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第12品 光明遍照


经中正在讲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种种庄严,这些庄严,都是事相,所以有人感觉净土法门跟《金刚经》好像是两回事。但《净修捷要》中‘托彼依正’(借彼土的依报、正报),‘显我自心’(来显明我自己的心)。所以种种依报、正报、无量寿、无量光、泉池宝树,都说的是自性,不是心外取法。所以先要有这个根本的认识,才是真正信入净土法门。

【佛告阿难。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遍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若化顶上圆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万亿由旬。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刹。或照百千佛刹。惟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本段大意:佛对阿难说:阿弥陀佛的神威和光明,在最尊贵中居第一位,十方一切诸佛都比不上。佛光遍照东方如同恒河的沙子一样多的佛刹,其余南西北三方与上上下下,也都一样是普照。倘若是化现的顶上圆光,可以是几由旬,或百千万亿由旬。至于诸佛的光明,近的照一二佛刹,远的照百千佛刹,唯独阿弥陀佛光明普照到无量无边的佛刹。诸佛的光明所照的远近,根据他前生求道时所发的愿的大小和种种不同,在成佛时各各自然得到不同的佛光的妙果。都是自然成功,不靠安排造作。阿弥陀佛光明贤善美好,超世间日月的光明千亿万倍。阿弥陀佛的光明在一切佛光中极为尊贵,弥陀实是佛中之王。

‘佛告阿难。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威’是威德。‘神’是神妙、神采。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在十方的佛中最尊第一,所以佛的光明称为光中极尊,弥陀号为佛中之王。至于佛佛道同,‘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出现了最尊和第一的差别呢?日本古德望西师回答得好,他说:‘常同常别。’经常是同,又经常是别。所以这四个字,道理很深。在我初学法的时候,常听见上师说‘于差别中解无差别意,于无差别中解差别意’。经常无差别是‘常同’,经常有差别是‘常别’。现打个譬喻,故宫珍宝馆有许多金器,我告诉你这些东西都是一样的,都是金的。这句话成立。又告诉你这是不一样的,这个是盆,这个是碗,这个是塔,这个是佛像。并且佛像也不一样,这是释迦牟尼佛,那是阿弥陀佛,有种种差别。这句话也成立。刚才我说是同,这话成立;现在又说不同,有差别,也成立,所以‘常同常别’。所以不同于形式逻辑,承认了同就不承认别,承认了别就不承认同。诸佛妙德相证是同;菩萨成佛各有愿力,所以随著本愿的内容不同成就自然不同。发愿有大小,所以光有胜劣。因为法藏大士在因中发愿就是要‘我作佛时。光明无量……绝胜诸佛’。所以成佛后,佛光最尊第一。法藏发这样大愿不是想我要拔尖,要超过一切佛。若有这类思想,那就是魔了。这是为度众生故,要给无量众生最大的真实之利,所以他需要光明无量。

‘遍照东方恒沙佛刹’。佛的光明,可以照东方印度恒河的沙子那样数不清的佛刹(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就是十方(正有四方,四个犄角又四方,再加上下就十方),佛的光明都能照到。‘若化顶上圆光’。佛顶上圆光的大小呢,‘或一二三四由旬’(由旬这是个里数,是古代印度行军一天的里程。有的说相当于我们四十里、五十里、六十里等等。总之是五十里地左右)。佛顶圆光有的是一两个由旬、几个由旬,有的佛是百千万亿个由旬。佛的光明,有的照一两个佛刹,有的照百千个佛刹。唯独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于他前世求道的时候所发的愿的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所以愿不虚发。‘自在所作。不为预计’。等到得道成佛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这样形成了,不是事前设计安排的。‘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这光明之善,光明之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所以他的光是光中极尊,阿弥陀是佛中之王。

【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

‘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一直到最后‘不思议光’,出了十二种光的名称。这十二光名,也称十二光佛,总之都是无量寿佛的名号。在《首楞严经》这个大势至法王子和其同伦五十二菩萨一起来在佛前说,过去恒河沙劫以前(所以我们说十劫是示现,这个地方又一个证明)‘有佛出世’,名字叫无量光(你看无量光不是恒沙劫前就成佛了嘛)。‘十二如来相继一劫’,有十二个如来在一劫中相继成佛。‘最后佛名为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是从恒沙劫以前的无量光佛那里学到了念佛三昧,所以大势至菩萨是净土宗的初祖,是专纯修持名念佛的。

(一)‘无量光’。昙鸾大师(现在我们净土宗祖师里头遗漏了昙鸾大师和道绰大师,今后必须更正。)在《论注》里发挥净土宗玄旨,非常透彻,是称为大德。他还著有《赞阿弥陀佛偈》对于十二光佛,每佛他都作了一个偈子。赞无量光偈有:‘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光,有量诸相蒙光晓,是故稽首真实明。’这四句话深有意趣。大师这个赞,契合诸佛的本心,指出光明的殊胜体性。我们不要把光明只看成是事相,应知光明就是智慧,智慧跟光明是不二的。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呢?这个无上殊胜的妙义,可以从《首楞严经》得到理解。经中《观音圆通章》说:‘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经中大意是,从耳根这一根返闻自性,达到本源,所有六根同时都得解脱。恢复了闻性,如幻翳的六根顿然销除,外面的六尘同时销灭,显现了圆净的本有的觉性。清净达于极度,本有的光明自然显发,寂而常照,含容十方虚空。)这一段经文说明了恢复闻性,六根解脱,尘消觉净,净极光通,全部显示了智慧与光明的不二和两者的妙用。以下几句经文更有帮助:‘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智慧与光明都登峰造极即是如来。根据所引《首楞严经》文,我们可以理解昙鸾大师偈中‘智慧光明’之义。下说‘不可量’。由于众生六根六尘都成障碍,因此一切都有限制,都是有碍。佛是根尘俱消,觉性圆满,所以一切无碍,不能局限,无法称量!所以说无有量,所以佛号无量光。凡是有量的一切根心世界都因佛光而能开晓,‘是故稽首真实明’啊。这个明称为真实明。所以我们看古人的东西,一个字都不能放过。‘真实明’是说这个光明就是真实,所以要礼敬。本经的特点就是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之慧,真实之利。这里昙鸾说的真实明,佛光也是真实。由此可见极乐的依报正报是纯一真实。

前头讲过弥陀的本愿‘一切皆成佛’,所以光明就是真实就是佛。宋大慧禅师说:‘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离是光说是法。’极乐世界一切都可以令人增长善根,都可以做佛事。国中万物放香,香可以做佛事。菩提树影能令见者得三种忍,都是在做佛事。可见极乐一切都有妙用,但是唯有光明的妙用无穷。十二光佛都是显示佛光的妙用,佛光是光中极尊,佛是佛中之王。可见佛之功德远胜余佛也,因佛光妙用超过一切。《礼赞》说:‘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唐玄奘大师所译阿弥陀经叫做《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经说:‘彼如来(阿弥陀佛)恒放无边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以上引证,足证极乐主要是以光明摄化众生,施作佛事,正与禅宗大慧禅师的‘只以此光宣妙法’完全相合。下一句:‘是法即是此光明’,正显是法与光明本来不二,即智慧与光明不二。‘是法’,指真如与诸法实相,即是真实之际。昙鸾大师称无量光为真实明,真实明就是本经的真实之慧,是真实之际所发的光明,所以光明就是智慧。‘不离是光说是法’。‘是光’指佛光,清净本体所发的光,不离这个光明来说真实之法。光明是真实之际的照用,本体的照用就是真实之慧,显示光明与智慧的不二。‘只以此光宣妙法’就正是惠以真实之利。正显本经的三真实。本经中说:佛光照到的人‘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又‘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又《观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都是给予众生真实之利。所以昙鸾大师偈中说‘有量诸相蒙光晓’。因为这是智慧光明不二的真实明,所以能开晓诸有中一切的相。偈中的‘开晓’,在此处是显现的意思。至于众生,也是诸有中一切相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的意思,简浅的说就是开示众生明悟本源。这就是一切众生蒙光晓的真实之利,因此明晓了达真实之慧。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说:一个众生如果遇见弥陀如来的光,意业上的种种缠缚都可解脱了,‘毕竟得平等意业’。将得到如来究竟的平等意业,也就是自己与佛心心相印了。这就是遇见佛光所得的利益。所以昙鸾大师最后要‘是故稽首真实明’,要向佛光顶礼了。

(二)‘无边光’。许多古德把‘边’字解释为边际。‘无边’乃是显示佛光普照、广大无边的意思。唯昙鸾大师高出一著,把‘边’字解成‘二边’、‘边见’的边。昙鸾大师赞佛偈中:‘解脱光轮无限齐,故佛又号无边光。蒙光触者离有无,是故稽首平等觉。’昙鸾大师用解脱来注解无边是比其余的人都殊胜。解脱是涅槃三德(法身德、解脱德、般若德)之一。法身是人人本具,但因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能契合实际,了解真如之法本来不二),不觉起念,于是堕在无明,辗转成为无量烦恼与缠缚。现要解脱,返本归元,认识本有的法身,就须清除一切差别,远离两边,合于中道,契会真如。因此解脱正显离边绝待,所以昙鸾大师用十二光中解脱光来显明‘无边光’的深义。这是第一层,以下还有。‘轮’是圆具之意,例如自行车的轮子,轮是圆的,轮中装有许多根轮条,少了几根条你就不好用了。所以‘轮’是表示圆具,具足。所以解脱光轮,就说明解脱德的圆满具足。‘无限齐’。‘限’是局限,‘齐’是同样,所以‘无限齐’是没有局限,也没有能跟他同等相比的。没有局限所以称为‘无边’。这是第二层涵义。赞中第三句‘蒙光触者离有无’。有是一边,无是一边。人都在边见之中,要不就说有,要不就说无。可是佛光一照,就离开了有无两边,离开了一切边,边和中也都离了,一切不二,契合中道,究竟解脱,所以称为解脱光。这才是无边光的殊胜本意。这也就是《论注》所说:蒙光一照,得到阿弥陀佛的毕竟平等的意业。平等之中当然就没有一切边见的差别了。末后赞云‘是故稽首平等觉’。‘平等觉’就是指阿弥陀佛。汉译的《无量寿经》就称为《清净平等觉经》,所以无量清净平等觉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觉就是佛,汉译的本经称阿弥陀佛为无量清净佛,又称为无量清净觉。所以无量清净平等觉就是无量清净觉,就是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昙鸾大师这四句偈,粗浅的大意:无边光者就是远离开一切有无等等的边,而得解脱,圆满具足,就是圆证涅槃三德中的解脱德。这个光的妙用是没有局限,一切光都不能同它相等,相比。凡是蒙受此光照触的人都离开有无等边,得到解脱的真实利益。所以我顶礼无量寿佛—平等觉。

(三)‘无碍光’。昙鸾大师偈:‘光云无碍如虚空,故佛又号无碍光,一切有碍蒙光泽,是故顶礼难思议。’‘无碍’是自在无碍的意思。没有障碍,才能自在;相反,处处都受抵制,都有约束缠缚,便没有自在了。世间最无碍的是虚空,阿弥陀如来所放的光或云(云状的光)也都同虚空一样,没有任何障碍,所以佛光又号为‘无碍光’。本师释尊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所以佛光,一切无碍。众生在迷,在缠缚之中,处处都是障碍,这些有碍的苦难众生,若能蒙受佛光的照临,都受佛光的恩泽,消除障碍,足证佛的悲心愿力、佛光的妙用,都不可思议,所以我应顶礼。

(四)‘无等光’。见唐宋两译,魏译是‘无对光’。‘对’是对比,‘等’是等同,都有相等相同的意思。无等与无对只是译者用字的不同,所以可以引用昙鸾大师赞无对光的偈语。偈子是:‘清净光明无有对,故佛又号无对光,遇斯光者业悉除,是故稽首毕竟依。’佛心清净,所以佛光清净。佛的清净的光明,没有任何其他光明可以相等和对比的,所以称为无对光。没有对等,这是绝待,就没有对待了。用语言文字来解释绝待,是说不清楚的,勉强说有点像世间用语中的绝对。绝对,那就没有对待的了。可是大家要知道,你说个绝对早己是相对了,绝对跟相对就是一对,它就有对了。这是语言达不到的,这些道理只有自己真实用功,真参实究。‘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大家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从眼耳等门进来的,这不是你自家的珍宝。《首楞严经》佛问文殊:你是不是文殊?文殊大士答:‘我真文殊,无是文殊,若是文殊,则二文殊。’这个意思绝待了。文殊菩萨说:我真文殊,没有什么叫是文殊,倘若是文殊,那就有两个文殊了。真文殊,没有什么是不是,说是说非,早是落二落三。所以无等光,没有对待,正显本经的真实之际。

(五)‘智慧光’。昙鸾大师在无量光佛偈中已指出‘智慧光明不可量,是故稽首真实明’。赞无量光为真实明,显明佛光是从真实本体所发的光明,佛光即是真实之慧,所以智慧光明本来一体无二。这方面前已宣明,所以在本偈中,只赞智慧光的妙用。偈说:‘佛光能破无明暗,故佛又号智慧光。’因能破无明的只有智慧,佛光既能破除众生无明心垢,所以称为智慧光。唐代高丽大德憬兴说:‘光从佛无痴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故智慧。’憬兴师说佛光从清净心所起,又消除众生无明,所以是智慧。佛光具有消除众生根本无明的妙用,真能给众生真实之利,所以阿弥陀佛赞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六)‘常照光’。见《宋译》,《魏译》是‘不断光’。净影师说:‘常照不绝,名不断光。’足证《宋译》的常照光就是《魏译》的不断光。昙鸾大师偈:‘光明一切时普照,故佛又号不断光。’赞佛光明在一切时中,光明普照,没有间断,没有遗漏。妙光普照,妙用常存,大恩大德,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七)‘清净光’。昙鸾大师说:‘道光明朗色超绝,故佛又号清净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脱故顶礼。’大师称佛光是道光,当然远远不是凡情的俗光,火、珠、日、月等等。这是由于道而生的光,与道一味的光,所以明朗,并且妙色超绝,超过一切世间,所以称为‘清净光’。大师又说,这光只要一照到你,罪垢就消除了,都能得到解脱呀,所以我顶礼阿弥陀如来。所以《往生论》说‘极乐世界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是什么?清净句。清净句是什么?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以这清净光就是清净句,就是法身,也正是我们的自心,所以才能有如是不可思议的妙用。

(八)‘欢喜光’。昙鸾大师偈:‘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遐,是远,是广。由佛慈心而生的光,能普遍照到无极的远方,能把安乐普施一切众生,众生得到安乐皆大欢喜,所以又号欢喜光。

(九)‘解脱光’。见《宋译》,《魏译》只有‘无称光’。从昙鸾大师赞光偈可以看出,无称光的实德,即是会本所选《宋译》的解脱光。赞语说:‘神光离相不可名,故佛又号无称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诸佛所叹故顶礼。’‘神光’是赞佛光神妙,凡情是无法推测。神光本是光,但神光是离开相。光离开一切相正显即相离相,当相即道。这个是密宗的道理,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不需要除去一切事才是真,事就是真。这同《首楞严经》‘一切事究竟坚固’完全一致,事相并非虚妄,而是究竟坚固。一切事都究竟坚固,正与本经的‘一切皆成佛’同是一真法界,无上大圆满境界。这样的妙光,它的妙德,无法安名,无法称赞。阿弥陀佛的成就,正因如是离相的妙光,所以昙鸾说‘因光成佛’。如是妙光炳赫虚空,十方诸佛都同声赞叹这样不可思议的光明,所以昙鸾由衷发出愿向光顶礼。

大师的赞语也正切合《宋译》的‘解脱光’,解脱德是涅槃三德,只有当相即道,才能不为相累,真正离了相。必须即事而真,才入如来智海,触目菩提,‘因光成佛’,正显智光妙用,照见五蕴都是第一义空,烦恼即菩提,究竟解脱。由般若德而解脱德,恢复本有法身德,圆证无上菩提。正是因光成佛。乃知此光正指解脱德,修德功圆,究竟成佛。可见《宋译》中‘解脱光’正与《魏译》之‘无称光’不二。佛光离相,指出事理之本体;因光成佛,显出解脱光的妙用,所以经中说,赞佛光明,至心不断,即可往生。

(十)‘安隐光’(即安稳光)。见《宋译》,在《魏译》中是‘炎王光’。昙鸾大师偈中是‘光焰王’。《唐译》是‘光照王’。昙鸾大师赞:‘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焰王。三途黑暗蒙光启,是故顶礼大应供。’魏唐两译与昙鸾大师赞中,这个光的名字中都有一个王字,大师赞中又说‘佛光照耀最第一’,正显弥陀光明是光中极尊,乃光中之王。所以称王的原因,就在于最难救度最极苦痛的三恶道众生,在恶道之中蒙光启发,离苦得乐,成就菩提。这是十方诸佛度生大愿登峰造极的地方。显此光德,所以《宋译》此光用安稳为名。脱离三恶道,往生极乐,无有诸苦,但受众乐是安;在彼国中寿命无量,证不退转,一切外缘莫不增上,决定解脱,因光成佛,万修万去,万去万证,极安极稳。足证弥陀悲心、愿力、智慧、方便,圆满究竟,超胜一切,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宗镜录》说:‘安隐快乐,则寂静妙常。’既寂静又妙常,是寂而常照。既妙常又寂静,是照而常寂。可见‘安稳光’正指常寂光,所以魏唐等译光名中都有王字。常寂光是法身弥陀的妙德,所以能令三途众生蒙光离苦,向道众生因光成佛。

(十一)‘超日月光’。昙鸾大师‘光明照耀过日月,故佛号超日月光。释迦佛叹尚不尽,故我稽首无等等。’《超日明三昧经》中说,太阳的光能照一切有形,生长天地万物,但不能照无形……不能照明人的本心。太阳来了,黑暗取消了,看见东西了。但是自心是什么?自己不知道。在这方面太阳就没有用了。超日明三昧能普照十方,一切不能障碍。对于欲界、色界、无色界和六道有情,都能彻照,令明本心。超日光三昧尚且是这样,何况弥陀光明超越一切,具足一切三昧,所以佛光就号作超日月光。

(十二)‘不思议光’。见唐宋两译,《魏译》为难思光。昙鸾大师说:‘此光除佛莫能测,故佛又号难思光。十方诸佛叹往生,称其功德故稽首。’不思议光,偈中指出,佛这个光明除了诸佛之外,大菩萨也不能测。所以本经说:‘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正是不可思,不可议。例如佛的他受用实报庄严土,各地菩萨所见不一样,所现不一样。至于佛的自受用实报土,一切菩萨都不能知。这个光除了佛之外,一切大菩萨莫能测,无法思考,不能宣说,所以称为‘难思光’。这个光,即是唐宋两译的‘不思议光’,不思议就是不可思议。我们《阿弥陀经》的名字就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当时法会上‘十方恒沙诸佛,皆共赞彼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这给我们现在能信净宗的人一个证明,一个授记。你只要信,你就是不可思议,你所得的果报也不可思议。以凡夫身,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这真是不可思议。这也就是不可思议的果报。因为这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对于这样难信之法能生信心,所以就有这么大的功德。念一个佛名,一切佛就护念。念佛的人,佛就护念,大势至菩萨首先护念,阿弥陀佛派二十五位菩萨来护持你。再有一句最极重要与殊胜的话—《弥陀要解》中蕅益大师说:‘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大师是说,行人如果能够深信切愿持念佛号,你就把佛的功德全都摄受过来了,成为你自己的功德。佛的功德全部摄入成为自身功德,自己就具有弥陀的功德,所以说念佛时即成佛时。这正是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就是本经中所说的‘惠以真实之利’。所以印光大师称赞《要解》说:‘理事各臻其极(说理说事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大师说古佛再来亲自注解也不能比《要解》再高了。印光大师真是蕅益大师的知音。所以大家如果真正发无上菩提心,就请多多参研《弥陀要解》。常看看,如教修行,定在‘不思议’光中,全摄阿弥陀如来不可思议功德,成为自己的功德。

【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经文大意:上面说的十二种殊胜妙光,普遍照耀到十方一切世界。佛光虽在十方世界中平等的普照,但能见到佛光的人,仍是十分希有的,所以经说‘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佛光普照,为什么众生有遇,有不遇呢?可以打个譬喻,例如常用的收音机,广播电台播送节目的电磁波遍一切处,东西南北各方都能收到,但是收音机的天线、各种零件出了故障,或没有调好,甚至只有一根线的接触不良,就会收不到。电磁波譬喻佛光的常照遍照,收音机有故障譬喻众生没有遇光。如果遇到佛光,你就尘垢消灭,善根增长,所以经中说‘垢灭善生’,并且‘身意柔软’。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刚强难化,情见牢固,宁可舍命也不舍见,十种见惑,根深蒂固,对于佛陀超情离见的教化,不能信受,所以变成柔软就好教化了。倘若在三恶道里最极苦痛地方,‘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更重要的是‘命终皆得解脱’,在这一期受苦的寿命终了之后,都可以立即得到解脱。否则三途一报五千劫,何日才是解脱时!所以众生若能闻知十二光佛的殊胜光明,以及光明能令众生破暗生明、除障解缚、顿脱生死、证三不退的威神功德(利人为功,归已为德,弥陀内证无上果觉的实德,故能外施究竟解脱的实益),听到之后‘日夜称说’,以至诚的心相续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随你本人的意愿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赞叹光明也可以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