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第 27 讲 缘起(二)


九、三连结

十二缘起支又可以用三连结(tisandhi)来说明:

1.以无明、行为因,而有识、名色、六处、触、受的果报,这是一个因果连结。

2.今生有了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些果报,于是生起爱、取、有,这是一个果因连结。由于体验果报,又重新造作新的因。

3.因为有了爱、取、有,又重新生起烦恼,继续造作新业,带来未来生、老死的果,这又是一个因果连结。

如此,过去因为烦恼而造业; 所造之业成熟会带来果报;体验到果报又生新烦恼,并再造新业。

体验到果报后会重新造作新的业,这是一般人的自然反应,而且所体验的果报和再造新业之间并没有同类相应的必然性。 例如一个人由于过去造了布施善业,今生很富有,他可以用钱去造新的业。 例如去花天酒地满足自己的欲乐,这是造贪的业;或是用钱使自己的仇敌倒霉,这是造瞋的业;但他也可以用钱财去造新的善业, 例如供僧、赈灾、社会福利等。

在这三连结当中,哪些连结是必然的?哪些连结不是必然的?哪个连结可以转化呢?有了过去造的因,因成熟带来果,这是不能避免的。而现在体验到果报之后又去造新的因,这并非必然的。体验果报后,可以选择造哪种性质的业。所以,想要解脱缘起的锁链,就在“受缘爱”这个环节。

苦受、忧受、乐受、悦受、 捨受这五种受中,佛陀与一切漏尽阿拉汉圣者都只有四种受, 并没有忧受。忧受属于瞋根心,除了忧受以外的其他受都很难避免: 身体的苦受、乐受很难避免;心的悦受和捨受能出现于凡夫和有学圣者的善、 不善速行和果报心中, 也能出现于佛陀等阿拉汉圣者的唯作速行和果报心中。但是在体验受的时候, 一般人的习惯反应是贪爱、 执著、 追求,于是 “受缘爱”连结得以继续运作下去。所以,要破除缘起的锁链,“受缘爱”这个环节才是关键。 当然,只有通过阿拉汉道智断尽无明, 才能真正断除爱。

想要改变未来, 扭转未来, 我们应该从受和爱这个果因连结去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