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雅说 总论(06)《心经》的结构


《心经》是如何来说明万事万物之名相为空呢?下表作了一个归纳和分析:

No原文(唐玄奘所译版本)分析
1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立论:五蕴皆空
条件:般若照见
结果:度一切苦
2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分述五蕴:
色、受、想、行、识
3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从以下几点理解:(小乘)
1. 空相即实相
2. 五蕴的入口(18界 )
3. 烦恼的因缘(12因缘)
4. 四圣谛(苦集灭道)
4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理解后的行动:(大乘)
远离对名相的追求,才能究竟涅槃。
5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最后的结果:(成佛)
得无上正等正觉
6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凡夫依此念诵:(人天乘)
常念咒语,一心不乱。

明白了以上的结构,是不是就算掌握了《心经》呢?当然不是。我们还需要了解为什么?《心经》上讲五蕴皆空,究竟为什么五蕴是空,五蕴又是什么?等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地了解下来,几乎涵盖了整个大乘佛学。所以说,《心经》只是一个总纲,而《心经》的解读类书,才是真正的佛学知识。

版权声明:此稿件为本站站长小雅原创,若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劝学网”,否则视为侵权,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