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第 25 讲 离心路


二、死生的过程

我们生命的开端是如何呢?佛教认为,这一期生命的开始并不是最早的开端,在此生之前,是前一世的死亡。正如昨天黑夜的结束带来了今天的破晓, 如是日复一日。同样地,前一世的死亡随即是今生生命的开始,因果关系把死和生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提到生与死, 世间绝大多数人都贪爱生命,只希望看到生命灿烂、可爱的一面; 大多数人都忌讳死, 对死亡心怀恐惧,甚至对此话题避而不谈。 宗教所关心的却是生命的课题,都在探索和企图解决生死的问题。对于生存和死亡,各种宗教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到底死和生之间是怎么运作的?它们的过程如何?现在, 我们依照“阿毗达摩”来分析死生之间的过程(cutipa?isandhikkama)。

佛陀的教法也是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生命。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所关注的也是生命, 关注生命的提升以及生命的解脱。 生命是因果循环的过程,有生必有死。只要还没有断尽烦恼,就还要继续生死轮回。佛弟子应该关注的是生死大事,而不是生活琐事。 可惜很多佛教徒关心的是生活的琐事,都是衣食生计的事情,而不是生死大事。 大多数人都讲究生活质量,关心如何提升生活质量、如何享受生活,但是却忌讳或无视此不可避免的生死大事。对于生死大事,我们到底了解多少呢?

当我们了解死亡和再生之间的关系,看清死亡的真相后, 将会发现死亡其实并不可怕。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而且应该学会坦然面对的,它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好好把握这个生命至关重要的环节, 不仅能够善待我们今生生命的终点,甚至还能改变未来世。

一般来说, 死亡是指一期生命命根的断绝。 死亡,只要有生命就必然要面对。有一句话说: “在这世界上,最确定的是每个人都会死,最不确定的是每个人将在何时死、 何处死以及如何死。 ”

目前医学界对死亡的定义不尽相同, 有的医学权威以心脏停止跳动为死亡,有些则以脑死亡作为死亡的判定标准。但是,佛教对死亡却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只要死心一灭去,即宣告一个生命的结束。从色法和名法的关系来说,死心灭去的同时, 作为业生色法的命根色也同时断绝。因此, 在一期生命里,业生色法和名法是同时灭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