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第08品 积功累德


愿文每天念一遍,当然很好,但这只是熏习而已。要根据自己的愿出生行动,才真成为你的愿。愿要起行,有行无愿,是盲目的行动;有愿无行,只是虚浮狂愿,甚至只是狂想曲,所以一定要有行动,要‘积功累德’。

【阿难。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上段大意是:佛唤阿难,并对他说: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之前,在法会里天人大众之中,发了以上的弘深誓愿,于是安住在真实智慧之中,勇猛无所畏惧,精进修持,一心一意庄严自己的净妙国土。经过多劫的积功累德,所修成的佛国,开通无碍,广大无边,殊胜超众,微妙无比,安然建立,永劫常然,永无任何衰坏异变。

‘阿难’,是释迦牟尼佛叫阿难。佛说: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之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了这样弘大的誓愿之后,就安住于真实之慧。《往生论》说:三种庄严入一法句、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以极乐世界种种庄严都是真实智慧,都是无为法身。当年法藏大士庄严净土的时候,正是安住真实慧中,‘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是本段总纲。

‘弘誓愿’。弘就是广大,普遍平等普度的愿叫做弘愿。希求满足叫做愿,更坚决的愿叫做誓愿。别的东西来干扰,你有坚定的誓愿就能排除,我不能管那些,我自己有誓愿。

‘住真实慧’。这个真实慧跟前头第二品《德遵普贤品》的‘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大教缘起》里‘惠以真实之利’,这三句话说的是实际理体的三个方面,一个是真实之际,一个是真实之利,一个是真实之慧。三句不同,但是三句中有共同的,那就是‘真实’。《大乘义章》说:‘法绝情妄为真实’。彻底超情离妄显现本真才是真实。所以真实就是本体,真就是真如,实就是实相。真如实相,《观佛三昧经》:‘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到了佛的果位,果上的德就是真如实相和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就是胜义谛空,这是空有不二的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这样的空。与色对立的空,是顽空。空是一边,色是一边,两边对立叫做边见。第一义谛与真如、实相都是佛地果觉的圣德,这三者是同一涵义的不同名字。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又《教行信证》说:‘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可见真如、实相与法身只是名字不同。天台宗说‘诸法实相’,华严宗说‘一真法界’,可见真实两个字有无上甚深的涵义,有无量无边的妙德。真实之际,就是真如实相究竟彻底的本源。譬如探黄河的原始处,必须要穷黄河的源流,真如实相的究竟根源,叫真实之际。真实之利呢?本经《大教缘起品》说:‘如来…所以出兴于世……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所以普令众生都得到真实之利,是如来出世的真实目的。那么如何能叫得到真实之利呢?那就须要宣说能令一切含灵都得度脱、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万类齐收、三根普被的净土法门。

‘真实之慧’。能显示真实之际的本体,流出真实之利妙用的,正是真实之慧的全体大用。《大乘义章》说:‘真心体明,自性无暗,目之为慧。’真心就是指当人的妙明真心,又叫自性清净心,也叫佛性、真如、实相、法身、法性、如来藏、法界等。释尊证道时所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指这个真心的本体,但由一念妄动,于是‘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倘若‘真心体明’,那就是本有真心的本体恢复了本有的光明,这一句也就是禅宗五祖所说‘明自本心’。为什么能明?就因为‘自性无暗’,这与‘真心体明’是一句话。自性就是指自己本有的佛性。譬如一面明镜,本是十分光明,可惜被污垢浊秽的东西把镜子弄脏了,镜子被暗所遮,就不能照东西了。自性上消除了一切暗,这就是‘自性无暗’,也就是禅宗的‘见自本性’,这才叫做慧。所以明心见性才是本经所说的真实慧。

前已提到:‘法绝情妄为真实’。法指的一切所有有情的、无情的、有形的、无形的种种都叫做法,不是专指佛法叫做法,或者法律叫做法。佛教这个法字的定义,是最普遍了,什么都可以称为法。什么叫真实?就是对于一切法都要离开情执与妄见。众生都是在情见之中,所有的见,都是众生知见。佛出现世间的大事因缘,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佛的知见。我们的修行是什么?就是要把我们的众生知见,转变为佛的知见,就是这么一件事。所以要舍除自己的一切知解和成见,日新又新,所以修行是否得力,就看你能否去掉这些东西,破除这些东西。不是把自己的这些见,做为核心,慢慢丰富,慢慢美化,这只是自欺。譬如货物,只用名牌货的包装,实际的内含是自己的劣货,你始终是假的。你得把这个自己抛掉,无我嘛!真正要无我!没有我,还有什么见!没有我相、人相、我见、人见,不但要无相,而且要无见。众生所有都是情见,都是妄见,真实法中没有情见,没有虚妄,所以叫真实。所以真实之际、真实之利、真实之慧都是这个意思。所以离开妄的本心,也就是自性、自心,也叫做真如,也叫做佛性,也叫做法身等等。真心是体,有体就有用,从真心所流现又能表明本心并起无边妙用的就是慧。所以修行不是修成植物人,人跟植物一样,没有脑筋,只会吃喝,而是要从真心本体上,流出无边殊胜无比微妙的照用。这不是第六、七两识所产生的妄用。第六识分别,第七识执我,这两个识在那产生的错觉、妄想、执著,遮蔽了本来的智慧德相。再者,本经的三个真实,可比拟涅槃的三德。真实之际就是法身德。真实之利,使众生不为烦恼所束缚,不为三界所拘留,是解脱得。真实之慧是般若德。所以这三真实就如同涅槃的伊(梵文为\ )字三点,不纵不横(不是: 也不是…),即三即一,说它是三,对,有三点;说它是一,也对,只是一个字。伊字三点,即是三也是一。涅槃三德同于本经的三真实。发愿之后,法藏大士积功累德,第一句话就是住真实慧。这就是画龙点睛。极乐世界一切种种的殊胜庄严,都是真实慧所流露的,也就是说真实慧所成就的。

‘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勇猛精进’就是没有间断、杂乱,没有疑虑、畏惧,没有懈怠、停顿。‘一向专志’就是心志专一,心是专一、固定的,没有转变,没有悔改,一往直前。‘妙土’指精美绝伦的佛土,它的精美不但一切不能和它相比,并且它的美妙大家想像不到,赞不能及,所以称为妙土。如何来庄严妙土呢?粗浅的说,就是以很尊重的、很恭敬的,等等的美、等等的善来做装饰。法藏大士有种种的妙德,这个妙德是能庄严,能做庄严的事,所庄严妙土,是所庄严。法藏大士以本身的万德来装饰所建的妙土,所以国土具足庄严。再进一步说,极乐世界依正一切庄严,直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由于心土不二,自心清净光明即是国土清净光明,心具万德就是土具万德,所以法藏大士住真实慧,庄严国土,这才是真实庄严,这就是极乐世界的大根本。本经二十六品中,阿弥陀佛对十方来极乐礼供听法的大菩萨们说法:‘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这两偈是弥陀宣说成就佛刹的关键,也等于开演怎样住真实慧庄严净土。第一偈说,首先要了达觉悟一切法,如梦、如幻、如响(回声)。这与《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一味的,这就证明金刚般若是成就佛刹的根本。有了根本,再满足大愿,就决定成功。第二偈,首要通达一切法性,是第一义空无我,既没有人我,也没有法我。这和第一偈在根本上一样了。你所专志求得的清净佛土,也正是于诸法性中一切空无我,所以若能这样通达,这样志求,你才能圆满。所以人我法我俱空,才能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才能真正通达真如、实相,契悟法身。从这里可以流现一切。一切空无我,还在求净土,这是真实慧。明白了本体,又从本体起照用,这是真实慧。所以无我无人仍专志庄严净土是真实慧。总之一切无我是理,庄严佛土是事,虽然没有我,也没有土,可是仍然‘一向专志庄严’是理事无碍。佛国离相,不妨专志庄严;虽有种种妙相,可是即相离相,当体即空。永明大师说:‘建立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建立道场,只是水中之月;大做佛事,如同梦里空花。这样就事理无碍!空有双融,远离二边,契合中道,这样圆修、圆证,所以弹指圆成。所以说住真实慧,专志妙土,是大愿之本。从真实之体,才能产生真实的照用、真实之慧;安住于真实慧,才能如实显示真实之际。宝珠放光,首先照亮宝珠的本体。所以极乐世界的水鸟树林,一尘一香、一草一木都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的流现,无一不是一真法界,无一不是圆明具德,不可思议。

‘所修佛国。开廓广大’。‘开’就是开放,张开;‘廓’是开广空虚。‘开廓’,就是空广开阔。《往生论》说极乐世界‘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就是‘开廓广大’之意。虚空不可坏,不可烧,不被淹,所以究竟常存。‘超胜独妙’。《法华游意》说:‘妙是精微深远之称’(精彩、微妙、深入、久远)。《大日经疏》说:妙是‘更无等比,更无过上’。没有能比的,更没有比它更好的。《会疏》说‘超胜独妙’,不仅仅是广大,而且其中这一切庄严之事,佛身、国土、依报、正报,都是第一无比。超诸佛刹,是最为精美,所以故作‘超胜’。唯有极乐这一国土,最不可思议,所以叫做‘独妙’。《会疏》又列举了七件事,说明极乐世界的超胜独妙。现选出其中精彩的四项:(甲)‘佛身光寿,超过诸佛’。佛光无量,寿命无量,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超过诸佛。(乙)‘名号利益,独出难思’。弥陀圣号名闻十方,十方诸佛都称赞,都劝其国众生,大家都念阿弥陀佛,可见弥陀名号‘独出’。十念必生,所以功德难思。(丙)‘往生正因,易修易获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往生的正因,任何智愚闲忙,男女老幼,都容易修,容易得到果,甚至五逆十恶,临终的时候,地狱恶相显现,此时忏悔,持名念佛,仍可往生,所以是‘易修’。真要修,信愿持名,十念必生,所以叫‘易获’。(丁)‘生后得果,太顿太高故’。往生以后得的果,太顿了,太高了。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就能往生,就是不退,太顿了。带惑的、带罪业的凡夫,只要横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就是阿鞞跋致,就跟一生补处菩萨相当,故曰太高。善导大师说:‘四十八愿庄严起(极乐世界是四十八愿庄严而起的),超诸佛国最为精。’所以叫做‘超胜独妙’。

‘建立常然’。最初兴起是‘建’,最后成立叫做‘立’。‘常’,常恒,‘然’,就是这样。‘建立常然’指从初兴直到无尽的未来永远,就是这样了。‘衰’是衰退、衰弱。‘变’,改变、变坏。极乐世界建成了之后,永远不会衰退变坏。‘常然’。‘常’有三种:(一)本性常(凝然常),(二)不断常,(三)相续常。(一)本性常是法身,法身无生无灭,本来常住。(二)不断常是报身,因为报身是从法身所流现,所以也就没有间断了。(三)相续常,指应身,应身化现于这个世界,前一个应佛刚刚过去,又另显现出一个应佛,前后相续。善导大师《事赞》说:‘极乐无为涅槃界’,‘无衰无变湛然常’。这就是说极乐世界是法身常。至于密部《大乘密严经》也说极乐世界是常住不坏的,经文说:‘而依密严住’。密严是大日如来的国土,就是极乐庄严国。经文接著说:‘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这就是说,弥陀就是大日如来,密严国土,就是极乐世界。底下又说:‘密严净土,超诸佛国,如无为性,不同微尘。’密严国土就是大日如来(也就是阿弥陀佛)所显的他受用土,是为他佛受用的报身国土,是从法性上由大慈悲的愿力而建立的。这个净土跟法性土,跟常寂光土一样,没有无常的过失。《密严经疏》说:‘今此密严藏(国土),但于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故非微尘成。’经中说:微尘聚为世界,世界散为微尘(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但极乐国土、密严国土,是如来清净藏心所显现,不是微尘所成,本来不是物质(所谓微尘,不是人们过去认为光线中照出空间小小的微点,那还是太大了。近代科学家发现微中子,他空间所占的区域等于一个电子的多少亿分之一,它可以透若干亿公里的钢板,因为它太小了,它弥漫在太空之中。就是宇宙大爆炸之后,就出现大量的微中子,微中子慢慢汇聚为世界。看来宇宙大爆炸的压力波,就是佛教所说三灾中最大的风灾)。密严、极乐都不是微中子这类东西所形成,而是如来清净妙心的显现,因此它‘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于无量劫。积植德行。不起贪嗔痴欲诸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

本段大意:上一段住真实慧,成就妙土,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是积功累德的总纲。本段开始是积功累德的详说,第一句就标出法藏大士庄严妙土是长期不懈,是经过无量劫的精进修持的。于长劫中积累培植种种具足功德之行,心中不起贪嗔痴三毒,也不贪著色声等六尘,一心所乐只是忆佛善根,念佛名号。忆佛念佛,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同时深入寂灭为乐的无上寂静、入无余涅槃的妙行,远离虚妄这个一切恶事的根本。以第一义谛的法门勤修万德的根本。念佛名号是善中之王,所以同于三世诸佛常修念佛三昧。不去计较种种苦恼的干扰,对于生活没有贪求,不追求安逸享受,厌恶名利,少欲知足。于所发誓愿,永远没有厌倦,坚决刚毅,得成于忍,如同忍辱仙人被歌利王诬蔑并节节支解,不起嗔恨。以下分句解释:

‘积植德行’。积是累积,一点一滴的积聚。植是种植,像种植树木,多年成林。‘德行’是具足功德的行持。这样积德修善,久经时劫,没有疲厌。‘不起贪嗔痴欲诸想’。在自己心中,贪、嗔、痴、欲(色欲、食欲),内心不起了。对于外尘,‘色声香味触法’,也不贪著,只是喜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一切都放下了,心中所念、所忆,只是佛啊,所以这个很精进。《首楞严经念佛圆通章》:‘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华严经》:十地菩萨,每一地菩萨都不离念佛。本经《大教缘起品》说:‘去来现在佛佛相念’。

《观佛三昧经》说:‘尔时会中,即有十方诸大菩萨,其数无量。’(在说此经的法会中,十方来的菩萨,太多太多,不知有多少。)‘各说本缘’,每一位菩萨各个都说自己过去是怎么修成的。当然每人本缘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由于念佛得道的。于是,‘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以上《观佛三昧经》这段经文实是无上希有的殊胜开示,经义是:释尊告诉阿难尊者,你现应当好好的记住,千万不要忘记了。我释迦牟尼佛同十方诸佛以及娑婆世界在当前贤劫中的一千佛(释尊是第四佛,弥勒大士当来成佛是第五位,一直排下去,这一大劫里共有一千佛,所以叫做贤劫千佛。从弥勒大士起都是未来佛),所有这些现在与未来的佛最初发心,到得一切种智究竟成就,都是因得念佛三昧的大力。佛佛相念,佛佛道同,十方诸佛,贤劫千佛,都是如此。所以法藏比丘也是这样,但乐忆念过去诸佛,忆念他们所修的善根,忆念诸佛的功德。忆念佛德,于是感恩图报,要学佛之所行,依佛之所证,忆念不忘,这叫做忆佛。佛所修的善根之中,念佛是诸善中王,最为殊胜,我们要跟佛齐等的话,首先应当学佛,也要持名念佛。名字有万德,总摄一切善要,具足一切法门,所以在念名字的时候,只要心也在名字上,也就是忆念了一切佛的功德。

‘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这四句应一口气读下去。其中第二句是‘远离虚妄’,虚妄两个字很坏,不实就是虚,违反了真就是妄,虚假不实叫做虚妄。《圆觉经》说:‘虚妄浮心,多诸巧见。’虚假浮动的心又有多种巧见,好多心眼,好多花招,好多策略,这样的人‘不能成就圆觉方便’。《涅槃经》有句话很深刻:‘一切恶事,虚妄为本。’所以我们经中讲三个真实,所贵的是真实,所忌的是虚妄。虚假、浮夸、狂妄,都是妄,一切的恶事都是从虚妄所生。法藏大士,积功累德,首先是远离虚妄,就杜绝了一切恶事的根本。

‘寂静行’是如来所行的究竟清净的灭度法,是诸大菩萨趋入无余涅槃的妙行,寂静幽深,不是言语所能宣说。法藏菩萨住真实慧,远离一切虚妄,所以行的是寂静行。‘依真谛门’。‘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世间、出世间的道理,决定不虚妄的,叫做谛。大地山河,世俗认为是真实的有,认以为实,为了顺世俗迷情建立世谛,也称俗谛。智慧所见的涅槃,寂静、真实的理叫做真谛、胜义谛、或第一义谛。《智度论》说:‘佛法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所以《金刚经》说,我灭度众生,这是世谛;而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终日度生,终日无度,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第一义谛。‘依真谛门’,就是依胜义谛为门(能够通入到涅槃,所以叫做门),依靠第一义谛的门路,来培植众德的根本。例如《金刚经》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就是此处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修一切善法就是植众德本。植是种植,培植。‘德本’。‘德’是善,‘本’是根。在《教行信证》里说:‘德本者,如来德号(指佛的名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只要你念一句),至德成满(登峰造极的功德,就圆满了),众祸皆转(种种灾祸都消除转变了)。’刚才引证的《观佛三昧经》说:‘十方诸大菩萨皆依念佛得。’又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就是证明。佛号就是德本,当代众生,念阿弥陀佛就是植众德本,发菩提心,老实念佛,就是‘依真谛门’,广植德本。华严玄门,一多相即,一就是无量,无量就是一。一句佛号,名具万德(万德都在一句佛号里面),名召万德(在持名时,所召唤来的正是弥陀多生多劫积功累德所圆满的至德)。蕅益大师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菩萨万德齐修证入涅槃,但万善之中,持名是善中之王,所以直指德本就是持名,因为华严境界一真一切真,一成一切成。

‘不计众苦。少欲知足’。逼恼身心的叫做苦。常说八苦交煎,这一切苦都不计较了。法藏大士发愿‘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就是不计较这些苦。‘少欲’,《涅槃经》说,就是不多求。‘知足’,就是虽然少,我也不恼恨。《遗教经》:‘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没有贪求,也就没有恐怖与忧患。又‘有少欲者,则有涅槃。’倘若自己的欲望很多,对于世间还有种种贪恋,出离心还欠缺,焉能谈到涅槃。‘知足’,‘汝等比丘,若欲脱离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法华经》说:‘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可见对于‘少欲知足’万万不能轻视。‘专求白法’。《大乘义章》说:‘善法鲜净,名之为白。’所以白法就是白净的善法。专求善法、白净离过的法,来利乐群生,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叫做‘惠利群生’。‘志愿无倦’。《普贤行愿品》大愿的末后都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无倦’就是没有疲厌。‘忍力成就’。‘忍力’是指六度中忍辱度的力用。法住师说忍有三种:(一)安苦忍,对于世间违缘的事,能忍,能受。(二)他不饶益忍,对于别人违害损伤自己,也能忍受。(三)法思维忍,于法无分别,对于一切法远离分别,这样安住,是第三忍。三种都成就,称为忍力成就。

【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本段大意:对于一切众生,心中时常怀想的是大慈与安忍。对待别人是和颜悦色,即是经中的‘颜色常和’。爱语是四摄法之一,要摄受众生,要行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委婉善巧的良言相告。‘劝谕策进’,来劝说促进,帮他开佛知见,悟佛知见。自己是尽未来际,永远恭敬佛法僧三宝,尊重奉事师长,为师长服务。在奉事师长这句经文自然包括孝顺父母,父母正是‘长’。自己没有一点点虚伪谄曲的心,没有一点虚假、造作、恭维、奉承的心。所以《维摩经》:‘直心是菩萨道埸。’肇公注解说:‘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的根本。’《涅槃经》说‘一切恶事,虚妄为本’,可是质直无谄,是万行之本,两相对比万分重要。所以学佛不是要写论文,当佛学家,升座说法,而是要有真实修行,成为轨范,才是大丈夫事。

【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这一段是法藏菩萨律已方面,也就是自觉方面的行持。笔者常说,对于自己生活享受、名誉地位的要求是越低越好,对于自身的觉悟则是越高越好。法藏大士要求自己具足福慧庄严,彻底觉悟,以身宏道,永作楷模(榜样),真是万世模范。本段的大意是:

‘庄严众行’。‘众行’表六度万行等一切行持。‘庄严’,《涅槃经 》说:‘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所以‘庄严众行’,就是用福德同智慧来庄严自己的六度万行等一切行,也就是说,所有一切行中都包括了福智,都具足了福智。这表示大士的妙行成就。‘轨范’。轨是轨则,范是模范。由于所行,具足福智,所以言教都成轨则,所行所示,成为模范,所以说是‘轨范具足’。‘观法如化’。《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化’就是幻化。‘观’,我们常说作观、观想,其实观字很深,就是观自在菩萨的这个观字。离开一切情才叫做‘观’,‘观’就是智慧的另一个名字。观和想也是这样,有心的叫做想,离念、无心的叫做观。一般所谓观想,都不容易达到‘观’,只是想想而已。观和照都是高深的,想就是粗浅的。所以我们也知道五蕴皆空,但不能度一切苦厄,就因为你所理解的都在想的范畴里,他对于五蕴皆空,是想明白了,不是照见五蕴皆空。若是照见,就度一切苦厄了。所以‘观法如化’,就是照见一切诸法都同幻化,都是魔术师变出来的,还有什么可执著呢!‘三昧常寂’。‘三昧’就是正定。‘常’就是离开生灭之相的真体。离尽烦恼之相叫做‘寂’。由于照见一切都是幻化,在本体之上绝除名相,没有烦恼,不生不灭,住于常寂甚深三昧。‘善护口业’。三业之中,口业还是很容易犯的,所以要善于护持,主要就是‘不讥他过’。讥是谴责、诽谤。不要去讥笑别人的过失。口业不说别人的过失,实际是意业的不见他人过失。上品偈语末后一句是‘一切皆成佛’,《首楞严经》‘一切事究竟坚固’,这就是不见他人过失的根本。但也不等于是糊涂,一个人好,一个人坏,我一点也不知道。这些地方,有两句话很合适,‘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善于分别,而在第一义上没有动;在第一义上不动,还是善能分别诸法相。总之,都不是落在哪一边上,这才是中道。‘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律’就是戒律,‘仪’是仪则、仪式、仪轨。防恶止非的法叫做戒律,依止戒律而行动叫做律仪。《璎珞经》:‘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戒是根本,所以善护身业,严守净戒,作为人天模范。‘善护意业。清净无染’。由于智慧猛利,观想得力,三昧功深,正定常寂,复又善护身口,严持律仪,故能深达法源,从容中道,善护已念,清净无染。

【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著。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

所有国城、聚落(就是乡村中的居民点)、珍宝,这一切一切都无所执著,这一切都可以经常拿来布施,这是财施;更重要的是法施,把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的行来教导度化众生。这样殊胜的财法二施,连城池、聚落、珍宝等都可施人,唯乐以菩萨大法教导救度众生,正是无上殊胜自他兼利的大行。《会疏》说,‘教’是以道传人,‘化’是转恶为善,安住正道,建立大心,叫做‘安立’。‘真’是真实,没有迷妄。‘正’是于理无差,没有邪曲。‘道’,《华严大疏》说:(一)通至佛果故名道。(二)涅槃之体,无障无碍谓之道。所以道就是能达到涅槃的道路,也就是涅槃的本体。所以‘住于无上真正之道’,‘住’是安住,‘无上’是更没有能超过它的,在它之上的,‘真正’是真实契合理体,‘道’,能通到涅槃,并且就是涅槃,即使无量众生都得到教导与度化,能安住在无上真正之道,到涅槃彼岸,安住涅槃道果。

【由成如是诸善根故。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或为长者居士。豪姓尊贵。或为刹利国王。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如是功德。说不能尽。】

‘由成如是诸善根故’,由于成就了这样的善根,‘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发应’。福慧双修所得到的果实,自然福慧双圆,所以无量宝藏自然发应。‘宝藏’是储存珍宝的仓库,‘发’是开发,‘应’是应化,就是说无量储放妙宝的仓库感通化现,自然开发。这就是福报。他或是‘长者’(年高财富),或做‘居士’(居士过去也是很高的,守道自恬,寡欲蕴德,名为居士。不像现在,只要是佛教徒也可以称居士),‘豪姓’(指名门大族),‘尊贵’(指高官显吏),‘刹利’是王家贵族,或者是国王大臣,‘转轮圣帝’(有金银铜铁四种轮王,金管四天下)、‘六欲天主’(是欲界六天,一、四天王,二、忉利,三、夜摩,四、兜率,五、乐化,六、他化自在),乃至‘梵王’(是大梵天王)。由于菩萨所修无量功德,所以生生尊贵,德高望高,财富充足,并常能遇佛,都尊重供养,未曾间断,所以功德说不能尽。

【身口常出无量妙香。犹如旃檀。优钵罗华。其香普熏无量世界。随所生处。色相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

法藏大士身口常出无量微妙的幽香,香味很像旃檀(柱香)和优钵罗花(青莲花、红莲花),能遍熏到无量世界。他不论生在何处:长者、刹利、天界等等,都是色相端正庄严,

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相好都是色法,都是来庄严显发佛身。《大智度论》说‘相粗而好细’,有相没有好就不圆满。轮王、帝释、梵天,他们也有三十二相,但是他没有好,于是相就不微妙。众生见到佛,能见到相,好则难见,因为众生眼观察不到这么微细。由此可见,相是粗的,好是细的,是不共的,是微妙难见的。法藏菩萨,在因地之中,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具足,而且手中常出无尽之宝、供养之具,都用来利乐有情,普施众生。所以本经此处也显示了华严境界,在一只手里头能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无穷无尽,普作饶益,正显一中有多,小中含大,圆明具德,不可思议的华严事事无碍境界。

【由是因缘。能令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由是因缘’。因为以上种种积功累德的因缘,能使无量无数众生,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让无量的众生发菩提心,就是如来出现于世的目的,使众生能得真实之利。法藏大士于无量劫勇猛精进,积功累德,所得的妙果,也就是让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我们这些末法众生,现在能发起菩提心,都因弥陀大愿多劫教化的结果。经中三辈往生,都因发菩提心。此心殊胜,‘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若能发起,实是大事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