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毗婆沙论》五百大阿罗汉等 造/[唐]玄奘 译
《大毗婆沙论》共二百卷。北印度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译。或称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或又简称为《婆沙》,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七册。是小乘说一切有部所正依的论藏。此论广明法义,备列众说,为详解迦多衍尼子的《阿毗达磨发智论》而造的释论。
《阿毗达磨发智论》原是印度二十部派中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论典,和《集异门足论》、《法蕴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品类足论》、《界身足论》合称为有部重要的七论。据《俱舍论记》卷一载(大正41·8c)︰‘发智一论法门最广,故后代论师说六(论)为足,发智为身。’即古来都以《发智论》为有部教义的代表作。在当时北印度思想界占主要地位的有部学人,对于此论曾竞相钻研,各宣胜义,广事解说,而《大毗婆沙论》即为这些对《发智论》不同义解的广大结集。其所以名为《大毗婆沙》,即是包含有广说、胜说、异说三义。如《俱舍论记》卷一载︰(大正41·11a)‘谓彼论中分别义广,故名广说;说义胜故,名为胜说;五百阿罗汉各以异义解释发智,名为异说。具此三义,故存梵音。’显示此论为有部的广大教藏。
购买图书可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