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第二章 瓦岗英雄殊途同归(1)


“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一首隋末民谣,引发了“李氏将兴”的政治预言。李密和李渊,谁当应验这不知起于何处的预言呢?李密的手下有着一大批最有社会风向标作用的山东豪杰:徐世、秦叔宝、程咬金……怎么后来都成了李世民旗下的骁将?要知道,李世民御封的两个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原来都是各事其主,与李世民对着干的。

1、半生英雄,身首异处

武德元年(618),李密败于王世充。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原来李密的许多部下都投降了王世充,剩下的跟着他逃到了王伯当据守的河阳(今河南孟县东南)。晚上众人坐在一起,个个垂头丧气,气氛一片惨淡。李密先开了口:“咱们这几天休整一下,然后再去打王世充那个狗贼。我们南临黄河,北靠太行,东面再联络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的徐世,不愁大事不成。”但座中诸将纷纷说:“我们才刚刚吃了败仗,大家现在都人心惶惶,如果还继续这样,恐怕会有更多的人叛逃。而且将士们都不愿意再打下去了啊。”李密听了心中一沉。众将中本来就有和自己不一心的,现在更不能强逼他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如今之计唯有如此这般。

李密长叹口气,幽幽说道:“我李密之所以有今天,都是靠着大家,将士们不愿意,也是人之常情啊。都是我一意孤行,才连累各位到今天这地步,我真是百死也不能赎罪呀。”说罢,举剑就要自刎。王伯当一个箭步,上去夺下宝剑,抱着李密落下泪来,李密也掩面而泣。众人看到李密如此自责,也都又感动又伤心,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李密这时又说:“若蒙大家不弃,那就随我李密一起归唐如何?虽然说功业不成,但富贵总是可保的。”府僚柳燮会意,马上接着说:“公本来就和唐公李渊是同族,而且昔日还有旧交情。虽然当初是各自起兵,但若不是咱们在洛阳挡住了隋军,恐怕他也不会那么容易占领长安,所以怎么说也是于他有功的嘛。”李密对他投去一个赞赏的眼色。诸将听了,都七嘴八舌地说好,既不再战,也能有个一官半职的。

李密又问王伯当:“将军家室重大,人口多,也跟我同行吗?”王伯当答曰:“当日萧何尽携家人跟从刘邦,今日我恨不得全家都随您去,怎么会因为一时的失利就离开呢!即使是会横尸野外,也是心甘情愿!”左右听了都更加坚定,无不愿意。李密见形势稳定下来,也松了一口气,马上命人致书李渊,告以来投之事。

李渊听闻,大喜,忙派使臣前去迎接,并接连遣人去慰劳李密一行。李密在投奔唐朝的途中,看到使者不断,不由得有些得意,对身边的人自夸:“我手下百万之师,现在全都随我归唐,山东各地数百州县,知道我在长安,也肯定是招之即来。我也可以算是唐之窦融了,功劳这么大,做个台司的长官绰绰有余吧?”窦融是东汉初的大功臣,曾在河西地区据境自保,兵马精壮,所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后以五郡之地投奔刘秀,归附东汉王朝,官至大司空,贵盛一时。李密以窦融自比,确实也不逊色。不过,他李密原本也是有着逐鹿天下雄心的人,如今只为这一点慰劳就沾沾自喜,不能终成大事也是意料中的了。

且说隋末,民间流传着一首名叫《桃李章》的歌谣,唱道:“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这歌谣看似简单,其实乃是暗指隋主将丧命于扬州,不得回转京师,而李氏将会取皇帝之位,据有天下之意。

当时相信这歌谣的人还真不少,可是并不是冲着李渊,很多人是觉得这最终的应验会是在李密的身上。

李密和翟让都是隋末农民起义军之一瓦岗军的首领人物。瓦岗军在当时可是反隋阵营中最让人瞩目的一支力量,不仅占有大片土地,还聚集了无数英雄豪杰,实力绝对不容小视。所以许多人认为这“李氏将兴”的图谶指的就是李密。那么,这本来可能与李渊同有帝王之命的李密,为何一朝兴盛,一夜败亡呢。原由还要从头说起。

瓦岗军最早的领导人是翟让,他是隋朝的一个下层官僚,犯罪当斩,后来逃了出来,干起了占山为王的勾当。因为最早就是在河南滑县瓦岗为盗,所以称为瓦岗军。当时,徐世、单雄信都是他的部下,成员也多是齐鲁间的中小地主和自耕农民,英勇善战。

以翟让、徐世等人为首的瓦岗军可以说是山东豪杰的一个代表和缩影。而山东豪杰,就是一胡汉杂糅、善战斗、务农业而有组织之集团,他们活动在山东的广大地盘上。当时所称的山东,指的是太行山以东地区而言,大约包括今河北省大部,山东省全部及河南省北部。这一地区原来的士族已经渐渐衰落,新兴的“豪杰”才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力量。正因为如此,他们是政治上各敌对集团争取的对象。李密和后来成为唐朝圣君的李世民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二人为何一败一胜,这又是后话。

先说瓦岗军在翟让领导时期并没有很大的发展,直到李密加入。

李密原是关陇贵族,是西魏北周最高统治集团核心成员八大柱国之一李弼的曾孙,袭爵蒲山公。所以,李密与翟让这批山东豪杰不属于一个阵营,而与李渊父子一样是关陇集团的成员。

山东豪杰与关陇集团,是当时最有活力的两大社会力量。两派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种种矛盾,可是反隋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大业九年(613),杨玄感起兵,应者如云,李密也身在其中,并且深得玄感的赏识。杨玄感虽是关陇集团的成员,但他的这次起兵却吸收了很多山东豪杰方面的力量,开启了两大集团合作的先河。虽说杨玄感的起兵后来失败了,但影响十分深远,首先受益的可以说就是李密。

李密由于参加杨玄感起兵,一直为隋朝官府追捕,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大业十二年(616),在王伯当的引见下,李密才投入到瓦岗军中。

当时的瓦岗军只是聚众为盗,并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李密以独特的政治眼光,提出了“诛灭暴隋”这一夺取政权的目标,并且带领部下袭取了兴洛仓,获得了充足的粮草,实力大增。他自己也取得了起义军领导人的位置,号为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