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接连两刀把自己劈成了家臣


现在的孙坚,对付董卓当然是对外,关东军内部也是存在“外”的,荆州刺史王叡 就是一个必须先除掉的“外敌”!攘外必先安内,不是蒋委员长发明的,古时就有, “内”人需要“安”的时候,就绝对是最“外”的外人。

那荆州刺史王叡与长沙太守孙坚早就有过节?然也。

在当初孙坚平定荆南时,王叡和孙坚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东汉未年时刺史和太守的 官阶是一样的,前者的社会、政治地位更高,军事地位不一定),可是王叡却很看不起 孙坚,而且还是明着看不起。

为什么?家庭出身不同呗,上世纪七十年代前,谁能看得起地主、富农?现在的城 市白领能看得起农民工?在当时,王叡属于一流名门,不免有些矜气;而孙坚属于暴发 户类型,是以军功立足,没啥政治背景,小时候还是吴郡著名的烂仔,可以说,王叡轻 视孙坚是理所当然的。

而以孙坚的脾气来讲,还最忌讳这一点,所以当时就想宰了这个蔑视自己的家伙。 现在率重兵北上,大好时机,孙坚陡生杀意。

恰巧如同人内急时遇到了厕所,有人来求孙坚帮忙干掉王叡了。

王叡与武陵太守曹寅有尖锐的矛盾。在荆州军准备北上伐董时,王叡曾扬言要杀曹 寅,曹寅当然很害怕,与其被你杀,不如我先下手为强,于是便求救于正在北上的、同 样和王叡有怨的孙坚,孙坚当然就痛快的答应了。结果在客军孙坚和地头蛇曹寅的夹攻 下,王叡兵败身亡。

孙坚在杀了自己阵营的一个刺史后,索性一不作二不休,紧接着又杀了一个和自己 同样官职的太守:荆州南阳太守张咨。

杀张咨的原因,是因为孙坚带着队伍北上途中,经过荆州最北面的一个郡——南阳 郡时,太守张咨没有任何表示欢迎的举动。其原因当然很容易理解。张咨是豫州人,和 王叡一样属于外乡贵族,两人之间的关系应该还可以。孙坚杀了王叡,老张心里当然不 太乐意,所以对孙坚爱理不理的:小样儿,你还敢对我拍板砖不成!

另外,张咨还有一个资本。在东汉,南阳不仅是帝乡,还是著名的繁华地区,南阳 太守在当时几乎和州牧的地位相当,他当然有理由小看孙坚了——虽然明知道孙坚在荆 南有着不一般的根基!

孙坚自然不能忍受,既然已经杀了刺史了,干脆再杀个太守吧!张咨不过是一介文 士,哪里是孙坚的对手,理所当然的殒命于孙坚刀下。

这时,孙坚知道自己在荆州的路快走到头了,不单因为太残忍,关键是再北上作战 粮草谁供应啊?古时候和现代的战争行为没有啥不同,也是打的经济仗,兵马未动,粮 草先行,后勤工作跟不上,部队不用打也会自行完蛋。况且,他杀的两个人也是关东集 团里的大人物!在自己阵营里,孙坚现在也成了众矢之的。

情况现在明摆在这儿:孙坚以长沙太守的身份,借着讨伐国贼、兴复汉室的口号在 荆南起兵。可是,矛头所指却是与自己有宿愿的、同为关东联盟领导人物的荆州刺史王 叡和南阳太守张咨。孙坚的举动遭到了绝大部分关东联军上层人物的反对。

但以他自己的实力是不可能一统荆州的,连回到家乡的实力也未必够,遭到了自己 盟军的敌视,这种状况下常人的出路应该是投奔董卓。可是孙坚不干,他和董卓根本就 尿不到一个壶里,两人是不可能走到一块的。

怎么办呢?孙坚有了点走投无路的感觉。

但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老话又在孙坚身上得到了体现:一个人以救星的面目出现了, 这个人就是袁术,从此,直到孙坚37岁去世,袁术都一直影响着他!

继任南阳太守袁术及时地向孙坚伸出了橄榄枝,经过慎重考虑,进退两难的孙坚终 于投靠了袁术,袁术也很爽快,立马提名孙坚担任豫州刺史,只是现在豫州的大部分还 不是袁术的控制区,说穿了孙坚担任的是袁术的“征豫将军”。

接连两件错事,使孙坚从勇武的长沙太守身份沦落到南阳太守袁术的家臣!对金玉 其外败絮其内的袁术来说,却是做了他一生中为数不多的一件英明决策:前期的袁术军 事上很横,那还不是靠着孙坚父子?

得到了后勤保障的孙坚北上了,第一站是豫州的颍川,受到了太守李旻的积极响应, 李太守加盟了孙坚的部队,孙坚现在才真正的把他的长沙精锐指向了董卓,西凉铁骑这 回才算遇上了对头。

豫州梁东城下,孙坚能否替曹操报全军覆没之仇?这次,恰碰上的就是全歼曹操陈 留军的西凉军徐荣,孙坚不是曹操,长沙精兵不是陈留的乌合之众,徐荣,把脖子挺直 了,看俺孙坚如何取你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