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十善业道经》雅说 第一章 总说十善业(01)


十善
  1. 不杀;
  2. 不盗;
  3. 不淫;
  1. 不两舌;
  2. 不恶口;
  3. 不妄言;
  4. 不绮语;
  1. 不贪;
  2. 不嗔;
  3. 不痴;

《十善业道经》,全称为《佛说十善业道经》,全文除开头和结尾的少量文字以外,全部都是佛陀之讲话。所谓十善,也可以称之为十戒,也就是对生活中十大恶行之戒,这就是善的保证。我们通常说五戒十善,其实,十善包括了五戒(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尤其是饮酒、食荤,这不是原佛教之戒,是后来加进来。

在这十恶之中,涉及身、语、意三业,三者的罪业轻重程度、对他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来看,身业最大,而意业最轻。但是,修行起来,身业之戒最易,而意业之戒最难根除。因此,我们首先要消除身业之罪,其次是口业。这并不是说意业要放在最后,而是三者同时,且意业最重要。身业和口业是首先要从现象根除。但意业不除,身业和口业还会再来。

一、总说十善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

佛经基本上都是从“如是我闻”开始,表示“我是这样从佛陀那儿听来的”,这也是佛陀生前对佛经的规定。这一段主要是介绍时间(一时)、地点(娑竭罗龙宫)、人物(佛陀和8000比丘、32000菩萨以及龙宫众生)。下面的内容全部是佛陀对龙王的宣讲。

在古代印度,他们不太喜欢记载详细的日期,所以,有关佛陀在世的年代一直是有争议的,以至于后来灭国之后,连同整个佛教典籍,都要从中国再度取回。

1. 十善业原理

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一切众生”,指在轮回中打转而不能解脱之众生。为什么不能解脱呢?因为各自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这些不同的利益追求(即私心杂念)导致了贪嗔之心的升起,于是各自造业无数,这样才有“诸趣轮转”。“诸趣轮转”,指六道轮回,也称“六趣”。“趣”是梵语gati的翻译,鸠摩罗什等译为“道”。

接着,佛陀对龙王说,你看一下龙宫之中,海之众生形色各异,这一切无不因为心态不一,造成善、不善之业,即身、语、意三业所造成不同的命运。读者看到这儿,不要以为佛陀是针对龙宫中的众生而言,实际上是讲的我们各自的情形。

紧接着,佛陀话锋一转,开始讲到了众生之根本,即“心”的问题,这个心不要理解成心脏。现在的科技可以给你揣一个心脏,但你还是你,你的记忆、思想并没有因此而被替换。同样,一个企业也有心,不能固化成当今老板,因为他不在了,还会有另一个人继承,但老板的思想表着心。

“心无色”,这儿的“色”不是颜色,而是指色蕴,即日常所说的物质。对于我们人来说,真正的心是那种有凝聚力的思想、大脑、核心,而不是指物质组成的器官,所以“不可见取”。虽然不可见取,但各种妄想分别及诸法都是从这儿产生聚集。如果我们探求其本源、本质,实际上是没有一个物质性的主宰,也就是“无主”、“无我”,也“无我所”,即我所拥有的一切物质、利益也是空。也就是说,即使你追求到了眼前的利益,它也是不长久的,甚至会让你顷刻付出生命等。

我所拥有的一切利益,都是随业而聚,随业而去,所现不同。如果究其实质、本质,那就会涉及到中间的心,这个心并非谁制作出来,即没有作者,是无始以来就有,也永远不会失去。所以,心及心所产生的一切法都不可思议。这个心的自性如此神幻莫测,只有修行并得到智慧之人才能了解自己的真心自性,从而一心修善并且所生之蕴、处、界等都正知正见,这样才能解脱,从而达到“见者无厌”,即刘晓波所说“我没有敌人”。

“蕴、处、界”,这是唯识学的重要概念,解释清楚十分不易,只能简单地说一下。大家如果想了解清楚,必须要学习唯识学,这是佛学之大成。蕴、处、界,旧译为阴、入、界。其中蕴即五蕴,又名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为众生的心身。处即十二处,又名十二入,即六根对六尘之处。界即十八界,为六根对六尘,生起六识,三六共为十八,界即境界。此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通常叫做三科。

这一段是对十善业原理的解析。因为这是佛学的基础,仅凭这几句话是解释不清的,只是一个引子而已。本经的重点是告诉初学者,修习十善业有什么好处,十善业的内容是什么,如何修行等问题。

版权声明:此稿件为本站站长小雅原创,若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劝学网”,否则视为侵权,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