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十善业道经》雅说 三、总结大乘行法(02)


3. 四无量心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
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
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
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

四无量心,是指四种利他之心,即令无量众生离苦得乐,从而生起的慈、悲、喜、舍四种心。这是六波罗蜜修行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是解脱和觉悟的前奏。所以,四无量心也是十善业道的一种收获、成果。

慈,可以对治贪心;

悲,可以对治嗔心。

喜,可以精进;

舍,可以无我。

这个内容同样需要参阅许多大乘经典,才能完全掌握。

4. 三十七道品

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
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
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
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
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
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

六波罗蜜和四无量心,这是大乘经常提及的内容,究其内容的实质,在小乘中也是有的。三十七道品,这是大乘、小乘都讲的共法,也是一整套相对完整的修行方法。有人说,六波罗蜜、四无量心是三十七道品的简化版本。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但大体上有这个意思。

资粮道
    四念处
  1. 身念处,观身不净
  2. 受念处,观受是苦
  3. 心念处,观心无常
  4. 法念处,观法无我
    四正勤
  1. 未生恶法令不生
  2. 已生恶法恒令灭
  3. 未生善法令出生
  4. 已生善法令增长
    四神足
  1. 欲如意足
  2. 精进如意足
  3. 心如意足
  4. 思惟如意足
加行道
五根
1.信根 2.精进根 3.念根 4.定根 5.慧根
五力
1.信力 2.精进力 3.念力 4.定力 5.慧力
见道
七觉支
1.择法觉支; 2.精进觉支; 3.喜觉支; 4.轻安觉支; 5.念觉支; 6.定觉支; 7.舍觉支
修道
八正道
1.正见; 2.正思维; 3.正语; 4.正业; 5.正命; 6.正精进; 7.正念; 8.正定
版权声明:此稿件为本站站长小雅原创,若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劝学网”,否则视为侵权,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