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六种所缘的任何一种直接呈现于意门,而不是发生在五门心路之后的心路,称为“独立意门心路”。
五门心路识知相应的五所缘:眼门心路识知颜色所缘,耳门心路识知声音所缘,鼻门心路识知气味所缘,舌门心路识知味道所缘,身门心路识知触所缘。与意门心路相对应的是法所缘。然而,意门心路除了能认知法所缘之外,还能识知一切所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说眼睛只能“看”颜色,其实是眼门心路在执行看颜色的作用。心能不能知道颜色呢?可以!现在大家在心中想红色可以吗?可以!心也可以识知声音,比如大家回想起以前曾经听过的音乐。因此,意门心路可以识知任何对象,包括存在的和不存在的。即使事实上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内心也可以想像、虚构出来。
五门分别通过看、听、嗅、尝、触来识知所缘,那么,独立意门心路是怎样识知所缘的呢?根据阿毗达摩的义注和复注,有以下几个来源:
第一、体验过的(di??haü)。曾经看过、听过、闻过、尝过、触过的对象。只要通过五门清晰地体验过某种目标,哪怕只有一次,即使过了一百年,这个目标在因缘条件具足的情况下,也可能令有分波动。因为受到过去经验滋养过的心是非常容易受到它们影响的。无论遇到五所缘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触发一连串的心流,从而识知上千个过去曾体验过的目标,这就是记忆、回忆的原因。因此,只要我们过去曾经体验过,而且是清晰所缘,意门心路就有能力把当时的经验提取过来。当然,这只是提取过去的经验,并非让心回到过去,毕竟这些经验都是过去所缘。
第二、听说的(sutaü)。没有真正见过,只是通过听说而知道。例如从报纸上看到某地发生战争,虽然你不曾亲身经历过战争,也不曾到过该地,但还是可以想像出战争的恐怖。
第三、两者(ubhayasambandhaü)。听到一件曾经体验过的事情。例如你的朋友说今晚要请你去吃川菜,因为以前曾经吃过川菜,所以立刻能想像出川菜的味道与特色。
第四、信仰(saddhà)。信心可以引发许多意门心路。一个人坚信某样事情时,就会经常想着这个目标。例如信教人士相信有神、有菩萨,于是他们会想像出神的威力、菩萨的样子、菩萨的功能,想像菩萨如何保佑众生,甚至会编造出很多宗教经典和传说。有个很有趣的现象,许多华人会把某些现象解释为佛菩萨的作用,例如睡觉梦到某间寺院、梦见某某大师,于是相信是菩萨在指点他们;打坐见到光、见到菩萨,认为佛菩萨在显灵。缅甸人不相信菩萨,会认为这些是鬼神现象。而学过教理的人则认为这些只是心理现象而已。
第五、喜欢(ruci)。由于喜欢某个人、某样东西或某件事情,心通常会主动地倾向于这类所缘,使之成为意门心路的目标。
第六、推理(àkàraparivitakka)。推理是根据已知的而推论未知的,或者根据已经发生的来推测将会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便知道快要下雨了,这是推理。数学的运算、哲学的逻辑、刑侦的破案等,都属于推理的范畴。
第七、所接受的观念(di??hinijjhànakhanti)。一个人所接受的理论、观念、看法,它会影响他的思维模式,使他倾向于用这类理论、观念来看待事物和解释问题。例如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看待同一样事情就有很大的出入。
第八、业力(kammabala)。由于业将要成熟而成为意门的目标。尤其是人在临终时,过去所造的业会以业、业相或趣相的形式呈现在他的六门之一,他的心就能缘取过去所造之业,作为意门识知的目标。
第九、神通力(iddhibala)。神通心可以识知别人的心,也可以变现出一些对象成为他人识知的目标。
第十、界的动摇(dhàtukkhobha)。四界动摇在我们体内是经常发生的。例如有些人生病的时候看到一些幻象,做梦时感觉沉重、轻盈,梦见山崩、大水、大火等等,这些是由于四界动摇而出现的心理幻象。
在此也顺便谈一谈梦,因为很多人对梦的现象既感兴趣,又感到困惑。根据上座部佛教,梦并不属于五门心路,而是微弱的意门心路。因此梦中的情景通常缺乏理性和逻辑,多数只是一些零碎的记忆片段。
做梦有四种原因:
1.界的动摇(dhàtukkhobhato),即四界动摇。由于胆汁等的动摇而梦到山崩、地裂、在空中飞翔、被猛兽盗贼追杀等。
2.先前经验(anubh?tapubbato),即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白天或者以前曾经历过的事情,在梦中以没有逻辑的记忆片段呈现出来。
3.天神影响(devatopasaühàrato),即非人报梦。天人为了告知有利的或不利的事情,通过他们的能力来影响人的梦境。例如梦见去世的先人或非人等。
4.前兆(pubbanimittato),即预兆未来的梦。未来将会发生的或好或不好的事情,能以美梦、恶梦或某种征兆的形式呈现。
在这四种梦当中,第一、第二种梦是不真实的;第三种梦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真的;第四种梦通常是真实的。但绝大部分的梦是杂乱无章的,由前两种原因引起。
第十一、天神影响(devatopasaühàra)。天神有时候能影响一个人的梦境,有时候也能在人清醒的时候影响。所谓的“非人附体”就属于这一类。当然,只有福报差的人才会被非人控制,福报大的人多数不会发生。
第十二、随觉(anubodha)。通过听闻正法等而对四圣谛——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培养的世间智。只有圣者才能如实知见四圣谛,但是凡夫也能部分地了知四圣谛。例如:因为明白苦圣谛而不生起有身见,因明白集圣谛而不生起断灭见,因明白灭圣谛而不生起常见,因明白道圣谛而不生起无作用见。因为明白苦圣谛而不会认为世间是永恒、快乐、自我的,因明白集圣谛而不会相信世界是由上帝、神佛等所创造的,因明白灭圣谛而不会把落入有分、定境等当成涅槃,因明白道圣谛而不会相信纵欲、苦行、祭祀、持咒等能导向解脱。这些都是随觉智。
第十三、证悟(pa?ivedha),又作通达,即证悟四圣谛。圣者并非通过五门心路证悟涅槃,而是通过意门心路证悟涅槃。不能通过看书、听闻、信仰、推理、想像等证悟涅槃,只有通过道果心路才能证悟涅槃。(Pd.137)
这些是独立意门心路识知所缘的原因。不断受到这些因缘刺激的心流,时时刻刻都在寻找机会从有分当中出起,以清楚地识知目标。因此,有分心里的作意心所不断地令有分波动,以及不断地把心转向于由于因缘已经具足而呈现的目标。虽然有分心有自已的目标,但它还是倾向于缘取其他的对象。由于有分心不断地蠢蠢欲动,当某一目标基于某种因缘而足够明显时,它就能把心流从有分中拉出来,从而成为意门心路识知的所缘。
简单地作个总结,独立意门心路根据所缘可以分为六种:1.根据以前直接体验过的;2.根据以前的直接体验再加以推测的;3.根据听来的;4.根据听来再加以推测的;5.根据所识知的;6.根据所识知再加以推测的。其中,根据所识知的包括相信、观念、随觉及证悟等;根据所识知再加以推测的,包括通过归纳、推理得来的结论。这些都可以成为独立意门心路所认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