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雅说 [03]大乘正宗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以故?”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译】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诸位菩萨、大士,应当这样来降伏你的迷妄之心:所有的一切众生,无论它是卵生、胎生、湿气中所生、物体变化中所生;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无论是非有意识的,还是非无意识的,我都要让它们脱离生死轮回、绝对寂灭的涅槃境界,达到理想的彼岸。这样度脱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真实存在的众生得到度脱。”

【译】须菩提不解地问:“为什么呢?”

【译】佛告诉他说:“须菩提,如果菩萨的心中有自己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一切生灭事物的相状,那么他就不能成为菩萨。”

菩萨摩诃萨

菩萨是菩提(bodhi)萨埵(sattva)的简称,摩诃萨是摩诃萨埵的简称,佛是佛陀(Buddha)的简称。佛陀和菩提都是觉悟的意思,但佛陀是最高的觉悟,又称无上正等正觉,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菩提则是通称,高低觉悟都适用。萨埵是指对众生的有情,也译为有情众生。

菩萨与罗汉最大不同是度化众生。菩萨摩诃萨最高境界,通常称之为“大菩萨”。修行者达到罗汉果位时,只是自己明心见性,自己不被名利所诱惑,在向菩萨果位修行时,就需要发心度化众生。在整个菩萨行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十地修行,最后才达到大菩萨(等觉、妙觉)的境界,这样也就基本成佛了。

众生

所有的生命都是众生,人、动物、植物、微生物,这些名字是我们科学上所定义。佛学认为可见的生命有卵生、胎生、湿生和化生,例如鸟类、人和猪狗类、蚊蝇类、蛙蛾类,这四类往往有交叉,也就是说,一种动物可能既是胎生,也是化生或卵生、湿生。

多数我们知道的生命都是有想类生命,也有一些人类不太熟悉的生命没有思考的能力,或者介于思考或非思考之间,因此称之为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众生之中,人类的意识最发达,因此行善的能力强,为恶的能力同样强大。因此度化主要针对有想类众生。对于无想类众生如细菌、蚂蚁等,你无法度化,也没有必要度化。当然有人认为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是指禅定的状态。

涅槃与灭度

涅槃,意译为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等意思。严格的定义很难下,小乘与大乘对此的定义有所不同,即使大乘的不同派别,其定义也有所不同。我们不必追究细节,而明白其大略。涅槃分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有余涅槃还不彻底、不究竟,而无余涅槃是彻底、究竟涅槃。所谓“依”是“依止”、“凭借”的意思,人的身体是主要的余依,所以许多人误解高僧去世称之为无余涅槃,这样的理解不准确。

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都是无漏,阿罗汉果位证得以后,就达到了无漏,也就是去除了烦恼。而阿罗汉之前的三个果位是有漏的,烦恼没有断尽。有漏与无漏是针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言,从六根之处不再有烦恼漏进来称之为无漏(有余涅槃),反之则为有漏。

涅槃看着是一种境界或状态,那么,灭度则是实现涅槃的过程或行为。佛或菩萨开示之让后,他人实现涅槃(无余)就是度化、灭度的意思。所谓灭度,并不是消灭这个人的生命体,而是灭障度苦,使人脱离烦恼进入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

实无众生得灭度

灭度与布施不同,布施是帮助他人财物或在精神、思想、方法等非物质方面给予帮助,被帮助的人一般是受益者。灭度则不同,是让对方自己悟道。如果菩萨开示之后,对方根本不明白,则不存在灭度之说。对方如果真的解脱、灭度了,那么,原理上来说,是对方自己所悟,菩萨有功德,但自己并不能以功德自居,所以说无众生得灭度。

菩萨,尤其是大菩萨,如果度化了他人,而自居为功,这就有了人相、我相,再进一会有众生相和寿者相。我们凡人,行善则喜、为恶则惊,都是因为有我相、人相的原因。如果真做到宠辱不惊,则一定要无我相。所以老子说“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赴汤蹈火之大勇敢者,为什么不害怕,就是因为他奋不顾身了,无我相了。无我的境界,才能大智、大勇、大仁、大义。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相是与自身相关的一切信息;人相是与事情相关之人的一切信息;众生相是人相的扩展,与事情有关联的其他信息;寿者相是指不同时间所相关的人或事。

四相当中,我相占一半以上的作用。一个人之所以有烦恼,主要是有“我”,放不下“我”的名和利。其次才关心到人相,也就是事情中直接的对方。再次才会考虑此事是否影响到我的家庭;最后还会考虑对将来是否有影响。

涅槃之后成为了菩萨或佛,并非不要这四相,而是不执着于四相。一切行事,都是则般若智慧的关照下,以全体众生之利益来处理事务,这就是大智慧的根本。

本章要点

大乘正宗思想是度化众生中修炼自己,而修行之要点正是自利利他而不着于名相。所谓自利就是自己做一个正常的人、有人性的人;所谓利他就是帮助他人做一个正常的人、有人性的人。不着于名相,指不因名、利而改变自己的做人方式。

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就是告诉我们,行善各德之事要努力做,功成之后不居功。这就是《金刚经》的核心思想。后面的段落都是用各种方式来阐述这一点。

既然度化了无边众生,为什么又要在思想上“实无一个众生得度化”呢?因为如果自己认为度化了众生,那么就强调了“我”的功劳,这就是我相的一种。有我相,就会相应地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版权声明:此稿件为本站站长小雅原创,若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劝学网”,否则视为侵权,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