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雅说 第八章、机缘(13)天竺方辩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
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一天,慧能想洗一下弘忍传下来的袈裟,却一时找不到清静的泉水,于是走到寺院后面5里的地方,见青山郁郁,茂林修竹,瑞气盘旋,于是,慧能振动锡杖,插入土中泉水应手而出,积蓄成为池塘。慧能于是单膝跪地,在石头上洗涮袈裟。忽然有一个和尚致礼参拜说:“我叫释方辩,是西蜀人。昨天我在南天竺国,见到达摩祖师。他嘱咐我说:‘你快去唐国,我所传大迦叶的禅宗心法和袈裟,现在传给了六代祖师,他在韶州曹溪山,你去参拜吧。’方辩于是从大老远赶来,希望能见到我的导师传下来的衣钵。”

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是僧人所穿的三种衣服。僧伽梨是正规或严肃场合穿的,一般由9-25片布缝制而成,简称九条。郁多罗僧是上衣,非正规场合穿,一般由7片布缝制而成,简称七条。安陀会是劳动时所穿的内衣,一般由5片布缝制而成,简称五条。

这个故事中讲了两个神通,一是以杖掘井,一是达摩托梦。小雅从来不信有神通,但大家请记住,佛经中的神通多数是有涵义的,我们既不要否定,也不要轻易相信,只要关注神通故事背后想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就可以了,这才是开悟之人应该采取的态度。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
曰:“善塑。
师正色曰:“汝试塑看。”辩罔措。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
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师仍以衣酬之。
辩取衣分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椶裹瘗地中。誓曰:“后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于此,重建殿宇。

慧能听说是达摩托梦传话,于是立刻出示袈裟给方辩看,并对他说:“上人您擅长做什么?”方辩说:“我擅长雕塑。”慧能严肃地说:“你试着雕塑我看一下。”方辩一时不知所措。过了几天,方辩雕塑了一尊佛像,高七寸,曲尽其妙。慧能笑着说:“你只了解雕塑的特性,却不了解佛性啊!”随后,慧能用手抚摸方辩的头顶祈福说:“愿你永远得到人天福报!”然后,慧能将袈裟送给了方辩以表示对雕塑的感谢。

方辩得到袈裟之后,将之一分为三,一份披在塑像上,一份自己保留,还有一份用棕叶包起来埋入地下,并发誓说:“将来得到这件大衣,就是我重新出世之时,我将在这里住持并重建庙宇,传播佛学。”宋嘉枯八年。有僧惟光,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祷辄应。

慧能之所以要让方辩雕塑一下看看,是因为这件袈裟非等闲之物,是历代祖师传法的信物。方辩既然自称是达摩传言,慧能自然在看一看他的修行达到了何种程度。如果没有一定的修行或其它渊源,是不可能轻易观察这一件袈裟的。

至于为什么慧能说方辩不了解佛性,小雅对书画不擅长,因此无法评判,更何况佛经中并没有雕塑的图片。慧能看出了方辩的修行还不够,不能通过开示马上悟道,所以才摩顶祈福。

最后,慧能为什么将袈裟赠送给方辩呢?这是因为慧能认为,有了袈裟,后人不去专心悟道而争夺信物,这样将导致袈裟一代一代传下去,而禅宗心法却逐渐被人们遗忘,本末倒置。

版权声明:此稿件为本站站长小雅原创,若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劝学网”,否则视为侵权,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