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国朝汴渠,发京畿辅郡三十余县 (1) ,夫岁一浚。祥符中, 门祗候使臣谢德权领治京畿沟洫 (2) ,权借浚汴夫,自尔后三岁一浚,始令京畿民官皆兼沟洫河道(3) ,以为常职。久之,治沟洫之工渐弛,邑官徒带空名,而汴渠有二十年不浚,岁岁堙淀;异时京师沟渠之水皆入汴,旧尚书省《都堂壁记》云“疏治八渠,南入汴水”是也。自汴流堙淀,京城东水门下至雍丘、襄邑 (4) ,河底皆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余,自汴堤下瞰,民居如在深谷。熙宁中,议改疏洛水入汴。予尝因出使,按行汴渠,自京师上善门量至泗州淮口 (5) ,凡八百四十里一百三十步;地势,京师之地比泗州凡高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于京城东数里白渠中穿井至三丈,方见旧底。验量地势,用水平、望尺、干尺量之 (6) ,不能无小差。汴渠堤外,皆是出土故沟水,令相通,时为一堰节其水;候水平,其上渐浅涸,则又为一堰,相齿如阶陛。乃量堰之上下水面相高下之数,会之,乃得地势高下之实。
【译文】
本朝汴渠,原先经常征发京师周围地区三十多个县的民夫,每年疏浚一次。大中祥符年间, 门祗候使臣谢德权执掌京畿地区河渠的治理事务,暂时借调疏浚汴渠的民夫,自此以后,汴渠改为三年疏浚一次,并诏令京畿地区的州县官都兼管治理沟渠河道之事,以为经常的职责。历时既久,治理沟渠河道的工役逐渐废弛,州县官徒有兼管的空名,而汴渠已有二十年不曾疏浚,年年壅堵淤淀;以往京城沟渠的水也都流入了汴渠,旧时尚书省的《都堂壁记》所说的“疏通八条水渠,让它们都南流入汴水”,指的就是这种情况。自汴水逐渐壅堵淤淀后,从京城以东的水门直到雍丘、襄邑的水道,河床都高出堤外的平地一丈二尺多,从汴堤上往下看,民居都好像在深谷中。熙宁年间,朝廷打算改引洛水入汴渠。我曾利用出使的机会,循行勘查汴渠的情况,从京城的上善门测量到泗州的淮口,共有八百四十里一百三十步的距离;这中间的地势,京师地面比泗州高出了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在京城以东数里的白渠中打井至三丈深,才见到汴渠原先在这里的河床。测量地势,仅用水平仪、标杆和量杆测量,不能保证没有小误差。汴渠的堤坝之外,到处都是修堤时挖土留下的旧水沟,我就让人把这些水沟打通,时时隔一段就筑上一道堰以拦截沟中的水;等到这道堰中的水满平了,就在它上面已逐渐变浅或干涸的地方再筑一道堰拦截水,再使满平,这样一道一道筑上去的堰排列起来就像台阶。于是一段一段测量上下堰之间水面的高低之数,最后会集累加起来,也就得出了地势高下的实际落差数值。
【注释】
(1)京畿(jī)辅郡:指京城周围地区各州县。
(2)祗(zhī)候:职官名。宋代祗候分置于东、西上 门,与 门宣赞舍人并称 职,祗候分佐舍人。谢德权(953—1010):字士衡,福州(今属福建)人。初仕南唐,入宋仕至西染院使。
(3)民官:指各州县长官。别本或从下文作“邑官”。
(4)雍丘、襄邑:今河南杞县、睢县。
(5)淮口:汴水入淮河的河口,在今江苏泗洪东南。
(6)望尺、干尺:即测高的标杆和测距的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