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讲解《六祖坛经》 第二 般若品


问题讲解

一.如何认识自性般若?
二.如何体认缘起性空?
三.何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四.何谓“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
五.怎样转“贪瞋痴”为“戒定慧”?
六.怎样从般若中生出智能,灭却尘劳烦恼?
七、《金刚经》与禅的关系如何?
八.如何内外不住、来去自由?
九.所谓善知识,要具备那些条件?
十.无念法门,十种分别,何以无别?  

一.如何认识自性般若?  

佛教有所谓“三藏十二部经”,三藏是指经、律、论,统称大藏经。九千余卷的大藏经中,以《般若经》为数最多。如来一代时教,所谓“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在四十九年的说法当中,有一首偈语说:“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般若经》在佛陀的说法当中,就占了二十二年的时间,可见般若的重要。

在《六祖坛经》中,最重要的部份也正是〈般若品〉。因为所谓经,能称之为经的,以般若为贵。般若,内容深远,难以翻译得恰到好处,所以存其梵语而用音译。“般若”如果依照它的含义,虽然可以译为智能,但是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中文的智能,有善有恶,比方说,“绝圣弃智”的智,“智能”型的犯罪等,都含有非美善的意思,不能恰好与般若相当。所以为了保存般若的尊贵性,而保存它的原音。

般若,有三种:第一、文字般若,文字虽然不是般若,但是为了诠解般若,以方便引导众生,利益众生,使生起般若,于是施设方便言说,犹如舟筏,名为文字般若。第二、观照般若,依教奉行,行解相应,向当下身心世界加以观察,体验真理,犹如驾驶,名为观照般若。第三、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性体,离言说,绝文字,是众生本具,圆明寂照,不生不灭,犹如目的地,名为实相般若。依此实相般若,能出生诸佛及诸菩萨。因此,般若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自性般若就好像我们的老母。

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是谁?”

“释迦牟尼佛的母亲当然是摩耶夫人。”

有人这样子回答。这是错误的,摩耶夫人是悉达多太子的母亲,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是般若,因为要成佛,必须证悟般若,有般若才能成佛。所以,经典里讲:“般若者,三世诸佛之母。”又说“青青翠竹皆是妙谛,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宇宙之间,森罗万象,山河大地,一切都是从我们自性的般若所显现出来的。般若是我们的本体,从本体里面才能显现出宇宙的森罗万象。

在佛法里有很多不同的名相,初学者往往被这许多名相迷惑,而感觉佛法义理不容易深入。比方说:真如、自性、般若、实相、涅槃、菩提、法身、本性……等等,这些名相虽然名称互异,其实意义只有一个,就是指我们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本来的自我。现在我们常常说:“我喜欢、我悲伤、我的想法、我的意见、我认为”,这个“我”是假我;真正的我有不同的名称,在佛教里就把它说成是般若、实相、涅槃、菩提、法身、本性等,名词虽然不同,其实意义都是一样的。

说起般若,一般人并不容易懂得,所谓“般若自性无能喻,凡夫二乘不能测,等觉菩萨不能知,唯佛世尊独能了”。般若是诸佛证悟的境界,般若本来不可说,但勉强为了使大家了解般若,且依般若的层次略作说明。

首先从浅的方面来说,凡夫的般若就是“正见”,如果我们对于世间的道理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例如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佛道永恒,这就是凡夫的般若。

比凡夫高一点的声闻、缘觉、罗汉等圣贤,他们所体会到的般若就是“缘起”;也就是认识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世间一切不能单独存在,都是由很多条件因缘和合而生。

比声闻、缘觉再高一点的,是菩萨所体会的般若,那就是“空”。空不是一般世间所谓一切皆无的空,空在佛教里面是一个很深的哲理。空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所谓“真空生妙有”,因为空才能有,宇宙世间因为有虚空才能容纳万有。

菩萨以上,要到佛才能真正悟到“般若”。般若就是我们的法身、真如,般若就是众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里,没有生、佛的名词对待,没有自、他的形象差别。所以经中又说:“平等性中,绝生佛之假名;真如界里,无自他之形相。”

有一个信徒问惟宽禅师:“道在何处?”以我们现在的话就是说:“般若在那里?”

惟宽禅师回答:“只在目前。”

信徒说:“我何以不见?”意思是说,我怎么没有看到,我不知道般若是甚么样子啊!

惟宽禅师回答道:“汝有我故,所以不见。”因为你有“我”的执着,所以不能见道,不能知道般若。

信徒又问:“我有我故不见,和尚还见否?”

惟宽禅师说得很妙,他说:“有我有汝更是不见。”

信徒一听,“有”上不能见道,于是赶快再问:“无汝无我,能够见道吗?”

惟宽禅师回答说:“无汝无我,阿谁求见?”意思是说,你我没有了,用甚么来见般若、见道呢?

我们从这一段对话里面可以知道,有我、有你,有对待,就不是般若;有众生、有佛,有差别者,也不是般若。唯有在大圆镜智中见到平等法身,见到真如自性,也就是能够把自己融会到真理、本体里面,才是般若风光。

古德又说:“若人识得般若性,春花秋月大地春。”假如我们能认识内在的自我,认识般若自性,就能懂得春天的花开、秋天的月明,真是无限美好的大地风光。

在《法华经》中的“穷子喻”、“衣珠喻”等,都在说明“自性般若”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但因一般人皆有“我”──我痴、我见、我爱、我执,因此见不到“自性般若”。

要如何认识自性般若?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我们求佛、求道、求般若,并不是要到灵山会上,也不是要到那个极乐国土,每个人都有自性的佛土、自心的净土,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自性,不能认识自己,光在外相上追求,那只有离道愈来愈远。学佛就是要靠自己,“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剔起眉毛观自得,何劳特地礼西方?”学佛要反求诸己,不要到外面去找,要找自己的般若自性,能够见到自己,就能成佛。

二.如何体认缘起性空?  

前面讲到自性般若,般若有甚么用?般若就是要让我们认识、体证缘起性空。

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上的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尘沙砾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将随着因缘分散而灭。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有”,都是缘起而有;因为缘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

缘起法说明:世间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因缘关系,一切皆不能成就。比方说,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上,因为有农夫种田,我们才有饭吃;有工人织布,我们才有衣服穿;乃至出门,由于有公共汽车司机为我们开车,我们才能到达目的地。假如没有这许多因缘,我们就不能生存了。甚至于晚上在家里,只要打开视,就有精彩的节目可看,如果没有许多演艺人员表演,如何能有电视节目可看?所以,每个人能够生存,都要感谢因缘,感谢世间的成就。

缘起的定义就是:有“因”有“缘”,因缘和合而有“果”。世间上的一切都是因缘所生起,都离不开因果法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例如,花的种子种下,去它能够开花结果,必定要有土壤、阳光、空气、水份、肥料等很多的因缘,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能够生而为人,在过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业,现在到了人间来,还要有现世的缘,因缘聚合了,才能产生果。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法虽然深奥难懂,不过从因果法则的六条定律,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缘起性空”。

1、果从因生:缘起的先决条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缘”,条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的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外在的条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间接力。所以,万有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缘,这就是“果从因生”的理则。

2、相由缘现:“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这个“境”就是因缘,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本身并无自性,所以“缘起性空”;由于无自主性,所以能随着缘生而现,缘灭而散,因此“相由缘现”。

3、事待理成:宇宙万法的生起,固然是要有因有缘,但是在因缘果报的生起上,还有着普遍的理则,也就是因果的法则。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违背了这个“理”则,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说“事待理成”。

4、多从一有: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是有很多个;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从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种子埋到泥土里,经过灌溉施肥,而后长大开花,结出一树累累的果实,这都是由一粒种籽而来。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种,“一文施舍万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多从一有”的理论根据。

5、有依空立:世间上的人,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空是没有。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龙树菩萨《中论.观四谛品》中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论根据。

6、佛是人成:佛陀悟道之初,曾经宣示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只要断除无明,拂尘去垢,开显佛性,自能证悟成佛,因此有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证。

缘起性空正如拳头与手掌,五个指头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这叫缘起;放下来变成手掌,这叫性空。因为性空,所以才能缘起;因为缘起,故知本性是空。缘起性空的道理不容易懂,但是人生各种关系的存在,却都离开不了缘起性空的道理。

三.何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根据佛教“缘起性空”的真理,六祖大师提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主张,也就是说,“一就是全部,全部就是一”。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一切源于一,一并不代表一切;因为“一”只有一个,“一切”代表很多个。但是,在佛教里,认为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个不算少,万亿也不算多。例如一朵花、一粒微尘、一颗沙石、一个世界、一个宇宙虚空,都是称做“一”,孰大孰小?一般人总以为一朵花、一粒沙石、一个微尘很小,虚空很大,其实不是。我们说一朵花,从种籽种在土壤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阳光的照耀,还要有风来传播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等。可以说,这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万有的力量,才成为这一朵花;一朵花即等于一个虚空,跟虚空一样大。所以,在佛教里讲“微尘不算小,虚空也不算大”;又说“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这都是说“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

其次,佛教讲“万法归一”,万法泛指宇宙之间的森罗万象。万法既归于一,那么,“一”又归于何处呢?一归万法。“一”是体,“万法”是相,“一”与“万法”就是本体与现象的互存互证。所以,一就是多,“一”与“多”不是两个分别的观念,而是同源同流的回环,一个宇宙有三千世界十亿国土,十亿国土三千世界也只是一个宇宙,所以说一多不异,一多不二。

佛教除了主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外,也讲到“刹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长”。刹那是佛教计算时间最短的单位,以现在的时间计算,大约等于七十五分之一秒,所谓“分壮一弹指,六十三刹那”,在零点零几秒这么短的一刹那,为甚么说不短呢?主要是因为在一刹那之间,我们也有可能证悟永恒。所谓永恒无边,是没有时空分别间隔的。

此外,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可是映照在水中,不管江、湖、河、海,乃至脸盆、茶杯里面,都会有月亮。又如电视节目,虽然只是一个人在电视里表演,全国几百万台的电视机,统统都可以收看,这不就是“一即一切”吗?所以,时间、空间在“一”的里面,都是非常统一、非常调和的。如果我们能够认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能够了解“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就能体会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你我都是互为关系的存在,我和你没有太多的距离,没有太多的分别,所谓天下都是有缘人,相敬相亲又何必曾相识呢?

四.何谓“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  

在佛教里,有一句话说“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这句话叫人很难了解,菩提是清净的正觉,为甚么清净的正觉又说是染污的烦恼?烦恼是妄想、无明,为甚么又说妄想、无明的烦恼就是正觉的菩提?怎么好的说是坏的,坏的说是好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把是说成非,把非说成是,这简直是非、好坏不分了嘛!

其实,在一般凡夫的认识里,有是非、好坏、得失、染净,但是在真如的自性里面,却是“生死自家明”,那有是非、好坏、得失的分别呢?那只是心上分别的名相罢了!

对于“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这么深奥的问题,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

菠萝是一种水果,当菠萝才摘下来,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只要你咬一口,“哎哟!好酸喔!”但是,经过了和风的吹拂、太阳的照射之后,你再去吃它,“哎哟!好甜喔!”菠萝怎么一下子从酸变甜了呢?这甜是从那里来的呢?是从酸来的。因此,甜和酸并不是两个东西,而是同一个。

同样的道理,烦恼和菩提也是一体不二的;迷了就是烦恼,悟了就是菩提,离开烦恼之外,别无菩提可求。因此,六祖惠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烦恼和菩提又如海水与波浪,波浪因何而来?是由水而来的,离开了水,就没有波浪。波浪就等于烦恼,从汹涌澎湃的波浪里面,我们可以知道水的本性是平静的。所以,在烦恼的里面,我们知道它有一个清净的自性菩提。

烦恼和菩提也可以喻如黄金,黄金可以做成戒指、耳环、手镯等,假相上虽有种种的差别,但是黄金的本质则是不变的。我们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在五趣六道轮回,转来转去,时而天上,时而人间,时而地狱、饿鬼、畜生,但是这个清净的真如、菩提、自性,是永远不会改变,也不会损失分毫的。

众生因为有烦恼,因此流转五趣六道,却也要靠烦恼才能成就菩提。烦恼可以长养菩提,正如污泥里面可以生长莲花一样,因此,经云:“不怕妄想起,只怕觉照迟。”一个人能觉察出烦恼,就离觉悟不远了。所以,学佛的人不要怕烦恼,畏惧烦恼,重要的是,如何转烦恼为菩提。

我们要怎样才能转烦恼为菩提呢?有一个“哭婆变笑婆”的故事,说明苦乐、迷悟都只在一念之间。

有一个老婆婆常常哭泣,因为太好哭,大家都不称呼她的名字,而改叫她为“哭婆”。

有人问:“老婆婆!你为甚么喜欢哭呢?”

老婆婆说:“你们有所不知,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雨伞店的人做媳妇,每当太阳出来,就想到大女儿的雨伞卖给谁呢?没有人买雨伞,就没有生意了,她的生活怎么办?我不禁就要为大女儿哭。”

老婆婆又说:“我的二女儿嫁给卖米粉的人做媳妇,每当下雨,就想到二女儿的米粉没有太阳晒;没有米粉卖,就没有生意,那生活怎么办?你们说,出太阳我要为大女儿哭,下雨天则要为二女儿哭,我怎么能不哭呢?”

这一天,刚好来了一个出家法师,听完了老婆婆的话,就对老婆婆说:“老婆婆!你可以把你的观念改变一下嘛!以后当你看到太阳出来,就想二女儿的米粉一定晒干了,生意一定很好,一定赚了很多钱。遇到下雨天,你可以想雨伞店里的大女儿,雨伞生意一定很好,这样你就不用哭了。”

老婆婆一听:“嗯!观念可以改变吗?”

“当然可以!”

老 婆婆观念一转,从此每当看到太阳出来,就为二女儿欢喜;下雨了,则为大女儿高兴,所以从此变成一个会笑的老婆婆,大家也因此改称她为笑婆了。

哭和笑只在一念之间,苦和乐也是在一念之间,圣和凡、迷和悟、佛与魔也是在一念之间。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无论遇到甚么困难挫折,只要懂得转念,情况就不一样了;假如遇到悲伤、忧闷、烦恼,只要心境一转,也没有甚么不能解决的事。所以,烦恼可以转为菩提,但是,重要的是在于当下一转,如果你不转,则烦恼是烦恼,菩提是菩提;你能转境,才能把烦恼转成菩提。

佛教虽然重视转凡成圣、转迷为悟。但是,在佛法里又有这么一个譬喻:铁链子可以锁人,金链子一样可以束缚人。意思是说,烦恼固然可以迷惑人,如果你执着了菩提,一样会成为障碍;烦恼妄想的乌云固然可以遮蔽心灵,菩提正见的白云也一样可以成为执着。因此,真正的悟道,真正禅的境界,铁链子的烦恼要舍,金链子的菩提也不能执着;烦恼妄想的乌云固然要把它去除,菩提正见的白云也不能执着。总之,学佛的人要能超越一切,超越自己;要能离开烦恼、菩提的两边,要在中道里面去安排人生。所谓不即不离,不空不有,亦空亦有,能够认识“缘起性空”,能够懂得“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烦恼与菩提无二无别,你能够在这个不二的法门里找到安身立命之处,那才是一个修道者真正的生活。

五.怎样转“贪瞋痴”为“戒定慧”?  

佛教是智信的宗教,不但讲究慈悲,尤其重视般若智能;唯有开发般若智能,才能把“贪瞋痴”的烦恼转为“戒定慧”的功德。因此,平常我们讲学佛修行,主要的就是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也就是转“贪瞋痴”为“戒定慧”。

贪瞋痴,称为三毒,是说对一切顺情的境界,生起贪得无厌的贪心;对一切违情的境界,生起忿怒憎恨的瞋心;对一切事理的法则,生起邪迷愚暗的痴心。这三毒是众生心理上最严重的大病,它是障碍佛道的根本烦恼;它像魔王,恼害众生的身心,毒害众生出世的善根,它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因此,经典里面讲“心不迷不堕生死,意不烦不忧形质,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起不生业果”。可以说,凡夫众生有很多的苦恼,都是因为贪瞋痴的烦恼所引起的。

说起贪,我们可以看看这个世间众生的形象,走在路上,明明是一个已经喝过的空汽水罐子,他也要踢一踢,看看里面还有甚么东西?有这么一则笑话:嫁到都市为人媳妇的女儿,忽然听说乡下的老爸爸要来,为了表达孝心,就用罐子装了很多老爸爸最喜欢吃的芝麻糖,随他要吃多少就吃多少。

可是,当爸爸把手伸到罐子里面,却怎么样都拿不出来,女儿很着急,这样拿,那样拿,爸爸的手就是拿不出来。后来不得已,只好把罐子打破,一看,爸爸的手为甚么拿不出来?原来,他抓了一大把糖,手里面的糖太多了,拳头太大,糖果罐子的瓶口太小,所以拿不出来。

这个笑话说明,贪心是人性的弱点,贪心就是我们的根本烦恼。

瞋心,也是烦恼的根本,更是修行的一大障碍,所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佛教把瞋心比作“火烧功德林”。

据说,有一个学道的人,每次打坐时,常有虱子来咬他。后来他就和虱子约法三章:“当我打坐,进入禅定的时候,你不可以咬我;等我出了定,我不修行的时候,你咬我,我会慈悲布施一点血给你吸。”

大家说好了,彼此也就相安无事。后来,有一天,跑来一只跳蚤,闻到这个学道者香醇的血,忍不住垂涎欲滴,准备好好饱餐一顿,虱子赶忙出来制止:“跳蚤!你不可以随便乱来,我跟这个修行人有约定,要等他出定以后,才能吃。”

跳蚤当然等不及,也不管甚么约定,一口就咬下去。这个修道者正在禅定之中,忽然有个东西咬他,心想:“你这个虱子不守信用。”一气之下,就把衣服脱下来,付之一炬,于是不管跳蚤也好,虱子也罢,统统同归于尽。而这个修道者因为生起了瞋恨心,道业也成就不了,正是“佛前多劫修供养,所积广大福德缘,一念瞋心才生起,尽焚彼福成灰烬”。因为一念瞋心,因此毁了自己。

唐朝时,权倾朝野的太监鱼朝恩,有一天问药山禅师:“禅师!请问你,〈普门品〉说‘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甚么叫做黑风?”

黑风就是指烦恼、瞋恨的意思。

药山禅师听了这话,并不正面回答他,只是对着他说:“鱼朝恩!你这个太监,你问这个问题做甚么?”

鱼朝恩当时是朝中不可一世的重要人物,甚至连皇帝也要听他的话。不意药山禅师这么回答他,生气是可想而知,因此随即面露愤怒的样子。

这时药山禅师哈哈一笑,他说:“这就是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

贪瞋痴就像盗贼一样,日夜盘据在我们的心上,窃取我们的功德法财,障蔽我们的真如佛性,如果我们不转“贪瞋痴”为“戒定慧”,我们就永远受贪瞋痴的烦恼束缚。在三毒之中,瞋恚其咎最深,因此,佛教里面有一首偈语说:“面上无瞋是供养,口中无瞋出妙香,心中无瞋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假如我们是经常为贪瞋痴所苦恼的人,不妨接受六祖惠能大师的指导;只要我们能开发人人本具的般若智能,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就能把贪瞋痴烦恼转成戒定慧,那么我们的生活自然会有另一番妙味了。

六.怎样从般若中生出智能,灭却尘劳烦恼?  

在《六祖坛经》的〈般若品〉里,主要就是要我们从般若自性中生出八万四千智能,来灭却八万四千的尘劳烦恼,所以惠能大师说:“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能。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

在佛教里,我们常常听到“八万四千”这个数字:八万四千不一定不多不少就是八万四千,八万四千的意义,就是表示很多。

随代慧远大师曾对八万四千作了这样的批注,他说:“诸佛菩萨普度众生,有三百五十个法门,每一个法门里面,各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等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法门。每一法门当中,皆能降伏众生的四大(地、水、火、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如此就有二万一千个法门,这二万一千个法门又对治众生的欲、有、见、无明等四种毛病,于是二万一千乘四就是八万四千法门。”法门有八万四千,正好对治八万四千的烦恼。

其实,在工商发达、科技文明的现代社会里,现代人的烦恼应该不只有八万四千;可以说,时代越进步,增加的烦恼也越多。譬如,现代人出门乘坐汽车,万一汽车抛锚,真是“汽车者,气死人也”。有时乘坐公共汽车,左等右等,迟迟不来,等公共汽车也是好气人。因此,汽车虽然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也增加了我们的烦恼。现代人利用电话传达讯息,本来是很方便的,但是用多了,难免也会受到电话的干扰,又增加了电话的烦恼。现代的人住公寓里面,像鸽子笼一样,不容易和大自然接触,公寓里面也有很多的烦恼。所以,现代人的烦恼,应该不止八万四千。

不过,前面说过,八万四千的烦恼,我们不一定要从数字上去认定,由于佛教的数字常常只是一种象征,离开数字之外,我们应该去领略它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譬如,在佛教里,常常说我们要一心念佛、一心不二。为甚么要“一心不二”?就是不要三心二意的意思。上香要上三炷香,拜佛要拜三拜。为甚么?因为三炷香、三拜就表示对三宝的尊敬,是表示对三学、三慧、三种般若的重视。我们供佛要供四果,“四”是代表四圣谛、四如意足、四阿罗汉果。我们供菜要供六碗菜,“六”是代表六度。念佛连续七天,叫做打佛七,参禅连续七天,叫做打禅七,“七”就是代表一个周期。

此外,十回向表示十大愿:礼拜时,有人拜十二拜,这就表示我要效法观世音菩萨的十二大愿。念佛时,有人手持十八颗的念珠,表示十八罗汉;二十四颗,表示二十四诸天;三十二颗,表示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四十八颗,表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一百零八颗,表示一百零八大愿,度一百零八烦恼等。

佛教的数字不但蕴涵特殊意义,尤其学佛者若能藉着法数名相深入佛教义理,不失为一大方便法门。兹以一到十的数字,举例说明:

一、一心求法。(一心:指如来藏心,即绝对无二的心性。)

二、二谛圆融。(二谛:第一义谛、世俗谛。)

三、三学增上。(三学:戒学、定学、慧学。)

四、四恩总报。(四恩:国家恩、父母恩、众生恩、三宝恩。)

五、五戒均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六、六度共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

七、七财具足。(七财:信、戒、惭、愧、闻、施、慧、称为七圣财。)

八、八道并行。(八道:正见、正语、正命、正念、正思惟、正业、正精进、正定,称八正道。)

九、九品同登。(九品:即九种等级──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

十、十愿圆满。(十愿:指普贤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总之,八万四千法门度八万四千烦恼,这只是以数字来象征、说明,其实心病还需心药医,我们的心能制造贪瞋痴烦恼的毛病,同样也能生出功德、智能,所谓“披毛因它成,成佛也由它”;学佛就是为了调伏这颗散乱的心,为了净化这颗染污的心,所以又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如果我们的自心能常生功德智能,自能灭却无明烦恼,是则当下即是佛国净土。

七.《金刚经》与禅的关系如何?

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一再提到《金刚经》;《金刚经》不但与《六祖坛经》有很重要的因缘,与禅宗更是关系密切。

禅宗自六祖大师以后,分为“南顿北渐”,即所谓南宗禅与北宗禅。南宗禅是以《金刚经》印心,北宗禅则以《楞伽经》印心。六祖大师是南宗顿教的开教祖师,《金刚经》与他本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六祖大师最初在故乡岭南,就是因为听人念诵《金刚经》而契入佛法;后来到了黄梅亲近五祖,也是因为听五祖讲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茅塞顿开,彻悟本自清净的自家面目,于是受五祖弘忍大师传法印心,成为禅宗六祖。《金刚经》从此取代了达摩东来以“《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的传统地位,并为中国禅学开启了历久不衰的黄金时代。

讲到《金刚经》与禅的关系,首先应该对《金刚经》做一番认识。《金刚经》总共有五千多字,主要的宗旨在于说明“空”。所谓“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这个“无”就是“空”。但是空并非世间一般所谓甚么都没有叫做空;“空”是建设“有”的,空是涵盖空有不二的无,这个“无”的“真空”,才是真正最究竟的般若宗旨。

说到禅,禅是甚么?禅是自我,禅是生活,禅是艺术,禅是幽默,禅是我们的自心本性,禅是无。所以,禅宗所表达的境界,也是一个“无”字,与《金刚经》的主旨可以说非常的契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如果能有一点《金刚经》的般若,有一点禅的幽默、禅的自然,生活就会有不一样的风光。就如同在菜里放了盐巴,菜的味道就会更加美味可口;又如在客厅里插了一盆花,顿时能使满室生香,增色不少。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生活里有般若、有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般若,则心中充满愚昧、妄想、颠倒、执着,那就是苦恼的世间;假如有了般若,就好像有了光明一样。在佛教里面讲般若光、智能光,光能照破无明、黑暗、烦恼。有了禅,生活就能自然、洒脱、自在,就不会紧张、烦恼。所以,有人说:“若将禅心过生活,何愁烦恼不能了?”

在《金刚经》里的经文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甚么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因为我们的心虽是一个,可是这一个心如《大乘起信论》说“一心开二门”,也就是说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但因无明妄动而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的相状,因此就有一种是真如心,一种是妄想心、生灭心、无明的心。

我们平常生活在妄心里,日夜攀缘五欲六尘,充满无明妄想,念念生灭不已;过去的心已灭,现在的心念念不停,未来的心未生,所以说三心不可得。

过去有一位德山禅师,他在北方听到南方弘扬禅宗的顿教法门,特地做了一部《金刚经》的疏钞,想要批驳“顿悟成佛”的说法。

当他带着《青龙疏钞》南下,在路上肚子饿了,见到小店里有一个老婆婆在卖茶点,德山禅师上前要买点心充饥,老婆婆说:“禅师!你担子里面装的甚么?”

“我担子里挑的是《金刚经》的批注。”

“你是研究《金刚经》的呀!我有一个问题请教你,如果你能回答得出来,今天的点心就由我供养。”

德山禅师一听,一个老婆婆能有甚么了不起的问题,就说:“好!你请问,有甚么问题啊?”

老婆婆说:“禅师!《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禅师:现在你要吃点心,是点的甚么心呢?”

德山禅师被这个老太太一问,哑口无言。

所以,禅不是从知识上去理解的,它是透过修行证悟,是从生活里获得的体验。

在战乱时,有一团军队,到一个寺院里抢劫,寺院里的出家人看到盗匪放火烧房子,纷纷跳到佛殿的屋顶上。

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住持快川禅师就问这许多参禅的人,他说:“你们大家赶快加紧用功,我现在问你们一个问题:‘在熊熊大火当中,我们如何大转*轮?’”意思是说,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如何才能把握自己,安住身心?如何能够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快川禅师逼着大家,“快参!快参!”正在大家犹豫的时候,快川禅师就说:“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所以,参禅那里需要找山明水秀的地方,只要把心里面的妄想、无明、烦恼熄灭下来,在大火里面也可以转*轮,在大火里面也会感到身心清凉。所谓“心若起时,不随它起,起心自觉;心若去时,莫随它去,去心自觉;心若住时,莫随它住,住心自觉”。

因此,我们在生活里面,“若自了了自知,不住一切处,即明了了尽本心,亦名了了尽性”,这就是所谓“无所住心,无所生心”。在佛门的证悟上讲,这就是证到无生法忍。所谓无生法忍,就是不生不灭,不会受世间的无常颠倒。我们悟道以后,禅的这一“无”,就可以说是无限、无量、无边,也就是让我们进入到无限的世界、无边的空间,乃至超越时间、空间。所以《金刚经》也好,禅也好,主要的就是要我们能够超越。

八.如何内外不住、来去自由?  

《金刚经》讲到“无住生心”,我们的心平常住在甚么地方呢?住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上面。我们的心一天到晚攀缘外境,不是喜欢各种美色,就是执取各种声音、各种味道。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说,我们的心不但不要让它住在六尘上,而且要不住内,不住外,任它来去自由。

心要如何才能不住内,不住外呢?六祖大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所谓菩提,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菩提是不假外求的。我们现在讲求知识,知识是对这个世间的现象界做种种的分别了解,而禅、般若、智能,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求,去开发。例如禅宗的禅师们,你看他打坐的时候,闭起眼睛来,不看、不听,心不向外攀缘,但是他心内的世界比心外的世界更广阔,更逍遥,更自在。

所以,讲到“道”,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悟,也不是靠打坐就能够开悟,而是要用心。心好比明镜,久被尘劳、垢秽污染,当我们把垢秽慢慢擦拭后,清净的心光自然就会显现出来。因此,六祖大师说参禅不在打坐,禅不只是坐。打坐当然是静心,是一种精神集中、意志统一。打坐对于我们的健康、养性、参禅都有帮助,但是,开悟不是绝对靠打坐。所以,六祖大师又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原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课?”禅不在坐卧,禅要用心体会,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心里一悟,宇宙、世界自然会有另一番不同的风光。

平常我们的生活都是向外面贪求,不知道自己心里有宝藏。所以过去有一位禅师说:“我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点绘意,无一点彩色,画也画不成,偷也偷不得。其像本自人,清净非佛身,虽然是一身,分身千百亿。”这意思说的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就是我们的禅心。所以,《六祖坛经》主要就是要我们找回自己的心,找回自己的真如自性。

我们的心在那里呢?《楞严经》讲到阿难尊者“七处征心”,就是找他自己的心在那里。这是佛陀为了破除阿难的妄想缘心,使他的妄心无所依止,因此就阿难尊者所说心在内、心在外、心在中、心在无着等七处,一一予以论破,以显此心遍一切处,无在无不在的妙净。

我们每个人本自具有的真心,不但无所不在,无所不遍,而且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因此,六祖大师不但要我们找回自己的真心,而且要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所谓不住生死,就是要有般若的智能,超越轮回生死;所谓不住涅槃,就是要有大慈大悲,服务人间,救度众生。也就是要悲智双运,体悟中道。唐末五代的云门文偃禅师,曾经参学于睦州(浙江建德)的道明禅师门下。当他前去参学的时候,就在他从外面一脚正要跨入门槛时,道明禅师出其不意的用力把门关上,云门大叫:“唉哟!好痛喔!”

道明禅师说:“谁在喊痛啊?”

云门禅师答道:“老师!是我。”

道明禅师问:“你怎么痛啊!”

云门禅师回答:“我脚在里面。”

道明禅师又问:“脚在里面,那你人在那里?”

云门禅师答道:“我在外面。”

道明继续再问:“你人在外面,脚怎么会在里面呢?”

云门这时候忽然觉悟到,原来本性是没有内外之别的。

世间的内外、你我、善恶、大小等,在禅者的眼中,都是虚妄对待的;凡夫众生因为有这些内外的分别假相,所以被虚妄对待紧紧束缚,无法超越,就会痛苦。因此,六祖大师说,我们的心要不住内,不住外,如此才能来去自由,才能遍住一切处。

九.所谓善知识,要具备那些条件?

在《六祖坛经》里,六祖大师一再地教诫信徒、弟子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是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

在佛门里,通常把师长们称为“善知识”。此外,同参道侣、护法善信,都是修学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善知识。

《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形相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都可以称为善知识。

在修持的道路上,善知识对我们有莫大的影响力,因此经典里譬喻善知识如大地,可以承载长养我们;如高山,可以为我们依靠;如乳母,可以守护我们,不令作恶;如良医,能医治我们种种烦恼病苦;如勇将,能灭除我们一切诸恐怖;如船师,能令我们度越生死瀑流。由此可见善知识的重要。

佛陀就是一个伟大的善知识、伟大的教育家;佛陀时而讲空,时而说有;时而论相,时而谈性;主要的就是为了接引不同根机的众生所施设的权巧方便。

六祖惠能大师也是一个伟大的善知识、伟大的教育家。六祖大师对弟子的教育,有时候委婉曲折的予以开导,有时候则施予当头棒喝的教育,这也是善知识。

因此,所谓善知识,有时候不一定全然用慈悲的爱来摄受你,有时候也要用力量来折服你。如同一个小孩子,需要母亲的慈爱呵护,也需要有父亲的威严教导;严厉就是力的折服,慈爱就是爱的摄受。世间上的万物,固然需要春天的和风、夏天的细雨,才能生长;但是,有时候也需要秋天的霜、冬天的雪,才能成熟。因此《禅林宝训》有两句话说:“姁之妪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使万物孕育、成熟。

同样地,在佛教里面,我们亲近善知识,并不是一味的要求慈爱,禅宗说,打骂是教育,有时候威严的呵斥,也是一种教育。因此,一个善知识的条件,要有功德心,要有供养心,要有宽容心,要有慈悲心,要有智能的心,要有教育的心。善知识自己对佛法要有体证,要能通达如实的真如自性,要有慈悲、怜悯的心,要能方便权巧地为我们演说佛法。这就是惠能大师告诉我们,做一个善知识应有的条件。

十.无念法门,十种分别,何以无别?  

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传给我们一个证悟的法门,这个法门叫无念法门。

念,就是分别;无念,就是不分别。在《六祖坛经》里面,讲到十种分别,这十种分别如何把它调和起来,让它没有分别。有时候,看起来是两个极端,例如“有”和“空”;但是在无念法门里面,“有”和“空”不是两个,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真空生妙有,妙有即真空。把这两个极端调和起来,就是无分别。

现在我把这十种无分别,一一做个介绍:

◆顿渐无别:禅有“南顿北渐”之别,“顿”就是即刻开悟的顿超法门,尽管你是一个凡夫,一样可以立地成佛;“渐”就是慢慢的修,慢慢的学,是逐渐、逐渐地明心见性。好像学生读书,有的是天才儿童、资优生,他可以跳级,不必逐年晋升;但是一般人就必需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读完初中,然后才可以上高中。

不过,在佛法里,无论顿、渐的根性,在我们的真如自性里,所谓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都能见性。所以,在《百喻经》里有个故事说:有一个村庄里缺水,必需要到五里路之远的地方去挑水,大家觉得路好远喔!这一担水得来不容易,于是就向长官反应。后来,长官说:“以后我们这一条路的名称不要叫五里路了,就叫三里路好了。”村庄里的人听了都好高兴,心想:“以后再也不必走五里路,只要走三里路就可以有水喝了。”

其实不管五里路也好,三里路也罢,都是一样那么远。因此,即使“顿”根的人,也不能以为“善小而不为”,还是需要聚集很多的大善小善;就是开悟了,也还是要修行。至于渐修根机的人,当然更要积功聚德,如此才能功果圆满。

◆迷悟无别:惠能大师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这是说,人有迷悟,法没有迷悟。

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公公,有人问他:“你几岁了?”

他说:“四岁。”

“胡子都白了,怎么才四岁呢?”

“我确实四岁,因为我信仰佛教,追求真理才四年,我觉得这四年的人生才有意义,所以我说四岁。”

过去的几十年岁月,因为迷而不悟,因此对老公公而言,这样的岁月毫无意义。不过,迷和悟其实并没有分别,迷悟只是正反的两面,由迷才有悟,迷悟无别不是胡涂,不是笼统,而是一种超越。

三湘才子张剑芬居士曾作一对联:“迷即众生悟即佛,二不成双一不单。”实是深体“迷悟无别”之妙的佳句。

◆智愚无别:惠能大师说:“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世间上的人,有的人很聪明,很有智能,有的人愚痴无智,其实,本体则一。尽管怎么样的愚笨,只要有心,人以一知,我以十知,能够多用一点工夫,总是能成,所以说“智愚无别”。

◆邪正无别:在世间上,有好人、坏人,有善恶、邪正等分别;但是在真理里面,所谓“法无善恶,善恶是法”,有时候,是佛法的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是佛法,例如:金钱本身没有好坏,使用不当,钱财是罪恶的根源;使用得当,可以造福人群。又如感情,处理不当,造成烦恼、痛苦;处理得当,则慈悲普爱世间,这也是对人间的一种贡献。所谓“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人有正邪,法无邪正。

◆净秽无别:禅宗有一则公案:赵州禅师和徒弟文偃禅师为了信徒供养一块饼,师徒决定打赌,看谁把自己比喻成最髒最贱的东西,谁就赢得这块饼。

“你是师父,就由你老人家开始比吧!”文偃禅师说。

赵州禅师说:“我是一只驴子。”

文偃禅师接着说:“我是驴子的屁股。”

赵州禅师又说:“我是屁股中的粪便。”

文偃禅师不甘示弱地说:“我是粪便里的蛆虫。”

赵州禅师无法再比喻下去,反问道:“你这蛆虫在粪便中做甚么呀?”

文偃禅师回答:“我在粪便里避暑乘凉啊!”

《般若心经》云“不垢不净”,《维摩经》亦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肮脏的污泥也能长出清净的莲花,因此,清净和污秽是一如不二的。

◆人我无别:人活在这个世间上,有很多的苦恼都是从分别人我而来的。我们常常会计较这是我的,那是你的;这是我喜欢的,那是我不喜欢的。由于有这种种的妄想执着,因此产生苦恼。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人我相互存在的关系,例如,这个世间上如果没有人,只有我,谁供应我生活所需?因此人我之间应该相互助成,因为人我无别,人我是一体的。

◆道魔无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说即使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只要有一念悔心向善,也能转魔成佛。当初佛陀座下的弟子鸯伽摩罗,过去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恶人,但在真理之前,只要一信佛,马上成为大善人;三迦叶(优楼频楼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本来都是有名的外道,但是被佛陀道德的力量摄服以后,也可以转魔成佛。因此,一个人罪恶不可怕,迷惑也不要紧,只要懂得转念,就能转迷为悟,转邪为正,转恶为善。

◆是非无别: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分别太强烈,就有斗争,就有痛苦。是非,其实只是立场的差异、看法的不同罢了。我们处理是非的态度,所谓“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只要我们能够不怕是非、不传是非、不说是非,管他是是非非,我一如也,是非自然止于智者。

◆爱瞋无别:“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爱与恨常常纠缠不清,有的时候,两个人今天爱得难分难舍,明天却势如水火;有时今天恨他恨得要死,将来不一定需要他的帮忙。因此爱恨不要太强烈,何妨“禅心一任娥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瞋”。

◆世出世间无别:佛教有世间与出世间的生活。有的人太过强求出世的生活,因此显得枯寂无趣。其实,太过执取世间的五欲六尘,固然慾壑难填;过份排拒,则不免冰冷空洞。所以,最好能将世间、出世间调和起来。平常所谓“生活佛教”,就是要用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也就是一样在世间生活,只是把佛教出世的思想,无边深广的悲智运用在救度众生的事业上。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生活是在于我们处理的,我们要过超越的生活,不要被生活牵着鼻子走。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虽是在世间生活,而能不为世间所执,不为世间所迷,这就是禅宗六祖大师要我们过的一个“有无不二”,无分别、无念法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