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援朝纪实》第03章 朝鲜战争的祸水源头可上溯到日本对朝鲜的统治(2)


对外政策以"武国"为方针,制定了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主要内容就是以武力侵略中国和朝鲜。拟分五期实行,第一期征服中国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中国满、蒙(即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第四期征服中国;第五期征服南洋、亚洲乃至全世界。(见《太平洋战争史》第1卷第250~257页)。《田中义一奏折》"大陆政策"的核心是侵占中国和朝鲜。1874年日本在美国支持下,进攻台湾,遭到中国政府的反对,最后赔款撤兵。1875年在英国政府支持下又威逼朝鲜。

6月2日,日本内阁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作出出兵朝鲜的决定,并经天皇批准。6月5日正式成立大本营,由参谋总长、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等组成。在清军到达朝鲜牙山的同一天,日军先遣队也在仁川登陆。接着派出由1700人组成的混成旅团,由大岛义昌少将指挥,在9艘军舰护送下侵入朝鲜。至16日派遣部队全部登陆,总兵力大大超过清军。

朝鲜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停止派兵入朝,日本不予置理。又请求各国驻朝鲜公使出面调停,也毫无结果。

清政府也与日本政府多次交涉,鉴于日本政府已决意与中国一战,从而实施其大陆政策,清政府的交涉也没有起到作用。

7月14日,日军向朝鲜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清军退出境外",并限22日前答复。7月23日晨日军借口限期已到,向汉城攻击,包围了皇宫。经过激战,日军消灭了皇宫守卫部队,劫持国王,组织起以李昰应为首的亲日儡垒政权,并授权日军驱逐在朝清军。

清朝军队由于统治集团或战或和,意见不一,对日作战准备不充分。7月29日,日军21联队进攻安城,清军给了日军坚决还击,终因众寡悬殊,阵地被日军占领。日军右翼部队攻击成欢,清军奋勇抵抗,坚守阵地,日军逐次增兵攻陷成欢。清军主将聂士成、叶志超率领余部,绕道千里,撤回平壤。

8月1日,日本政府正式向中国宣战。9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令把日军第3、第5师组成第1军,担负朝鲜境内的攻势作战。任命山县有朋为该军司令官,其任务是配合联合舰队,击退清军。

由于朝鲜局势紧张,7月18日清朝光绪皇帝下令向朝鲜增兵,共派出4军29营,共计1.3万余人,于8月初到达平壤。清朝统治者由于战和不定,没有抓住战机,趁日军尚未集中给予反击。直至9月12日,各路日军云集平壤,共计1.6万余人,清军才下令防御。15日夜,日军开始进攻,经过大同江、牡丹台、玄武门之战,清军给了日军很大杀伤,但由于主将叶志超率队逃跑,途中遭日军伏击,伤亡惨重。16日,甲午战争的首次战役---平壤保卫战,清军以损失2000余人、丢失平壤而结束。9月17日,中、日海军又在黄海发生大海战,清军再次战败。两战胜利,日军侵略的胃口更大,迅速占领了全朝鲜,并开始第二期计划,入侵中国东北和内蒙古。

1900年沙皇俄国的军队参加"八国联军",于7~8月间出兵17万,分5路入侵中国东北,并趁机占领朝鲜东部一些地区,在仁川、元山港取得了停泊军舰的权力。在这样的形势下,日、俄两国开始了以争夺朝鲜、中国东北的斗争。

日本帝国主义经过周密侦察,充分准备,于1904年2月8日开始了争夺占领地区的战争,日军投入兵力100余万,俄军参战114万人。日军从突袭旅顺口、仁川港开始,击沉俄国海军舰艇17艘,夺取了制海权。但因久攻旅顺不下,遂以14万人的兵力从朝鲜的仁川、镇南浦,中国的辽东半岛登陆,沿陆路攻占了辽阳。6月下旬日军以21万人的兵力向守旅顺口的5万俄军发起进攻,战至1905年元旦,俄军投降。以后日、俄两军会战奉天,俄军战败,退守公主岭、四平北侧一线地区。1905年5月27日,俄波罗的海舰队东援,经过对马海峡时,遭到日军舰队截击,除3艘逃走外,22艘被击沉,其余被俘。7月,日军在库页岛登陆,8月俄军投降,双方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沙俄军队退守北部。这样中国东北南部、朝鲜就全部沦陷为日本控制的势力范围。

日本政府为了永远占有朝鲜,于1910年正式把它划为一个省。朝鲜完全丧失了独立的地位。

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朝鲜,采取了暴力镇压、政治欺骗、思想文化渗透等各种措施。1910年日本统治者就关押了反抗奴役统治的朝鲜爱国人士达7021名。到1930年总共逮捕18.8万人,其中"思想犯"达3.88万名。在朝鲜的日本警察人数,1910年为5694名,1930年发展到1.88万多人,实行警察统治。

日本在统治期间,还向朝鲜大量移民,以加强控制。据1910年至1919年统计,共向朝鲜移民34.6万多人。1920年至1930年达到51万人,1930年至1938年达到60余万人。这些移民除加入日本军队并受其控制外,不少是在朝鲜担任官吏、职员、商人,控制着各个系统。日本还从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侵略、奴役朝鲜人民。尽管朝鲜人民经过多次的反抗和起义,但终因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严密,军力、经济力的强大,而没有成功,这为后来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