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涅槃之道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 《中部·转车经》(Rathavin?ta sutta)讲到,导向无取著般涅槃有七个次第(anupubba),称为“七清净(satta visuddhiyo)”, 它们分别是:
1. 戒清净(S?lavisuddhi)
2. 心清净(Cittavisuddhi)
3. 见清净(Di??hivisuddhi)
4. 度疑清净(Ka? khàvitara? avisuddhi)
5. 道非道智见清净(Maggà magga¤ à ? adassanavisuddhi)
6. 行道智见清净(Pa?ipadà ¤ à ? adassanavisuddhi)
7. 智见清净(¥ à ? adassanavisuddhi)
对于这七清净循序渐进的关系,经文中沙利子尊者问本那尊者说:
“……问您‘贤友,是否戒清净是无取著般涅槃?’您说‘不是,贤友。’问您‘贤友,那心清净是无取著般涅槃?’您说‘不是,贤友。’问您‘贤友,是否见清净是无取著般涅槃?……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是无取著般涅槃……贤友,是否智见清净是无取著般涅槃?’您说‘不是,贤友。’问您‘贤友,那除了这些法之外有无取著般涅槃?’您说‘不是,贤友。’贤友,那么应如何理解这些话语的意思呢?”(M.1.257)
于是本那尊者讲了一个譬喻:
“贤友,好像高沙喇国的巴谢那地王(Rà jà Pasenadi Kosala)住在沙瓦提城,在萨给德城(Sà keta)发生了紧急的事情,从沙瓦提城到萨给德城之间为他准备了七辆车。贤友,当时高沙喇国巴谢那地王从内宫门口登上第一辆车离开沙瓦提城,乘第一辆车到达第二辆车之处;放弃第一辆车登上第二辆车,乘第二辆车到达第三辆车之处;放弃第二辆车登上第三辆车,乘第三辆车到达第四辆车之处;放弃第三辆车登上第四辆车,乘第四辆车到达第五辆车之处;放弃第四辆车登上第五辆车,乘第五辆车到达第六辆车之处;放弃第五辆车登上第六辆车,乘第六辆车到达第七辆车之处;放弃第六辆车登上第七辆车,乘第七辆车到达萨给德城的内宫门口。在他到达内宫门口之后,同僚、朋友、亲戚、血亲这样问他:‘大王,您是否乘这辆车从沙瓦提城到达萨给德内宫的呢?’贤友,高沙喇国巴谢那地王应如何正确地回答所问的问题呢?”
例如,从新加坡到达缅甸的帕奥禅林需要换乘很多次交通工具。先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PAMC)这里坐车到樟宜(Changi)机场,然后乘飞机到仰光,再坐大巴到摩拉棉(Mawlamyine), 到达摩拉棉车站后, 还要坐出租车到帕奥禅林。当你到达帕奥禅林时,有人问你:“你是不是坐这辆出租车从新加坡过来的?”你当然会说:“不是的! ”这个譬喻说明七清净是次第的关系,一个接一个, 环环相扣, 没有成就前面的清净,就谈不上培育后面的清净。
本那尊者接着说:
“贤友,正是如此,戒清净只是为了心清净,心清净只是为了见清净,见清净只是为了度疑清净,度疑清净只是为了道非道智见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只是为了行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只是为了智见清净,智见清净只是为了无取著般涅槃。贤友,乃是为了无取著般涅槃而依跋嘎瓦住于梵行。”(M. 1.259)
对这七清净的修学次第讨论得最详细的禅修巨著是《清净之道》 , 该巨著对七清净进行了详尽的解说和系统的指导。
七清净和戒定慧三学是什么关系呢?戒清净属于戒学;心清净属于定学;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五种属于慧学。也就是说, 这七清净即是戒、定、慧三学,而且是侧重于修习慧学的。
《清净之道》解释说:
“应如何修习呢?在此,以蕴、处、界、根、谛、缘起等各种法为此[观]慧之地。戒清净及心清净这两种清净为[慧]根。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为[慧]体。所以应以学习、遍问而熟知作为[慧]地的诸法,在成就了作为[慧]根的二种清净之后,应努力修习作为[慧]体的五清净。”(Vm.430)
这里的“修习”是指培育观慧。 智慧作为名法需要对象,培育智慧所观照的对象就是五取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圣谛、 缘起支等,这些法称为“慧地” (pa¤ ¤ à bh? mi)。戒清净及心清净这两种为“慧根”(pa¤ ¤ à m? la)。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五种是“慧体”(pa¤ ¤ à sar?ra),它们又可细分为十六观智。
我们以种树来譬喻。树木必须生长在大地上, 其生长基础是根,没有根,就不会有树,没有树,也就不会有花果。蕴、处、界、根、谛、缘起作为慧地,即名色法及其因作为观智的对象,好比树要有大地的土壤才能生长。没有持戒、没有禅定这两种慧之根,长出来的智慧之树就像墙上芦苇一般,风一吹就倒。根扎得越深,树就能长得越茁壮。树的本身比喻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五清净是次第而成的。唯有完全地培育五清净,才可能开出智慧之花,结出解脱之果。
“应以学习、遍问而熟知作为慧地的诸法”:阿毗达摩讲的都是名色法、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缘起等,这些都是应当在学习、遍问后熟知并理解的作为慧地的诸法。 这说明培育观智,需要有一定的教理基础,要有阿毗达摩理论的指导,如此禅修才能有的放矢,才不至于盲修瞎练。“在成就了作为慧根的二种清净之后,应努力修习作为慧体的五清净” :在持戒清净和拥有禅定的基础上,才开始培育观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