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书经》说:“戏辱君子,就无法得到他的真心,蔑视小人,也无法使他们竭尽全力为自己服务”。
所以,将帅领兵的要诀是:
广泛笼络部下的人心,严格有关赏罚的规章和纪律,要具备文、武两方面的能力,刚柔并济,精通礼、乐、诗、书,使自己在修身方面达到仁义、智勇的内涵;
领兵作战时,命令士兵休息就应让士兵象游鱼潜水一样不出声响,命令士兵出击时就应让士兵象奔跑中的獭一样突跃飞奔,又快又猛,打乱敌人的阵营,切断敌人的联系,削弱敌人的势力,挥动旌旗以显示自己的威力并且让士兵服从指挥,听从调动,撤兵时部队应象大山移动一样稳重,整齐,进兵时则要疾如风雨,彻底地摧毁败军败将,与敌交手则拿出虎一样的猛势;
对待敌人,还要采取一些计谋:面对紧急情况应该想办法从容不迫,用小恩小惠诱敌进入设置好的圈套之中,想尽办法打乱敌军稳固整齐的阵势,然后乱中取胜,对小心谨慎的敌军要用计使他盲目骄傲起来,上下不一,用离间术打乱敌军的内部团结,对异常强大的敌人想方设法地削弱他的力量,要使处境危险的敌人感到安宁以麻痹敌人,让忧惧的敌人感到喜悦,使敌人疏忽起来;
对投到我军的战俘要以怀柔的政策来对待,要使部下的冤屈有地方伸诉,扶持弱者,抑制气势凌人的部下,对有智谋的部下要尽全力亲近他,用他做参谋,对巧言令色的小人要坚决打击,获得了战利品要首先分给部下;
另外,还要注意这样几点:
如果敌人势弱,就不必用全力去攻击他,也不能因为自己军队力量强大就忽视了敌人,更不能以自己能力高强就骄傲自大,不能因为自己受宠就到部下那里作威作福;
对于整个战事的进行,要先制定详实的计划,要有万全的把握才能领兵出征,不独自享受战场上缴获的财物、布帛,俘虏的男女人等也不自己独自役使。身为将帅作到了这些要求,严格号令,将士一定会积极作战,在战斗中效命疆场。
【解析】 本篇文章论述了“待人心”和“尽人力”问题,这就抓住了治军用兵的根本。文章用“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非常鲜明突出地说明“得人心”的重要。得人心,这可以说是尽人皆知的道理,但并非人人能做到。如何做到?诸葛亮提出了“严赏罚、总文武、操刚柔、说礼乐、先仁义”等五项,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是达到“得人心”的根本办法。
接着,作者一气陈述了二十五种进退之术、克敌致胜的办法,也就是“尽人力”去取得胜利的具体战术。这二十五种战术,既讲了进退之战法,又讲了瓦解敌人,团结盟友的策略,讲得十分细致,十分精妙,任何一员将领都应牢记在心。接着,作者又列举了六条禁忌,进一步从反面补充丰富了论述。正如作者最后归结的,为将之人,如有做到作用所说的各项,自然能对军队号令自如,部下人人乐于效命,何愁不能取胜呢!从这一篇论述,可以看出,诸葛亮对战略战术深有研究。确有独到之处。
【拓例】 约法三章得民心
公元前207年8月,汉高祖刘邦率兵进军武关,在谋士张良和武将周勃的配合下,采取以假乱真,声东袭西的方法,很快突破秦军主力消灭了守关的秦兵,杀死了主将。接着部队乘胜进军,不久攻占了都城咸阳。
正在刘邦率兵进城途中,远远看见前面走来一支好像送殡的队列,走近一看,原来是秦王子婴带着他的大臣前来投降,子婴手捧王冠,脖子上套着二尺白绫,表示投降后准备自荆刘邦和他的将士们看到这个可卑的秦王,痛恨已极。
刘邦进了城都,来到阿房宫,看见宫内雄伟壮丽,富丽堂皇,高兴得直拍手,他一边拍手一边说:“这回我可要住进去,好好享受享受了。”大将樊哙劝他赶快离开这里,他很不高兴,不理睬樊哙。樊哙见刘邦不听自己的劝告,悻悻退出,去找谋士张良再去劝说。张良这人足智多谋,能讲善道,他辅佐刘邦定天下,运筹帷幄,哪一次都是言听计从。
张良见了刘邦,说道:“秦王无道,天下大乱,是这些穷奢极欲的东西使秦亡,您是为百姓打天下的,不是到这里贪图享乐的,如果您也是这样,那您和秦王还有什么不同?”张良的这番话,使刘邦有了回心转意之念,可还是不太情愿地慢慢吞吞地下了龙床。
为了得取民心,刘邦马上召集了各县的父老,豪绅,向他们宣布说:“你们长期以来受尽秦朝暴政的残害,如稍有指责就遭灭族之灾,秦朝的这些法规都是压榨老百姓的。从今天起我约法三章:第一,杀人的偿命。第二,打伤人的要办罪。第三,偷盗抢劫的要惩罚。除这三条外,其他法律、禁令一律废除。”各县的父老豪绅听了,高兴得不得了。当地百姓纷纷拿出自己家的酒、肉款待刘邦和义军。从此刘邦的威望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