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序言】


许多学佛的朋友一听到“阿毗达摩”几个字,很可能的反应是感到深奥难懂、高深莫测,而更多的人则对“阿毗达摩”繁琐复杂的名相望洋兴叹。然而,在缅甸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阿毗达摩”却是佛学的入门课程。在寺院,僧人们把它当作佛学常识来教导沙马内拉以及村民们,在社会上也有开办阿毗达摩课程和学习阿毗达摩的风气。另外,华人佛教徒往往认为经典是浅显易懂的,而阿毗达摩却是深奥繁琐的。但根据南传上座部的传统,如果不懂得阿毗达摩,对经典的理解是肤浅、浮泛的,对经典的阐释更可能是信口开河、自我作古。

“阿毗达摩”的意思是殊胜的法、上等的法,但这并不等于说“阿毗达摩”所讲的法比佛陀在经藏里讲的法更殊胜、更上等,而是说“阿毗达摩”是用一种严密、系统的方法来分析和组织诸法。法还是法,只不过“阿毗达摩”对诸法进行归纳、统合而已。

在这里想说明一下:“阿毗达摩”并不难学!学习“阿毗达摩”不应该被一些名相所吓到。要学好“阿毗达摩”,窍门是弄懂那些名词。名词弄懂了,其他的都好懂。如果弄不懂,或者有一两个名词不清楚,有点误解,问题就来了。我们并不要求读者死记硬背每一个名相,理解是更重要的! 当然,只是学习、理解还不够,还要学而致用,要运用在生活上,运用在工作上。阿毗达摩能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培养如理作意,如何避免作恶,如何培养善心。更重要的是,阿毗达摩是一门解脱之学,学习阿毗达摩的目的是为了指导禅修,特别是在修行维巴沙那的阶段。阿毗达摩是特详于分析名色法的,而观智的所缘、所观照的目标就是名色法。在修维巴沙那时,要根据阿毗达摩的教导去辨识色法,辨识心法、心所法,要观照心路是如何运作,善心、不善心是如何生起,这些名色法的本质又如何。当观照名色法的观智成熟时,就能够断除烦恼、证悟涅槃。如果离开了阿毗达摩的理论指导,观智的所缘将变成无的放矢,修观也只是在盲修瞎练。所以,学习和掌握阿毗达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断烦恼,为了灭诸苦。

此《阿毗达摩讲要》系列共分为上、中、下三集,分别是根据笔者在“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PAMC)所作的三期“阿毗达摩讲座”录音整理而成的。《上集》讨论的主要是概念法、色法和心所法;《中集》讨论的是心法、心路和世间;《下集》讨论的是业、离心路、缘起、涅槃和止观。整个课程紧扣着佛陀所开示的教法核心——四圣谛——展开。其中,色法、心所法、心法、心路侧重于苦圣谛,业、离心路、缘起侧重于苦集圣谛,涅槃是苦灭圣谛,而止观则是导至苦灭之道圣谛。

在此,感谢“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举办这一系列的讲座,感谢马来西亚Upekkhānanda Bhikkhu负责录音工作,感谢台湾的王宝昭、吕妙香、李纯雅、林惠娟、张珍倪、许玉头、许丽惠、郭明鑫、陈品廷、黄秀香、杨在城等居士将录音誊写成文,广州的老沙、周爱华、冯文涛,北京的郭弢等居士负责文字整理、校对工作,感 谢中国大陆近年来参加“帕奥止观禅修营”的禅修者们以及中国上座部佛教弟子们印行流通本书。同时,本讲座也参考了Bodhi Bhikkhu英编、寻法比丘中译的《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一书,于此一并致谢。因为本书是由讲座录音整理而成,故带有较浓厚的口语色彩,重复之处也较多,敬请读者多多原谅!另外,由于笔者才疏学浅,本书若有不足之处,望诸大德方家不吝赐正!最后,笔者谨将此书献给他尊敬的戒师——缅甸帕奥西亚多,并把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他的父母亲、诸位师长、同梵行者、所有热爱正法的人,以及一切有情,希望大家随喜的功德,能成为早日证悟涅槃的助缘!

Sādhu! Sādhu! Sādhu!
萨度!萨度!萨度!

玛欣德比库
(Mahinda Bhikkhu)
序于新加坡帕奥禅修中心
2010-11-11


请购本书或者其他图书请点击https://buy.quanxue.cn或者微信联系袁老师:13138640099
联系方式:微信、手机:13711206674,或者QQ:43093713、email:43093713@qq.com;
劝学网建立了5个微信群:儒家、佛家、道家、易经、中医。需要加群时,请先加微信号:quanxue_cn
南怀瑾全集 |论语 |老子 |韩非子 |鬼谷子 |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