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乐律--朽木为琴


【原文】 琴虽用桐,然须多年,木性都尽,声始发越。予曾见唐初路氏琴,木皆枯朽,殆不胜指,而其声愈清。又常见越人陶道真畜一张越琴,传云古冢中败棺杉木也,声极劲挺。吴僧智和有一琴,瑟瑟徽碧 (1) ,纹石为轸 (2) ,制度、音韵皆臻妙;腹有李阳冰篆数十字 (3) ,其略云:南溟岛上得一木,名“伽陀罗”,纹如银屑,其坚如石,命工斫为此琴。篆文甚古劲。琴材欲轻、松、脆、滑,谓之“四善”;木坚如石,可以制琴,亦所未谕也。《投荒录》云 (4) :“琼管多乌 、呿陀 (5) ,皆奇木。”疑“伽陀罗”即“呿陀”也。

【注释】

(1)瑟瑟徽碧:指黑绿色。瑟瑟,形容深绿色。徽,疑当作“黴”,即“霉”字,指霉变后发黑的颜色。

(2)纹石为轸(zhěn):用有花纹的石料作弦柱。轸,琴瑟腹下能够转动以调弦的短柱。

(3)李阳冰(nínɡ):字少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代文字学家、著名书法家。官至匠作监,尤工篆书。冰,“凝”的古字。

(4) 《投荒录》:宋初以前的著作,撰人未详。多记岭南风物。

(5)琼管:行政区划名,即琼州。宋代称“琼管”,设琼管安抚都监,治今海南海口。

【译文】

琴虽然用桐木制作,但必须是生长多年的桐木,到它的木材质性差不多都失去了,用以制作的琴的音声才能激扬清越。我曾见过唐朝初年的路氏琴,木质都枯朽了,看上去几乎都承受不了手指的弹拨,然而其音声更加清亮。又曾见到越人陶道真所收藏的一张越琴,相传是用古墓中出土的破烂棺材的杉木制作的,音声极为有力而挺拔。吴地僧人智和有一张琴,瑟瑟呈霉绿色,用花纹石作弦柱,制作样式和音声韵律都达到美妙的程度;其腹部有李阳冰篆书的数十字,大略是说:从南海的一座岛上得到一种木材,名叫“伽陀罗”,其纹理如同银子的碎屑,而坚硬得像石头,遂命工匠斫削加工为这张琴。篆文的书法甚为古朴而强劲。制琴的材质,通常是希望它质量轻、质地疏松、材性脆而不绵软、纹理光滑,这叫作“四善”;李阳冰所说则木质硬如石头,这样的材料也可以制琴,是让人有点闹不明白的。《投荒录》说:“琼州之地多有乌 木、呿陀木,都是珍奇的树木。”我怀疑“伽陀罗木”即是“呿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