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雅说 第十章、护法(02)烦恼菩提


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
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薛简说:“弟子回京之后,皇帝必然询问佛法要领。请大师慈悲为怀,指示传心要旨,以便我传达上奏于太后与皇上,以及京城中修习佛道之人,就如同一盏灯照亮千年黑暗,让不明佛法的人都明白这个心法,代代相传,无穷无尽。”

慧能说:“佛道既非明也非暗,明暗相传是新陈代谢之义。看上去明明无尽,可以一直相传,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一定有尽头。”传播者自己并没有开悟,之所以相传,是因为某种想学习或探究动力的原因,一旦这个动力用尽,也就终止传下去了。

象这样的传播,都是知识的传播,作为知识就要相互比较来确立名号、赋予定义,所以慧能接着说:“相比较而分科分类而立名,如此相传必有尽头。《维摩经》说:‘佛法不可能相比,也没有东西可以与佛法相比’,所以,心法是无法传授给你带回去,更不可能象灯一样照亮千林暗。”只有薛简通过类似慧能这样的开、示之后,自己真正悟、入,能够见到自己的佛性,才能真正将心法带回宫里去。

简曰:“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
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薛简说:“我刚才说的明是指般若智慧,暗是指烦恼。修道之人,如果不以智慧观照烦恼,那么从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凭什么才能脱离呢?”

看来,这个宦官内侍对佛学的知识了解还不少。慧能说:“烦恼就是觉悟,这二者是同一个东西,不能当作两件事来分别对待。如果你前面以智慧照破烦恼,这样的比喻仍然是声闻乘、缘觉乘的见解,就如同《法华经》中的羊车、鹿车等比喻,而真正有上等根器的大智慧者,全部都不是这样做的。”

举一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为什么慧能说菩提与烦恼是一不是二。有二位将军带兵打仗,一个在东线作战,一个在西线作战,二人都非常有谋略并取得了嘉奖,但一个是为了正义,另一个是为了个人的前途。对于带兵打仗之事来说,二人所做的事情是同一件事,菩提与烦恼只在一念之间,他人不能用明确划分,只有自己知道。所以,有私心就产生烦恼,去除私心就是菩提。

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
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慧能说:“明与无明,凡夫看来是两件事,而开悟的智者明彻通达,认为光明与黑暗没有区别。这种没有区别的本质就是真实的佛性或实性。所谓实性,在凡夫或愚昧之人身上并不减少,在贤圣身上并不增多,在烦恼时不乱,在禅定时也不寂静。是一种不断不续、不来不去、不在中间也不在内外的东西。它体和用不生不灭、随生随灭,不动不静、随动随静,在众生身上常住而不迁移,这就是佛道。”

薛简作为皇帝的特使,既然问了,慧能就只好回答。但所问的问题确实是玄之又玄,非普通人所能接受。薛简的智商显然不低,没有全懂,但也不是一无所获,大体上还是听出来了,但仍有疑惑,于是最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版权声明:此稿件为本站站长小雅原创,若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劝学网”,否则视为侵权,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