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第 24 讲 业与果报的关系


三、业与异熟的关系(4)

第四禅善心

若有情有能力证得第三禅(论教法的第四禅) ,其入定时所生起的是第四禅善心。第四禅善心能够带来投生到第三禅梵天界的果报,而投生时的结生心则属于第四禅果报心。第三禅梵天界包括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他们的结生心都只有一种——第四禅果报心,他们的有分心和死心也是这种果报心。

第四禅天的投生法则

第四禅梵天的投生法则与前面几个梵天界有些差别: 成就第五禅的凡夫与初果、二果圣者只能投生到第四禅的广果天;而成就无想定者死后能投生到无想有情天;三果不来圣者死后将能投生到五净居天。

凡夫与初果、二果圣者:如果有能力证入第五禅 (经教法的第四禅) ,而且此第五禅善业在他临死的时候成熟,他只能投生到广果天,以上的那些梵天界不是他能投生的。

修无想定的外道:无想定是通过第五禅来证得的。有些外道认为无想定就是解脱、 涅槃,然而他们并没有断尽烦恼,所以死后投生到无想有情天。无想有情天人没有任何心识,没有任何感觉,也没有心生色法,也没有眼净色等五净色,只有作为业生的命根九法聚而已。他们不会移动, 只是在那里呆呆地度过漫长的五百大劫。

三果不来圣者:由于还没有断尽烦恼,所以死后还是会投生。 他们投生到五净居天: 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和色究竟天。 这五净居天只有三果圣者才能投生。虽然多数三果圣者会投生到五净居天,但也有可能投生到其他梵天界。 例如大梵天王是一位三果圣者,但他投生到初禅梵天。大梵天王在过去咖沙巴佛时代是一位名为萨哈咖(Sahaka)的比库,他曾成就八定, 但特别精于初禅,故其心倾向于投生到初禅梵天。 命终后他投生到初禅梵天, 名叫 “萨汉巴帝”(Sahampati)。

这是第四禅梵天的投生法则。

第四,无色界善业与果报

无色界的投生法则比较容易理解,是一对一的关系。空无边处善心只能产生空无边处果报心,识无边处善心只能产生识无边处果报心,无所有处善心只能带来无所有处果报心,非想非非想处善心只能产生非想非非想处果报心。

这里所说的“善心”是指进入无色定的心,在心路中称为“禅那速行心”。对于凡夫和有学圣者而言,速行心非不善即是善,入禅的心是善心,善心中的思心所负责造业, 所造的业即是无色界善业。无色界善业的成熟可以带来投生到相应无色界天的果报。 同时,无色界梵天人的结生心和他们所投生之处相应,例如有一百个成就识无边处定者投生到识无边处天,他们的结生心都一样——识无边处果报心。

因此,四无色界善心所带来的果报是投生到相应的无色界天。

投生到无色界的梵天人并没有身体、没有眼睛、没有耳朵, 他们不能看、 不能听。 因为无色界地完全没有任何色法,所以称为无色界。

色界梵天人在入禅时,所生起的是色界善心,而不是果报心。初禅梵天人可以进入初禅,也可以进入第二禅、第三禅或更高的禅那,其时生起的禅那心属于善心,而不是果报心。 对于无色界梵天人也是一样。色界和无色界果报心并不会出现于心路中,它们只生起于离心路,执行结生、有分和死亡的作用。

执行看、听、 嗅、 尝、 触等作用的是出现于五门心路中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等,虽然它们也都是果报心,但这些心只属于欲界心,且只会出现于心路心中, 而不是离心路心。 同时,能够思惟、思考、记忆、观照等的心也都属于意门心路中的速行心,当知它们只属于欲界心。

色界梵天人只能生起眼门、耳门和意门这三类欲界心路心, 而无色界梵天人则完全没有五门心路心, 只会偶尔生起一些欲界意门心路。无色界梵天人在生命期间基本上都是处在和他们所投生之处相应的禅那当中。 例如: 空无边处梵天人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进入空无边处定的状态,生起的是空无边处善心。同时,无色界梵天人只能够进入更高的禅那,而不能进入更低的禅那。他们既不能入较低的无色定,也不能生起色界禅那心。 例如:无所有处梵天人只能生起无所有处善心和非想非非想处善心,而不能生起空无边处善心和识无边处善心。这是心生起的法则。

这是业(速行)与异熟(果报心)的关系(见图表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