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海内南经》按照从东到西的顺序,记述了从海内的东南角到西南角的山川、国家、植被、动物和相关的神话传说。记载的范围涵盖了从今天的浙江到福建、广东乃至于今天西北地区的广袤领土。
《海内南经》的很多记载,比如关于瓯、闽、番禺的记载,都可与这些地区现有的称呼互相印证,这充分表明早在先秦时代,中华文明已经在闽越、岭南一带生根发芽。关于夏后启之臣孟涂在巴地受理诉讼的记载,可能与远古的巴文明和三星堆文化有某种内在联系。
《海内南经》还记载了诸如狌狌、犀牛这样的物产,尽管是否就是现在同名的物种尚未可知,却表明西北地区的气候可能曾经十分潮湿温暖。《海内南经》还记载了巴蛇食象的传说,这应该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一说法的来源。
总体说来,《海内南经》的记载在诸经当中仍属相对写实的。
【译文】 海内东南角以西的国家、山川、物产如下所述。瓯在海中。闽也在海中,闽的西北有座山。也有说法认为闽中山在海中央。三天子鄣山在闽的西边,海的北方。另一种说法认为三天子鄣山也在海里。由八棵巨大的桂树组成的树林在番隅的东面。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都在郁水的南边。郁水发源于湘陵的南山。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伯虑国应该叫相虑国。
【注释】 [6] 兕(sì):犀牛。 [7] 苍梧之山:疑即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南。 [8] 丹朱:帝尧之子。 [9] 氾林:地名。 [10] 狌狌(xīnɡ):即猩猩。
【译文】 枭阳国在北朐国的西面。那里的人长着人的面孔,嘴唇很长,皮肤的颜色是黑色,浑身有长毛,脚跟在前脚尖在后,一看见人就笑,左手拿着一根竹筒。兕在帝舜墓地的东面,在湘水的南边。兕的形状和一般的牛差不多,通体青黑色,长着一只角。苍梧山,帝舜葬在这座山的南面,而帝尧的儿子帝丹朱葬在这座山的北面。氾林方圆有三百里,在猩猩聚居的东面。猩猩能知道人的姓名,它的体形近似于猪,却有着人一样的面孔,生活在帝舜墓地的西面。
【注释】 [11] 讼(sònɡ):打官司。 [12] 丹山:今在湖北秭归附近。 [13] 窫窳(yàyǔ):本是蛇身人面的神,被贰负臣所杀,其事见于《海内西经》。 [14] 貙(chū):兽名。 [15] 引:拉,牵。 [16] 罗:捕鸟用的网。 [17] 栾:即栾华,传说中的一种树木,有黄色的树根,红色的树枝,青色的树叶。 [18] 蓲(ōu):木名,即刺榆。
【译文】 猩猩的西北面有犀牛,它的形状像牛,只不过全身是黑色的。夏朝国王启的臣子有一个叫孟涂的,是主管巴地的神。巴地的人到孟涂那里去诉讼,孟涂看到告状人中谁的衣服沾有血迹,就把他拘禁起来。据说这样就不出现冤案,算是有好生之德。孟涂所居住的山在丹山的西面。窫窳住在弱水中,位置在猩猩的西面,它的样子像貙,长着龙头,吃人。有一种树,形状像牛,一拉它就有皮掉下来,树皮像帽子上的缨带,又像黄色的蛇皮。它的叶子像罗网,果实像栾树的果子,树干像刺榆,名字叫建木。建木生长在窫窳所在之地往西的弱水岸上。
【注释】 [19] 氐(dī)人国:传说中的古国名。我国古代有氐族,居住在西北一带。 [20] 旄(máo)马:鬃马。
【译文】 氐人国在建木的西面,那里的人有着人的面孔,鱼的身子,没有脚。巴蛇能吞下大象,吞吃三年后才吐出象骨,有才德的人吃了巴蛇就不会心痛和肚子痛。这种蛇的颜色是青色、黄色、红色、黑色混合在一起的。另一种说法是巴蛇有黑色身体和青色脑袋,在犀牛所在地的西面。旄马,形状像马,只不过四条腿的关节上都有长毛。旄马在巴蛇所在地的西北面,高山的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