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第 16 讲、微小速行心路


五、意门心路生起之因

没有因缘,心不会生起。作为意门心路的速行心,必须同时具备四种缘才能生起:

一、依处(hadaya vatthu)——心所依处。

二、所缘(àramma?a)——心识知的对象。

三、意触(manosamphassa)——又分为三种:

1、有分意触:有分心称为意门,一切意门心路都是从有分心中出起的,因此有分意触(有分心)是意门心路生起的必要条件。

2、前生意触:刚刚灭去的心是后面生起之心的缘。只有前生心的灭去,才能提供后生心的生起。在“二十四缘”中,前生意触以无间缘、等无间缘、离去缘、无有缘等缘支助后生心。

3、俱生意触。任何名法不会单独生起,必定伴随着一定数量的相应名法一起生起,所以心与相应心所称为“俱生”,即一起生起的意思。与心同生同灭的相应心所称为“俱生意触”。

四、作意(manasikàra)——令心导向所缘。

既然心必须依赖诸多因缘才能生起,能不能说心是“我”、心是主宰者呢?不能!如果认为心是我,它必须是独立的、自主的,但是心必须具足诸多因缘才能生起,所以说心无我。大家也许会感到困惑,应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我们用欲界意门心路来解释这种关系:对 于意门转向心,欲界心的生起都必须依靠依处,意门转向心的依处是心所依处。同时,还要有所缘作为识知的对象,意门转向心才会生起。另外,因为前面有分心的灭去,才会有意门转向心的生起。

当意门转向心灭去之后,生起第一个速行心。因为有了有分心作为意门,速行心才能生起。同时,有了意门转向心的灭去,才会有速行心的生起。另外,速行心由若干个心所和心组合而成,不仅有心,还有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等心所;此外,还要有作意,心才能成功地投向对象。

第一个速行心灭去之后,第二、第三……速行心接连生起。由于前生心的灭去,才有后生心的生起,这称为“前生意触为缘”。

在五蕴世间里,无论是有分心,还是意门转向心或者速行心,都必须依靠心所依处生起,心所依处是心脏里的血,这是心生起的物质基础。同时,任何一个心都不能单独生起,它必定伴随着若干相应心所,而相应心所也必须和心一起生起,这称为“俱生”,即同时生起,也同时灭去。一切心必定有识知的对象。各种因缘具足了,才会有心的生起。当心路灭去之后,又落入有分流。当然,有分心也有其识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