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第 07 讲 杂心所


一、寻

前一讲学习了七种遍一切心心所,分别是: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学习名法的时候,要记住一个最基本的关系:名法和所缘的关系。名法分为心与心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朝向对象。理解这种关系,再讲心和心所就容易明白。“触”是心和所缘的接触。“受”是心对所缘的感受。“想”是心对所缘作标记或者认出所缘。 “思”是意志、动机,心对所缘采取行动。 “一境性”是心专注所缘上,对所缘保持平静、稳固。“名命根”是心识知所缘时的生命。“作意”是心导向所缘。只要理解名法和所缘的关系,所有的心和心所都好理解。下面将要讲的“寻”(vitakka)是把心投入所缘,“伺”(vicà ra)是心持续地审察所缘等等。接下来学习的所有心所都应如此类推,心也都是这样,离不开和所缘的关系。

我们接触外境时,不管是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舌头尝、身体接触、心里想的都好,无非是心和外境这一种关系而已。然而,心在执行看、听、嗅、尝、触、觉知、想等的时候,其作用并非单一的。心不会单独地生起,而是很多作用同时发生。在这些名法与所缘发生关系的时候,分别执行不同的作用,这些心理作用就是“心所”。

一、寻

接着讲六个杂心所(paki? ? aka cetasika)。这里的“杂”并非杂乱的杂,而是指这些心所只生起于有些心,有些则不会生起。同时,它们也不是一生起就一起生起,有些生起,有些则不会生起,因此称为杂。这六种杂心所是:寻(vitakka)、伺(vicà ra)、胜解(adhimokkha)、精进(v?riya)、喜(p?ti)、欲(chanda)。

先讲第一个——寻心所(vitakka)。 寻即寻思,意为思考(vitakkanaü vitakko, ? hananti vuttaü hoti)。寻心所使心导向于所缘,或者把心安放在对象上。

特相:把心导向于所缘。(svà yaü à ramma? e cittassa abhiniropanalakkha? o)

作用:全面地撞击所缘。(à hananapariyà hananaraso)

现起: 把心导向所缘。 (à ramma? e cittassa à nayanapaccupa??hà no)

近因:所缘。(à ramma? apada??hà no) (Vm.71; Dhs.A.p.157)

寻,是思惟、思考、考虑的意思(Vitakket?ti vitakko;vitakkanaü và vitakko, ? hananti vuttaü hoti), 平时所说的逻辑、推理,也是这种心所在起主导作用。

在禅修的时候,这种心所也表现为“妄想”。掉举和这种心所有所不同:如果心有条理地思惟着一些事情,思考这个,考虑那个,这是寻;如果心在胡思乱想,没有条理性,妄想纷飞,漂浮不定,这是掉举心所。

寻心所对修行也非常重要。培育定力的时候,要把心投入所缘。对于修入出息念的禅修者,寻心所是让心持续地投入呼吸。投入并把心安放在呼吸上,这就是寻心所的作用。因为寻心所不断地带动心投入呼吸,久而久之就能证得禅那。初禅有五禅支,第一禅支就是寻心所。寻心所对平常生活所起的作用很重要,它既可以把心固定在一个目标上,也可以把心拉到其他地方去。

有两类性质不同的寻心所,一种是好的寻,一种是不好的寻,也就是正思惟与邪思惟。八支圣道的第二项要素“正思惟”就是这个心所。正思惟分为三种:一、出离思惟,二、无瞋思惟,三、无害思惟。出离思惟是出离恶法,出离不善法,出离欲乐。 出离思惟把心从欲乐中抽离出来,投入于善法。无瞋思惟让心从瞋恚中抽离出来,把心导向于修慈,祝愿一切众生快乐。无害思惟让心从对自他的伤害中抽离出来。

邪思惟与正思惟相反:一、欲思惟是把心投入欲乐目标。 二、瞋恚思惟是心投向自己不喜欢的目标, 陷入瞋恨。三、恼害思惟是心怀伤害,恼害众生。这三种是邪思惟。

我们要多培育正思惟, 让心远离贪染, 减少追求欲乐;尽量少生气,少发怒,不烦躁,不厌烦;尽量不伤害任何人和动物,不要让其他众生受苦。不应当放任追求欲乐的思惟,不应当放任瞋恚思惟,不应当放任恼害思惟。

在修行过程中,寻是很重要的,它能让心完全地投入目标。在禅相出现时,他应当更加善巧地运用这种心所。当他还处在专注呼吸的阶段,由于心尚未强有力,这时只需平静地觉知呼吸就行;然而,当禅相出现并稳定之后,就应把心投入或者融进禅相中。把心融进禅相就是寻心所的作用,这是入禅的技巧之一,因为在初禅中,寻心所已被强化为寻禅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