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兵法》15章 不陈


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外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若舜修典刑,咎繇作士师,人不干令,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若禹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谓善陈者不战。若齐桓南服强楚,北服山戎,可谓善战者不败。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译文】 古代善于治理国家懂得治国规律的君主是不依赖军队这种国家机器的,具有军事才能善于用兵的将帅也不以战争,摆开交战的阵势为最终目标,善于布阵的将帅根本不用向对方发起攻击就能获胜,不以兵戎相见为乐事,善于指挥战斗的人则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善于总结失败教训的将帅则不会被敌方所消灭。英明的君主治理天下,主要是让老百姓生活安定,勤于工作,人们安居乐业,不发生任何不愉快的纠纷,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善理者不师也”的意思。上古时代,舜修刑典,还让大臣皋陶作了掌理刑法的官员,可是老百姓无人冒犯法令,因此也就不用对任何人施加刑法,这就是“善师者不陈”的意思。

大禹征伐的苗族,只派舜手持舞蹈用的干盾、羽扇就征服了有苗族人,这就是“善陈者不战”的意思。齐桓公在南讨楚国,北伐山戎的过程中,英勇善战,所向无敌,这就是“善战者不败”的意思。楚昭王时楚国受到吴国的侵犯,楚昭王立刻逃到秦国求救,后事又返回了秦国,这就是“善败者不亡”的意思。

【解析】 本篇文章提出了领兵作战的最高指挥艺术:“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这和我国历代军事名家追求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是人们刻意追求的治国领兵的尽善尽美境界。历史上能做到这一境界的政治家、军事家是很少的,诸葛亮作为论据列举的尧、舜、禹、齐、楚的事例,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圣贤之人所创造的,实在并非一般帝王将相所能做到。

【拓例】 诸葛亮运筹退敌

建兴元年八月,司马懿出兵五路攻打西川:

第一路,派使臣收买鲜卑国王,让其出十万羌兵攻西平关;第二路,派使臣封官赏赐南蛮王孟获,让其出兵十万从南面攻打益州、永昌等四郡;第三路,派使臣修好东吴,许给割地,让孙权出兵十万,攻峡口,取涪城;第四路,命降将孟达出动上庸兵十万,攻汉中;第五路,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带兵十万攻阳平关,取西川。五路大军,总共五十万,五路并进,让诸葛亮首尾不能相救,无法抵挡。

有人报告后主:魏军五路大军来取西川,报告丞相,不知什么原因,丞相几天不出来料理事务。后主急忙派人去宣召诸葛亮入朝,却回说丞相染病不能出来。

第二天,众官在相府前等了一整天,仍不见出来。杜琼入奏,请后主圣驾亲自前去。后主车驾到相府门前,看见诸葛亮一个人,拄着竹杖在池边看鱼。

后主在诸葛亮身后站了很久,才慢慢说:“丞相好了吗?”

后主问魏兵来犯之事。诸葛亮大笑,扶后主到内室坐下,奏道:“五路兵到,臣怎么会不知道!我不是看鱼,是在想事。现在四路兵已被我退了,只有孙权一路,我也有了退兵的办法。只不过还没找到合适的使臣,所以在考虑。陛下有什么可忧虑的?”

后主又惊又喜。接者,诸葛亮又说:“先帝把陛下托付给我,我哪敢有丝毫怠慢。只不过兵法贵在使人不测,怎能泄漏给别人呢?马超被羌人认为是神威天将,我已派人去让他坚守西平关,埋伏了四路奇兵,这一路不必担忧了。我命魏延带一军南下,布好疑兵计,蛮兵多疑,必定不敢进,这一路也不用忧虑了。李严和孟达有生死之交,我回成都时,已写了一封书信,作为李严的亲笔信派人送给孟达,孟达必然推病不出,这一路也不用忧虑了。阳平关地势险峻,我命赵云坚守不出,曹真没办法攻破,不久也会退兵,第四路也不必担忧。我还密调关兴、张苞领三万兵,驻扎在紧要之处,作为各路救应,以保万全。我调动这些人马,都不经过成都,所以无人知觉。曹丕有过侵犯东吴的事,孙权必定不会轻易出兵,只有四路获胜,他才会出兵。现在需要派一位善辩的人出使东吴,陈说利害,先退东吴。我还未找到合适的人,所以还在思考。何必劳动圣驾亲临呢?”

随后,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与东吴和好。五路大军不战自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