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无明(avijjà )
什么是无明?《清净之道》解释说:
“以不适当的身恶行等名为不该有、 不该得的意思。有那不该有的为‘无明’。”在这里把 vijjà 解释为存在、有;a是不应该。不适当的身语意恶行是不应该有、不应该得的,因为存在那些不应该有的,所以称为无明。这是从辞源学来解释的。
“与此相反,身善行等名为该有,没有那该有的为‘无明’。”
“不明白诸蕴为聚集义、诸处为范围义、诸界为空义、诸根为主宰义、诸谛为如实义故为‘无明’。”
vijjà 在这里是明白、 知道、了解的意思,加上表否定的前缀 a,即不明白。因为不明白、不知道五取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圣谛的真义,所以称为无明。
“不明白以逼迫而说为苦等四种义故为‘无明’。 ”即不明白以逼迫义为苦,以生起义为集,以寂静义为灭,以导向义为道。不明白、不知道四圣谛的这四种义,称为无明。
“令有情驱驰(javà peti)于没有边际(antavirahite)的轮回的一切胎、趣、有、识住、有情居,故为‘无明’。 ”这里采用 anta (边际) 的 ? a? , 加上 virahite (没有) 的 ? vi? 和 javà peti(驱驰)的 ? ja? 的语法组合来解释“无明”。因为无明,一切众生奔走、流转、驱驰于无始的轮回当中, 包括一切胎——卵生、 胎生、湿生、化生,趣——地狱趣、畜生趣、鬼趣、人趣、天趣,有——欲有、色有、无色有,识住——七识住,有情居——九有情居。
“奔走于胜义上并不存在的女人、男人等,而不奔走于存在的诸蕴等,故为‘无明’。” 一般人都只是看到这个是女人,这个是男人,这是黄金,这是钞票,这是我喜欢的人,这是我讨厌的人等等,而不是看到一堆五蕴、一堆时节生色等,所以奔走于胜义谛上并不存在的概念法,受概念所困,看不到究竟法,看不到胜义存在的色、受、想、行、识,所以是无明。
“又遮盖住眼识等的依处、所缘、缘起、缘生等诸法,故为‘无明’。” 由于无明的遮蔽,不能知道眼识的依处是眼净色;眼识的所缘是颜色;缘于眼净色、 颜色而有眼识,三事和合而生触;缘触生受等缘生法的生起等等。(Vm.587)
相、味、现起、近因
无明的特相是无知;作用是蒙昧;现起为遮蔽;近因是漏,即烦恼。(Vm.588)
什么是无明?
在《相应部·因缘相应·分别经》(Vibha? ga sutta)中,佛陀这样定义“无明” :
? Katamà ca, bhikkhave, avijjà ? Yaü kho, bhikkhave, dukkhe a¤ ¤ à ? aü , dukkhasamudaye a¤ ¤ à ? aü , dukkhanirodhe a¤ ¤ à ? aü , dukkhanirodhagà miniyà pa?ipadà ya a¤ ¤ à ? aü . Ayaüvuccati, bhikkhave, avijjà . ?
“诸比库,什么是无明?诸比库,对苦的无知,对苦集的无知,对苦灭的无知,对趣向苦灭之道的无知。诸比库,这称为无明。”(S.2.2)
佛陀在这里把“明”解释为智(¤à ? a),无明即无知、没有智慧(a¤ ¤ à ? aü ),没有对四圣谛的智慧。
一、对苦的无知
不能遍知苦,对苦圣谛愚昧无知。佛陀说: “生是苦,老是苦, 病是苦, 死是苦, 怨憎会是苦, 爱离别是苦, 所求不得也是苦,总言之,五取蕴即苦。” 只要有被执取的五蕴、名色法,就称为苦圣谛。所以,不了解五取蕴, 不了解人生的真相,不了解生命的本质,即是对苦圣谛的无知。
二、对苦集的无知
“集”是指生起之因, “苦集”(dukkhasamudaya)即导致苦产生与存在的原因。因为有苦(生命) 必定有因, 苦之因即是渴爱。
三、对苦灭的无知
“苦灭”是苦的完全灭尽,即涅槃。唯有圣者才能真正了知苦之灭,还没有证悟涅槃就不可能真正了知苦之灭。
四、对趣向苦灭之道的无知
正如只懂得诊断病人有病,却不能治疗疾病的医生,不是一名良医。佛陀并不只是宣说生命之苦,还揭示其原因,更 重 要的是 指出 解脱 的 方法 , 导向苦完全灭尽的方法(dukkhanirodhagà min? pa?ipadà )。只要依照佛陀的教导去实践,最终也能达到灭苦。只有亲自走过这条道路,清楚地知道如何修行能够证悟涅槃, 才拥有对趣向苦灭之道圣谛的智慧。
不过,《法集[论]》又在对四圣谛无知的基础上提到对八事的无知:
? Tattha katamo avijjà savo? Dukkhe a¤ ¤ à ? aü , dukkhasamudaye a¤ ¤ à ? aü , dukkhanirodhe a¤ ¤ à ? aü , dukkhanirodhagà miniyà pa?ipadà ya a¤ ¤ à ? aü , pubbante a¤ ¤ à ? aü , aparante a¤ ¤ à ? aü , pubbantà parante a¤ ¤ à ? aü , idappaccayatà pa?iccasamuppannesu dhammesu a¤ ¤ à ? aü . ?
“其中,什么是无明漏?对苦的无知,对苦集的无知,对苦灭的无知,对趣向苦灭之道的无知;对前际的无知,对后际的无知,对前后际的无知;对此缘性、诸缘生法的无知。”.1106)
五、对前际的无知:不知道自己过去的五蕴(过去生)。
六、对后际的无知:不知道未来世的五蕴。
七、对前后际的无知:对过去世和今生、今生和未来世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无知。
八、对此缘性、诸缘生法的无知:对包括业与果报在内的缘起法则的无知。
虽然《法集[论]》把“对前际的无知”等四事也算为无明,但是,后面此四事为入流道所断除,所以它们主要还是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因果关系的疑。 唯有阿拉汉圣者才能完全地彻知四圣谛,无馀地断除无明。
第二,行(sa? khà ra)
什么是行?《清净之道》解释说:
“有为、行作故为‘行’。” (sa? khatamabhisa? kharont?'ti sa? khà rà ) 行,意为造作。 能够带来再生的行作,称为“行”。
“福、非福、不动行三种,及身、语、心行三种,这六种为‘无明缘行’之行,它们所有都只是世间善、不善之思而已。”这里讲到“无明缘行”的“行”有六种行,它们都只是指世间心中的善或不善之思。(Vm.587)
相、味、现起、近因
行的特相是行作;作用是努力;现起是思;近因是无明,因为无明,才有行的生起。
什么是行?
《相应部·因缘相应·分别经》中,佛陀这样定义 “行” :
? Katame ca, bhikkhave, sa? khà rà ? Tayome, bhikkhave, sa? khà rà - kàyasa? khà ro, vac?sa? khà ro, cittasa? khà ro. Imevuccanti, bhikkhave, sa? khà rà .?
“诸比库!什么是行?诸比库,有这三种行:身行、语行、心行。诸比库,这称为行。”(S.2.2)
在《分别[论]·经分别》中进一步说:
? Tattha katame avijjà paccayà sa? khà rà ? Pu¤ ¤ à bhisa? khà ro, apu¤ ¤ à bhisa? khà ro, à ne¤ jà bhisa? khà ro, kàyasa? khà ro, vac?sa? khà ro, cittasa? khà ro.
Tattha katamo pu¤ ¤ à bhisa? khà ro? Kusalà cetanàkà màvacarà r? pàvacarà dà namayà s?lamayà bhàvanà mayà -ayaü vuccati `pu¤ ¤ à bhisa? khà ro'.
Tattha katamo apu¤ ¤ à bhisa? khà ro? Akusalà cetanàkà màvacarà - ayaü vuccati `apu¤ ¤ à bhisa? khà ro'.
Tattha katamo à ne¤ jà bhisa? khà ro? Kusalà cetanàar? pàvacarà - ayaü vuccati `à ne¤ jà bhisa? khà ro'.
Tattha katamo kàyasa? khà ro? Kàyasa¤ cetanà kàyasa? khà ro, vac?sa¤ cetanà vac?sa? khà ro, manosa¤ cetanàcittasa? khà ro.
Ime vuccanti `avijjà paccayà sa? khà rà '.?
“其中,什么是‘无明缘行’呢?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身行、语行、心行。
其中,什么是福行呢?施所成、戒所成、修所成的欲界、色界善思,这称为福行。
其中,什么是非福行呢?欲界的不善思,这称为非福行。
其中,什么是不动行呢?无色界善思,这称为不动行。
其中,什么是身行呢?身故思为身行,语故思为语行,意故思为心行。
这些称为‘无明缘行’。” (Vbh.226)
共有六种行,依本质分为:福行、非福行和不动行;依表现之门分为:身行、语行和心行。
1.福行(pu¤ ¤ à bhisa? khà ra): 八大善心之思;五色界善心之思。
善业是由负责造业的思心所完成的。欲界八大善心里都有思心所,这些思都称为福行。“福”(pu¤ ¤ a)是福德、功德的意思。或者说这些行为能带来福德果报,所以称为福行。《分别[论]》 中说布施、持戒等的欲界善思为福行,通过禅修而尚未达到禅那的阶段,生起的还是欲界善心。 这些都是福行。
五种色界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第五禅——善心中的思心所也是福行。
福行包括欲界善业(kà màvacara kusala kamma)和色界善业(r? pàvacara kusala kamma)。可以通过布施、持戒、禅修、恭敬、服务、随喜功德、回向功德、听闻佛法、弘扬佛法和正直己见来积累,也可以通过修习禅那而入色界定来积累,这些善业都是福行,
2.非福行(apu¤ ¤ à bhisa? khà ra):十二不善心之思。
十二不善心即:八种贪根心、两种瞋根心和两种痴根心。造作不善业时生起的不善心中的思称为非福行, 它们只会带来不善的、苦的果报。
3.不动行(à ne¤ jà bhisa? khà ra):四无色界善心之思。
无色界定心中的思称为无色界善业,四无色界善心里的思称为不动行。
4.身行(kà yasa? khà ra):八大善心之思;十二不善心之思。
身行又作身业。身行并不包括五色界善心和四无色界善心的思, 因为在依成熟之地而分类的四种业当中,色界善业和无色界善业纯粹只是意门,而欲界善业和不善业则通过身门、语门或意门来造作,所以,身行所造作的都属于欲界业,通过八大善心造作善业,通过十二不善心造作不善业。
5.语行(vac?sa? khà ra):八大善心之思;十二不善心之思。
语行也只属于欲界业。
6.心行(cittasa? khà ra):二十欲界思;九色、无色界善思。
心行的范围最广泛,包括二十种欲界思(八大善心、十二不善心)和九种色、无色界善思(五种色界善思、四种无色界善思)。造业不外乎是由这些心执行的,没有证得禅那者所造的只是八大善心和十二不善心的业。
这六种称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