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第 28 讲 涅槃与戒定慧


七、定

培育戒清净之后,应当进一步培育定。

什么是“定”?《清净之道》说:

“善的心一境性为定。”(kusalacittekaggatà samà dhi)

定,巴利语 samà dhi 的意译,是心一境性心所的异名。只有经过训练并高度集中的心一境性才称为禅定。

《清净之道》接着解释说:

“以何义为定?以等持之义为定(samà dhà na??hena samà dhi)。什么称为等持呢?心与心所平等并完全地保持、安置(samaü sammà ca à dhà na, ?hapananti)在一个所缘上。所以,以该法的威力使心平等并完全地、不散乱、不杂乱地住立在一个所缘上,当知这即是等持。”(Vm.38)

所以,定是等持(samà dhà na)的意思,即心平等并完全地保持、固定、集中、专注于特定的目标,处于不散乱、不杂乱的状态。

在圣典中,佛陀通常把“定”解释为四种禅那:

1.初禅

“诸比库,什么是正定呢?诸比库,在此,比库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

禅修者应先远离心的污垢、 使慧羸弱的欲贪等五盖,即远离诸欲、不善法,培育并成就具足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禅支的初禅。

2.第二禅

“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

平息了寻和伺,内心洁净,心达到专注,已经捨去了寻、伺,由内心的平静产生强烈的喜与乐,成就并安住于具足喜、乐、一境性三个禅支的第二禅。

3.第三禅

“离喜并住于捨,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捨、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

已捨离了喜,并安住于捨(内心的平静),拥有正念与正知,用名身(心) 体验快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捨 (内心的平静)、具念(拥有正念) 并住于安乐(微妙的快乐)。”成就并安住于具足乐、一境性两个禅支的第三禅。

4.第四禅

“捨断乐与捨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捨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

已捨断了乐,也捨断了苦,先前的喜受和忧受也止息了,唯有不苦不乐的捨受,由于捨而内心平静,住于正念,成就并安住于具足捨、一境性两个禅支的第四禅。

正定又作心清净。 《清净之道》如此定义“心清净” :

? Cittavisuddhi nà ma saupacà rà a??ha samà pattiyo.?

“‘心清净’名为包括近行的八种定。”(Vm.662)

接近禅那的定力称为近行定(upacà rasamà dhi)。有两种近行定: 一种是即将进入禅那前的定力,这是真正的近行定,因为在它之后即生起禅那速行; 另一种是接近于近行定的欲界定,这种定力不可能达到禅那,故又称为“刹那定” 。 《清净之道》把刹那定和近行定都包括在心清净之内。

又如《摄阿毗达摩义论》(Abhidhammatthasa? gaha)说:

“近行定和安止定两种定称为心清净。 ”

两种近行定都属于欲界定,生起的是欲界速行心,还不是色界广大心。安止定(appanà samà dhi)又称禅那(jhà na),指八定,即四种色界禅那与四无色定。四种色界禅那是:初禅(pa?hama jhà na)、第二禅(dutiya jhà na)、第三禅(tatiya jhà na)、第四禅(catuttha jhà na);四无色定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如何培育心清净呢?想培育心清净、成就定力, 就应当修止(samatha)。什么是止?诸经论的义注解释:

? Kà macchandà dayo paccan?kadhamme samet?ti samatho.?

“令欲贪等诸敌对法止息为止。 ”(Ps.A.83; Dhs.A.132)

什么是敌对法?心清净的障碍称为敌对法,即心的污垢、 使慧羸弱的五盖。使五盖止息下来,称为止。因此, 止即是令称为敌对法的五盖止息下来,使心处于平静、专一、无烦恼、安宁、稳定、不动的状态。

业处分别——四十种业处

必须通过特定的方法修止,才能培育定力。 这些特定的方法称为 “业处” 。业处, 巴利语 kamma??hà na 的直译, kamma是工作,?hà na 是地方、处所,意为工作的地方,或者心专注的所缘。

佛陀教导过许多修止的业处,《清净之道》将之归纳为四十种,称为“四十业处”(cattà l?sa kamma??hà nàni)。它们分别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一想、一差别。

十遍(dasa kasi? à ):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红遍、黄遍、白遍、光明遍和限定虚空遍。

十不净(dasa asubhà ):是指专注一具尸体从刚死亡不久直到腐烂化为一堆骸骨的过程来培育定力的方法。这个过程可分为十个阶段,称为十不净。它们分别是:肿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

十随念(dasa anussatiyo):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 捨随念、天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入出息随念和寂止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是忆念佛法僧三宝的功德,戒随念是随念自己清净的戒行, 捨随念是随念自己布施的功德, 天随念是随念自己拥有犹如诸天般的种种功德, 死随念是随念自己命根的断绝, 身至念是专注身体三十二个部分的厌恶不净, 入出息念是专注呼吸, 寂止随念是随念涅槃的寂静与殊胜。

四梵住(cattà ro brahmavihà rà ):又作四无量心,依次是:慈、悲、喜、捨。

四无色(cattà ro à ruppà ):是指四无色界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一想(ekà sa¤ ¤ à ):是食厌恶想,思惟食物的厌恶不净。

一差别(ekaü vavatthà naü ):是四界差别,辨识自身的地、水、火、风四界。

定分别

在这四十业处中,有些业处可以证得近行定,有些业处可以证得安止定。

“除了身至念和入出息念以外的其馀八种随念、食厌恶想、四界差别,这十种业处为近行导入。其他的为安止导入。”(Vm.47)

十种近行导入(upacà ravaha),是指十种只能证得欲界近行定的业处,修习这些业处并不能证得禅那。它们分别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捨随念、天随念、死随念、寂止随念、食厌恶想、四界差别。

三十种安止导入(appanà vaha),是指三十种能证得禅那的业处,分别是:十遍、十不净、身至念、入出息念、四梵住、四无色定。

禅那分别

在三十种安止业处中,有些业处可以证得高层次的禅那,但有些只能证得低层次的禅那。 《清净之道》解释了修习这些安止业处所能证得的不同禅那:

“对于安止导入, 其中,入出息念以及十遍属于四种禅那;身至念以及十不净为初禅;前面三种梵住为三种禅那,第四梵住及四种无色属于第四禅。这是依禅那的分别。”(Vm.47)

修习十遍与入出息念这十一种业处,可以次第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修习十不净与身至念这十一种业处, 只能证得初禅。修习慈、悲、喜梵住可以次第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 捨梵住与四无色定可以证得第四禅。

可能有人会问:“不是有八种安止定吗?为什么把四无色定也称为第四禅呢?” 这是依禅支来分的。四无色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的禅支和第四禅的禅支相同,都是捨与一境性, 所以, 依禅支来分,四无色定也属于第四禅。佛陀在教导正定时, 也只提到四种禅那,没有提及四无色定,但事实上佛陀在提及第四禅时,已经包括了四无色定。

所缘分别

业处意为心工作的地方, 即心专注的对象。 修定是心专注于特定的目标,修观是心观照诸行法。无论修定、修慧,修止、修观,都是心面对所缘的工作。四十种止业处都是依所缘来分的。 换言之,四十业处就是通过专注四十种不同的对象来培育定力的方法。

四十止业处的所缘又可以分为三类:

“在十种随念中,除了入出息念和身至念以外的其馀八种随念,食厌恶想、四界差别,识无边处、非想非非想处,这十二种为自性法所缘。十遍、十不净、入出息念和身至念这二十二种为相所缘。其馀六种为不可说所缘。”(Vm.47)

什么是自性法(sabhàvadhamma)?拥有自性之法为自性法,即究竟法。每种究竟法都有特定的特相、作用、现起、足处,例如地界之相是硬等。但是概念法并没有自性。

十二种以自性法为所缘的业处,其专注对象都是究竟法。佛随念的所缘是佛陀的功德。 我们不能以佛陀的身相来修佛随念,也不是念着佛陀的名号,而是专注佛陀的功德,佛陀的戒定慧等功德属于自性法。法随念的所缘是九出世间法和教理。僧随念的所缘是证得圣道圣果的圣贤僧的素质。戒随念的所缘是自己清净的戒行,戒是离心所。 捨随念的所缘是自己布施的功德。天随念的所缘是诸如信心、戒行、智慧等如诸天般的功德。四界差别的所缘是地、水、火、风四界。识无边处的所缘是空无边处定心。非想非非想处的所缘是无所有处定心。这些业处的所缘都是究竟法、自性法。

相所缘(nimittà ramma? a)是十遍、十不净、入出息念和身至念,这二十二业处都可以生起称为似相的概念。

不可说所缘(na vattabbà ramma? a)是慈、悲、喜、 捨四梵住及空无边处和无所有处,这些业处的所缘也属于概念法。

四梵住取的所缘是一切有情, 有情属于概念法。所以在这里把概念法分为两种:相概念与不可说概念。有情的概念属于组合概念。空无边处定的所缘是无边的虚空, 属于空间概念。无所有处定的所缘是空无边处定心的没有,也属于概念。

因此,这四十种业处有十二种取究竟法所缘,剩馀二十八种取概念法所缘。在十二种究竟法所缘中,除了识无边处和非想非非想处这两种无色定可以证得禅那以外,其他十种取究竟法所缘的业处并不能证得禅那。

三种禅相

相所缘的相(nimitta)是指禅相。有三种禅相:

1.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 又称预作相。 parikamma是准备,nimitta 是标志、标记,是定力提升的标记。

2.取相(uggaha-nimitta)。

3.似相(pa?ibhà ga-nimitta)。

这三种禅相的出现有先后顺序,先是遍作相,然后是取相,最后是似相。

以入出息念业处为例。在专注呼吸时,鼻头、人中一带的呼吸就是遍作相。持续地专注呼吸,在人中一带开始出现朦胧的光,这还是遍作相。定力提升时, 人中一带的光变成了白色,像烟、像云、像雾……这是取相。 取相稳定后, 禅修者才可以专注出现于人中一带的取相。持续地专注取相,随着定力的提升, 出现于鼻头、人中一带的光会变得很明亮、晃耀,犹如太阳、十五的月亮、宝石……这时称为似相。

由于禅相是由心想而生,所以, 不同禅修者的禅相也不尽相同,有的像太阳, 有的像晨星, 有的像水晶, 有的像车轮等等。 《清净之道》中说:犹如听闻同一篇经文,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虽然专注的业处都是入出息念,但现起的禅相却不尽相同。 是不是禅相不应自己判断,应请教业处老师并由业处老师决定。

“在这四十种业处当中,十遍、十不净、入出息念、身至念这二十二种为似相所缘,其他的为非似相所缘。”(Vm.47)

《摄阿毗达摩义论》进一步解释说:

“对于禅相,一切[业]处都能够通过适当的方法获得遍作相和取相。但只有遍、不净、身分、入出息才能获得似相。在此,确实是通过专注似相而转起近行定和安止定。”

也就是说, 十遍、十不净、入出息念和身至念这二十二种似相所缘业处, 必须通过专注似相才能证得近行定和安止定。

想通过这二十二种业处的任何一种来培育定力, 必须获得似相。假如有人说不用似相也可以证得禅那,那是不可能的! 比如有些人也在修所谓的入出息念,他们说没有禅相也能入禅定,那么他所入的 “禅定” 必然不是真正的禅那。为什么?因为入出息念属于相所缘业处,必须在定力达到某一阶段后产生似相,再把心完全投入似相, 通过专注似相才能证得禅那。

十遍也是同样。例如修地遍,首先要做遍相——地的圆相(ma? ó ala)。用泥土做成一个直径约三十厘米的圆饼,挑掉表面的沙子、树枝、草根等,然后磨平整、光滑。把它斜放在自己的面前,专注它并默念“地、地、地”,不要注意地的坚硬或颜色,只是注意地的概念本身。张开眼睛看着的地的圆相,称为遍作相。当闭上眼睛时,地的遍相犹如睁眼一般出现在面前,这时称为取相, 即意门获得了地相。闭上眼睛继续专注,地的遍相会变得越来越洁白、明净,这是似相。 持续地专注似相,当其变得非常洁净、 稳固之后,再把它扩大到一切处,只要心能达到的地方,都是地的遍相,这称为地遍,也是地遍的似相。把心投入地遍的似相,作意“地、地、地”而证得地遍初禅。 熟练地遍初禅并练习了五自在之后,再次第地培育地遍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对于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的修习方法也类似,具体如《清净之道》中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