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瑟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弹拨弦乐器。外形类似古琴和筝。瑟有25根弦,每弦有一柱。按五声调式定弦。 ◆ 瑟的外形构造 瑟的琴箱为平卧的中空长方形,面微隆起。琴箱一般为整木制做,下有底板。有的时候琴箱侧面和底面有出音孔。在琴箱表面,首段有一个较长的“岳山”(用以架弦的硬木),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和四个枘,用来固定琴弦。一般的瑟有25根丝制的弦,平行琴体排列。每弦下有一可移动的柱(又称码子、雁柱),用来调音。 中等的瑟长度为100-160厘米,以上称为大瑟,以下称为小瑟。 相传古代的瑟有50弦,《汉书·郊祀记》载:“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能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史载也有23弦的瑟,如《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20世纪30年代,郑觐文创立的上海大同乐会又对瑟进行了改良,制作了50弦的庖牺瑟和100弦的大瑟。 ◆ 瑟的使用 瑟最早的使用记载于《诗经》。在唐朝以前很流行,以后则较少见,但其使用一直延续到现代。 瑟的音质饱满,高音清脆、中音明亮、低音浑厚。其音域可覆盖五个八度。可以独奏或合奏,或者用来伴奏歌唱。古代常与古琴或笙合奏。 演奏者一般将瑟横放于膝前,左右手交替配合弹奏。 ◆ 瑟的音乐书籍
◆ 有关考古和历史 考古学上,在湖北、湖南和河南等地出土了很多古瑟,以东周的最多。 瑟常见于古代文学,如《诗经·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和李商隐以此命题的诗《锦瑟》。后世的成语“胶柱鼓瑟”也出自于瑟的演奏。《论语·先进》记载孔子批评子路弹瑟的方式:“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另外,前279年的渑池之会上,秦昭襄王要求赵惠文王为他奏瑟,以借机羞辱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