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第十一卷


释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

问曰:云何名法布施?

答曰:有人言:“常以好语,有所利益,是为法施。”

复次,有人言:“以诸佛语妙善之法,为人演说,是为法施。”

复次,有人言:“以三种法教人:一、修妒路,二、毗尼,三、阿毗昙,是为法施。”

复次,有人言:“以四种法藏教人:一、修妒路藏,二、毗尼藏,三、阿毗昙藏,四杂藏,是为法施。”

复次,有人言:“略说以二种法教人:一、声闻法,二、摩诃衍法,是为法施。”

问曰:如提婆达、呵多等,亦以三藏、四藏、声闻法、摩诃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狱,是事云何?

答曰:提婆达邪见罪多,呵多妄语罪多,非是为道清净法施,但求名利恭敬供养。恶心罪故,提婆达生入地狱,呵多死堕恶道。

复次,非但言说名为法施,常以净心、善心以教一切,是名法施。譬如财施,不以善心,不名福德;法施亦尔,不以净心善思,则非法施。

复次,说法者,能以净心善思,赞叹三宝,开罪福门,示四真谛,教化众生,令入佛道,是为真净法施。

复次,略说法有二种:一者、不恼众生,善心慈愍,是为佛道因缘;二者、观知诸法真空,是为涅槃道因缘。在大众中兴愍哀心,说此二法,不为名闻利养恭敬,是为清净佛道法施。如说阿输伽王一日作八万佛图,虽未见道,于佛法中少有信乐,日日请诸比丘入宫供养,日日次第留法师说法。有一三藏年少法师,聪明端正,次应说法,在王边坐,口有异香。王甚疑怪,谓为不端,欲以香气动王宫人,语比丘言:“口中何等?开口看之!”即为开口,了无所有;与水令漱,香气如故。王问:“大德,新有此香?旧有之耶?”比丘答言:“如此久有,非适今也。”又问:“有此久如?”以偈答曰:

“迦葉佛时,集此香法,如是久久,常若新出。”

王言:“大德,略说未解,为我广演!”答曰:“王当一心,善听我说:我昔于迦葉佛法中,作说法比丘。常在大众之中,欢喜演说迦葉世尊无量功德,诸法实相,无量法门,殷勤赞讲,教诲一切。自是以来,常有妙香从口中出,世世不绝,恒如今日。”而说此偈:

“草木诸华香,此香气超绝,能悦一切心,世世常不灭。”

于时国王愧喜交集,白比丘言:“未曾有也!说法功德,大果乃尔!”比丘言:“此名为华,未是果也。”王言:“其果云何?愿为演说!”答言:“果,略说有十,王谛听之!即为说偈:

“大名闻端正,得乐及恭敬,威光如日明,为一切所爱,

 辩才有大智,能尽一切结,苦灭得涅槃,如是名为十。”

王言:“大德,赞佛功德,云何而得如是果报?”尔时,比丘以偈答曰:

“赞佛诸功德,令一切普闻,以此果报故,而得大名誉。

 赞佛实功德,令一切欢喜,以此功德故,世世常端正。

 为人说罪福,令得安乐所,以此之功德,受乐常欢豫。

 赞佛功德力,令一切心伏,以此功德故,常获恭敬报。

 显现说法灯,照悟诸众生,以此之功德,威光如日曜。

 种种赞佛德,能悦于一切,以此功德故,常为人所爱。

 巧言赞佛德,无量无穷已,以此功德故,辩才不可尽。

 赞佛诸妙法,一切无过者,以此功德故,大智慧清净。

 赞佛功德时,令人烦恼薄,以此功德故,结尽诸垢灭。

 二种结尽故,涅槃身已毕,譬如澍大雨,火灭无余热。”

重告王言:“若有未悟,今是问时,当以智箭破汝疑军。”王白法师:“我心悦悟,无所疑也。大德福人,善能赞佛。”如是等种种因缘,说法度人,名为法施。

问曰:财施、法施,何等为胜?

答曰:如佛所言:“二施之中,法施为胜。”所以者何?财施果报,在欲界中;法施果报,或在三界,或出三界。

复次,财施有量,法施无量;财施有尽,法施无尽,譬如以薪益火,其明转多。

复次,财施之报,净少垢多;法施之报,垢少净多。

复次,若作大施,必待众力;法施出心,不待他也。

复次,财施能令四大诸根增长;法施能令无漏根、力、觉、道具足。

复次,财施之法,有佛无佛,世间常有;如法施者,唯有佛世乃当有耳!是故当知法施甚难!云何为难?乃至有相辟支佛不能说法,直行乞食,飞腾变化而以度人。

复次,从法施中能出生财施,及诸声闻、辟支佛、菩萨及佛。复次,法施能分别诸法:有漏、无漏法,色法、无色法,有为、无为法,善、不善、无记法,常法、无常法,有法、无法。一切诸法实相清净,不可破,不可坏。如是等法,略说则八万四千法藏,广说则无量。如是等种种,皆从法施分别了知。以是故,法施为胜。是二施和合,名为檀行。是二施愿求作佛,则能令人得至佛道,何况其余!

问曰:四种舍,名为檀,所谓财舍、法舍、无畏舍、烦恼舍。此中何以不说二种舍?

答曰:无畏舍与尸罗无别,故不说。有般若故,不说烦恼舍。若不说六波罗蜜,则应具说四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