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天台宗作为中国佛教第一个大乘宗派,以教(教理)观(实修)双美著称于世。天台典籍浩如烟海,主要的就有数百种,-根本典籍则是天台三大部《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又名《圆顿止观》);欲深入研修天台宗,不可不读的天台圣典。天台宗就教义理论与修行实践,分判教相门与观心门,全称教门、观门,简称教观,为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法华文句》、《法华玄义》二部,主说教相门,傍及观心门;《摩诃止观》主说观心门,傍及教相门。此三大部皆是天台智者大师(538~597)自大苏妙悟、华顶降魔实证诸法实相而流出的文字般若,由其得意弟子章安尊者(561~632)私记,并将其中的《法华玄义》、《摩诃止观》,于隋开皇十七年(597)八月(智者大师圆寂前三个月),敬呈智者大师鉴定通过。
《摩诃止观》是智者大师最成熟的代表作,系天台观门的极致;自隋开皇十四年(594)四月二十六日起,至一夏(九旬)结束,讲于荆州玉泉寺。
《摩诃止观》十卷(以下引文仅注明卷数),洋洋二十万言;隋大业元年(605)问世之后,盛传至今,且普及至日本、韩国,显示其不朽的生命力。智者大师曾为俗兄陈铖撰<小止观》一卷,又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或名《童蒙止观》,对《摩诃止观》中所讲的内容,大致都撮要叙述,实为《摩诃止观》的节本。因为,《小止观》的前五章相当于《摩诃止观》的第六方便章,《小止观》的次四章相当于《摩诃止观》的第七正观章,《小止观》的“证果第十”章所述“三止三观”与《摩诃止观》的中心思想“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致,所以,诚如《小止观》元照序文所说,《小止观》“实大部之梗概,人道之枢机”。故古来天台祖师大德劝人研修止观,皆主张从《小止观》人手,然后深入《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卷一至“略说缘起竟”,以章安尊者的本人口吻说出,为序分。卷二至卷十,为正宗分;总开十章,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此十章的后三章(果报、起教、旨归),虽未宣说,其义却于大意章“五略”中后三略(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所明,为流通分。
卷一至“略说缘起竟”,指明天台止观的祖承、付法、引证与示说;提出最早的天台四祖说,即高祖龙树菩萨(西土第十三祖)、二祖慧文禅师、三祖慧思禅师、四祖智者大师;由于智者大师乃天台教观的集大成者、实际创始人,并且以其大苏、华顶二次妙悟的殊胜资粮,在不违释迦一代时教根本精神的前提下,融会了中国人特有的儒道思想、理解方式与实修体验,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艰巨工程已经形成,因此“此之止观”虽亲承如来一代圣教,却是“智者,说己心中所行法门”。故被誉为“东土小释迦”,诚当之无愧!卷一说:“天台(智者大师)传南岳(慧思禅师)三种止观,一、渐次,二、不定,三、圆顿。皆是大乘,俱缘实相,同名止观。渐,则初浅后深,如彼梯阶;不定,前后更互,如金刚宝置之日中;圆顿,初后不二,如通者腾空”天台止观留下四本:渐次止观。在金陵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为三十卷,章安治定为十卷,即《释禅波罗密》;不定止观,即陈尚书令毛喜请大师出,今《六妙门》一卷;圆顿止观,整个佛教的最高观法,即一心三观,指《摩诃止观)十卷;小止观,留《小止观)一卷。此三种止观依序为初浅后深、浅深不定、初后不二的观法,皆是趋人实相的大乘止观。在因谓之为止观,在果谓之为定慧、寂照、明静,名称不同,意义一致。此三止观,普摄群机;乃智者大师,为三根性(下、中,上)说三法门(渐次、不定、圆顿),并引三譬喻(登梯、宝置、腾空)而广说的胜妙法门。如何实修渐次止观?此法犹如登梯由低而高,先持戒修善;次修禅定、无漏;复修菩萨道;后渐观实相,止二边偏,止观双修,定慧力等,即止而观,即观而止,圆融不二,又了了分明,能见佛性,住大涅槃。如何实修不定止观?非初观实相,亦非次第由浅而深,乃前后互更圆融的观法。如置金刚宝于日中,其色彩、现象不定。此为无别阶位,随众生根机而作浅深、渐顿不定等法,以成实相之观。如何实修圆顿止观?指初发菩提心即观实相,观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随举一法当体即实相印。故苦道即是解脱道,无苦可舍;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犹如神通之腾虚空,初缘实相而解行并顿。此系以法性寂然修四种三昧,行八正道,虽有初后,然实无二无别,故得开佛知见,得无生忍。一言以蔽之,天台止观融摄整个佛法,代表一切佛法。从最高修法而言?天台圆顿止观,净土念佛圆顿法门(理一心不乱),禅宗正法眼藏,皆体现了一乘圆教的根本精神!
卷一下半部分至卷二全文,智者大师讲第一章“大意”,略说《摩诃止观》大意,故称“五略”,即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由“五略”而“十广”(十章),其结构之广博、精致;教观之完备、充实,令人惊叹不已!“发大心”是前五章的旨趣;“修大行”是方便、正观二章及四种三昧的略讲;“后三略”则是“后三章”的纲领,“果报”乃“证真果”,“起教”为“化他”,“旨归”是“涅架秘藏”。卷一说:“云何发大心?众生昏倒:不自觉知,劝令醒悟,上求下化。云何行大行?虽复发心,望路不动,永无达期,劝牢强精进,行四种三昧。云何感大果?虽不求梵天,梵天自应,称扬妙报,慰悦其心。云何裂大网?种种经论,开人眼目,而执此疑彼,是一非诸,闻雪谓冷,乃至闻鹤谓动,今融通经论,解结出笼。云何归大处?法无始终,法无通塞,若知法界,法界无始终,无通塞,豁然大朗,无碍自在。生起五略,显于十广。”智者大师强调欲成就止观二法,发心至为重要。若发邪心,修正法,正法亦邪;若发大心,修邪法,邪法亦正。卷一“发大心”:“此菩提心,有大功德。举要言之,此心即具一切菩萨功德,能成三世无上正觉。若解此心,任运达于止观;无发无碍即是观,其性寂灭即是止;止观即菩提,菩提即止观。”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即四种三昧,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智者大师于卷二“修大行”详细阐述了四种三昧的行法,依据《文殊说般若经》、《文殊问般若经》、《般舟三昧经》、《大方等陀罗尼经》、《妙法莲华经》、《大品般若经》等佛经,而有所增益,并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特别突出了念佛法门,为天台宗的后继者大力倡导“台净结合”开了先河。智者大师乃灵山圣众之一,或本或迹,皆不可思议;为悲悯后世众生,示居五品(圆教观行即佛),示生极乐净土。其真实用意,乃是令教观不深者,求生极乐净土,可保一生了办无失;亦令修净土者,兼习教观,可增益品位。因之,印光大师赞曰:“智祖(智者大师)示生示位之大恩大德,虽粉身碎骨,也难报万分之一也。”天台四种三昧,具有人手方便、见效快、可操作性的特点,可谓智者大师“说己心中所行法门”的具体表现。
卷三“释名”、“体相”、“摄法”、“偏圆”,全卷共讲四章;止观总持,具足一切佛法,或体.或相或偏或圆,无不赅摄。卷四专讲“二十五方便”(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方便者,众缘和合,以能和合成因,亦能和合取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卷五至卷十,专讲“正观”章,为《摩诃止观)的核心部分。
藏、通、别教皆修十乘观法,然皆善巧方便之说;唯圆教方论正修十乘观法。此十法,即能因至果成就观法。卷五以下,对“十法”有详尽阐发。十法之中,第一、观不思议境为上根人而设;若尚未成功或中根者,进而修第二、发真正菩提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观,第四、破法遍,第五、识通塞,第六、三十七道品调适,第七、对治助开;至于下根者,则更修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无法爱(又称离法爱),但最后亦须修备具足十种观法,证人圆教真实之位。为对治魔障,卷八以下,又有十境(阴人、烦恼、病患、业相、魔事、禅定、诸见、上慢、二乘、菩萨)三障(报障、烦恼障、业障)四魔(阴、烦恼、死、天)之说。最后一一皆成圆妙三谛,无有圆顿,更过于此。
卷三,智者大师列出老子《道德经》、庄子《逍遥游》;卷六,认为五戒与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一致的;卷八,认为“若止心丹田(道家养生术)”,可以治病。很显然,智者大师援儒、道人佛,并列为人天教学之中,对传统儒道文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极大地丰富了佛教人天乘的内涵,这是智者大师对中国佛教的一大贡献,亦是中国佛教区别于印度佛教,但根本精神不变的主要原因。中国佛教向来以“农禅并重”为优良传统,这也不同于印度佛教,都可以根据《五分律》的“随方毗尼”,与《妙法莲华经》的“会三归一”思想,来加以说明了。不过,智者大师特别强调,若于儒、道等世法滞步不前,不能出三界火宅,故卷六指出:“世法药非毕竟治。屈步移足,虽垂尽三有,当复退还。”
《摩诃止观》于“一夏敷扬,二时慈霪,虽乐说不穷,方至见境(诸见境),*轮停转,后分(后三境)弗宣”(引自“卷一”),但后三境(上慢、二乘、菩萨),在诸卷中皆有提示。上慢境,如禅定境中明。二乘境,菩萨境,即藏、通教二乘,藏、通、别教菩萨,如体相、摄法、偏圆等章及诸见境中可思议等文所明。因此,天台九祖荆溪湛然大师(711~782),在他为诠解《摩诃止观》,而撰著的代表作《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中,总结道:“其文虽阙,其义已足,夏终告息,托缘停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