评弹的唱法,特别是她在师从京剧大师程砚秋之后,在程派唱腔“真声假一点,假声真一点”的理论中汲取营养,真假混声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嗓音明亮宽广,唱腔俏丽多变,表演富于激情,被誉为越剧界的“金嗓子”、“越剧花腔女高音”,创造出越剧花衫的代表性流派“傅派”。

傅全香的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杜十娘》、《情探》、《孔雀东南飞》、《李娃传》、《李清照》等。

傅派传人有:薛莺、徐涵英、陆梅英、张蓉华、胡佩娣、洪芬飞、张腊娇、张金月、何英、陈颖、颜恝、陈岚、陈飞等。

徐玉兰

徐玉兰,越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21年,祖籍浙江新登。1933年入新登的东安舞台科班学花旦,后改老生。1939年与吴月奎等组建兴华越剧社。她改唱小生的时间是1941年12月19日,地点在上海老闸戏院,当时是与施银花搭档。1947年9月组玉兰剧团。与王文娟合作始于1948年。1952年参加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10月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以《西厢记》获演员一等奖。1954年起加入上海越剧院。

徐玉兰的天赋极好,嗓音宽亮,扮相少脂粉气,演唱上粗犷豪爽,刚健厚实。其整体风格俊逸洒脱,奔放激越。她的代表作有《北地王》、《西厢记》、《春香传》、《红楼梦》、《追鱼》、《西园记》等。

笔者以为,在所以越剧的小生流派之中,唯徐玉兰的声腔最为阳刚,但又不失越剧本体的隽永和优雅。客观地讲,她的形象与贾宝玉是有距离的,但凭着扎实的艺术功底和非同一般的创造力、表现力,几乎使其成为再世的贾宝玉,以至人们总要习惯地把后来者与其对照,可见她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之魅力和影响力。

筱丹桂

筱丹桂,早期越剧花旦演员,原名钱春韵,又名钱春凤,生于1920年,卒于1947年,祖籍浙江嵊县。她1930年进高升舞台学艺,拜俞传海为师,先攻老生后改旦,1938年4月进入上海卡德、国泰等戏院演出,享有盛誉,当时有“三花不如一娟,一娟不如一桂”之说,后与徐玉兰、贾灵凤组成丹桂剧团,成为沪上四大越剧班社之一。1947年8月参加越剧界“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饰宓姬。不幸的是,她在1940年5月被混迹越剧界的流氓张春帆看中,并最终于1947年10月13日服“来沙尔”含恨而死。

她嗓音甜润,扮相俏丽,文武兼长,旦角戏和女扮男装戏均很出色。唱腔学施银花,轻松活泼,流畅悦耳。代表剧目有《仁义缘》、《再生缘》、《碧玉簪》、《西厢记》、《马寡妇开店》、《玉蜻蜒》等。

竺水招

竺水招,著名越剧女小生,生于1923年,卒于1968年,祖籍浙江嵊县。她12岁进天蟾舞台科班学艺,工小生和花旦,后成为女子越剧中少有的武功演员之一。1942年8月,她加入姚水娟领衔的“越华舞台”。1947年在《山河恋》中饰主角“皇后绵姜”。1947年9月自组云华剧团,1948年起改演小生。1954年率团去南京演出,该团后于1956年3月改为“南京市越剧团”,竺水招自任团长和主演。

她的表演细腻妩媚,清新脱俗,唱腔甜润而柔糯,尤为突出的是她的戏路宽广,花旦、青衣、小旦、小生、老生乃至老旦等行当都能应付自如,加上扮相俊美,遂被观众喻为“越剧先施”。

竺水招的代表剧目有:《三看御妹》、《南冠草》、《文天祥》等,特别是《柳毅传书》名传四海,并有影片留世。

徐天红

徐天红,越剧老生女演员,1925年9月生于浙江省余姚。10岁时进天兴舞台学戏,1941年入天星越剧团,1943年参加袁雪芬的越剧改革,1945年入红星越剧团,1946年组天红越剧团,1950年与戚雅仙组成合作越剧团,1950年与尹桂芳组芳华越剧团,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扮演《屈原》中的张仪,获表演二等奖。1959年随团支援福建。1960年8月调入上海越剧院。她在唱腔方面讲究以情生腔,运腔高亢昂扬,吐字注重喷口功夫,发声运用颤音、鼻腔和头腔的共鸣,被称为“抖抖腔”。

张桂凤

张桂凤,生于1922年11月,祖籍浙江萧山县。1936年6月,入嵊县招龙桥科班学戏,工老生,兼习小生、花脸。1941年到上海入东安越艺社,1942年转到袁雪芬从事新越剧的大来剧场,1945年加盟雪声剧团,1947年加入东山越艺社,1951年参加国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2年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公远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二等奖,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打金枝》中的唐皇获演员一等奖。

她的唱腔刚劲质朴,顿挫分明,自成一格。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二堂放子》、《打金枝》、《九斤姑娘》、《金山战鼓》、《李娃传》等。

吴小楼

吴小楼,越剧老生女演员。生于1926年,卒于1998年,祖籍杭州。1935年入双凤舞台科班学戏,1939年夏参加徐兰英剧团,1940年入小白玉梅剧团,1943年随陶叶剧团参与袁雪芬的越剧改革,1945年参加雪声剧团,1947年入云华剧团。1950年4月参加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抗美援朝时,为捐献“越剧号”战斗机义演,主演现代剧《父子争先》。1952年在《白蛇传》中饰法海,获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三等奖。

黄梅戏

严凤英 严凤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生于1930年,卒于1968年,她本名黛峰,艺名凤英,祖籍安徽桐城罗家岭。她12岁拜严云高学唱黄梅戏,为族人、家庭所不容,后离家出走正式搭班,改艺名为凤英。1946年在群乐剧场演出,以《小辞店》、《游春》轰动安庆,因此盛名招致灾祸。严凤英离安庆去南京,脱离黄梅戏。1951年重返安庆。1953年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历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员、副团长,中国剧协第二届理事,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6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她的唱腔圆润明快,表演质朴细腻,吸收京剧、越剧、评剧、评弹、民歌等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世称严派,代表剧目有《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蓝桥会》、《柳树井》、《砂子岗》、《红色宣传员》、《刘三姐》、《党的女儿》、《江姐》等。

她于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获演员一等奖。

文革中,她被指为文艺黑线人物、宣传封资修的美女蛇,并被诬蔑为国民党潜伏特务,屡遭批斗,1968年4月7日夜自杀身亡。1978年5月23日,安徽省委为严凤英平反昭雪,8月21日省文化局举行了严凤英骨灰安放仪式。

评剧

新凤霞 新凤霞。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天津人。1927年生于贫民家庭。六岁从堂姐学京剧,十三岁拜师小五珠,改习评剧,一年后即在《点秋香》,《花为媒》,《杜十娘》等剧中饰主角。新凤霞1949年下半年从天津到北京。在天桥万盛轩演出了《刘巧团圆》,《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等新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其后,她又演出了反映评剧艺人苦难生活的《艺海深仇》,还移植改编了不少兄弟剧种的剧目新凤霞与剧作家吴祖光结婚后和音乐家盛家伦为邻,在发声技巧和音乐理论上,得到盛家伦的帮助艺术造诣迅速提高。新派的唱腔的特点是清新玲珑,善于运用华彩流利的“疙瘩腔”。新凤霞本是个女高音,在盛家伦的帮助下又练出了圆润纯净的中底音,达到选律华美,音区宽广,运腔自如的境界。新凤霞与音乐工作者合作,创作了不少新曲调,新板式,如[蜻蜓调],[送子调],[凡字大慢板],和[反调大慢板]等,新派形成了当前评剧流传最广的艺术流派。她的代表剧目很多,象《乾坤带》,《杨三姐告状》,《花为媒》,《刘巧儿》,《无双传》,《凤还巢》,《会计姑娘》,《三看御妹》等许多剧目。在十年浩劫中,新凤霞由于迫害致残,离开了舞台。此后,她就以教学为主,她的弟子众多如:李红霞,谷文月,刘淑琴、戴月琴,刘秀荣等以及弟子的弟子张秀云、王丽京等。新凤霞于1998年因病去世,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