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摄大乘论》题解


《摄大乘论》(Mahayana-samparigraha) ,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即唯识派)的重要论著之一,「摄」为统摄,本论以境、行、果的十殊胜,统摄大乘佛法要义。这十殊胜是:一、所知依,二、所知相,三、入所知相,四、彼人因果,五、波因果修差别,六、此中增上戒,七、此中增上心,八、此中增上慧,九、彼果断,十、彼果智。第一和第二说明境的殊胜,第三至第八说明行的殊胜,第九和第十说明果的殊胜。

本论有三个汉译本:一、元魏·佛陀扇多译《摄大乘论》二卷,译於普泰元年(公元五三一年);二、陈·真谛译《摄大乘论》三卷,勘同魏译《摄论》,翻译年代不详;三、《摄大乘论本》三卷,唐·玄奘译於贞观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六四八——六四九年),勘同魏译《摄论》,题末「本」字依《开录》加。

《摄大乘论》有世亲、无性两家释论,世亲是无著的弟弟,又是他的弟子,昕以世亲的《释论》是权威著作,此《释论》有三个汉译本:一、《摄大乘释论》十五卷,陈·真谛译於天嘉四年(公元五六三年):二、《摄大乘论释论》十卷,隋·达摩笈多共行矩等译於大业五年(公元六○九年):三、《摄大乘论释》十卷,唐·玄奘译於贞观二十二至二十三年(公元六四八:—六四九年)。无性的《摄大乘论释》十卷,唐·玄奘译於贞观二十一至二十三年(公元六四七——六四九年)。

《摄大乘论》有《碛砂藏》本、《嘉兴藏》本、《大正藏》本、《高丽藏》本、《龙藏》本、金陵刻经处本、《藏要》本等。其中《藏要》本最佳,因为这个版本用《摄论》的三个汉译本、世亲《释论》的三个汉译本和无性的《释论》校勘,还对校过西藏胜友等翻译的《摄大乘论》,所以《藏要》本的《摄大乘论》,可靠性最大,故本书以《藏要》本的《摄大乘论》本为底本。

《摄大乘论》的作者无著,是梵文Asanga的意译,音译阿僧伽。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即唯识派)的创始人,生活年代大约是公元四、五世纪,生於北天竺犍陀罗国的布路沙城,属婆罗门种姓。其父名憍尸迦,母名比邻持,共生三子:长子无著,次子世亲,幼子此邻跋婆(意为比邻持的儿子),亦称觉师子(Buddhasimha)或师子觉。无著原出家於小乘佛教化地部,相传後遇宾头罗罗汉为其讲小乘空观,无著对其教诲感到不满足,後从弥勒受《十七地论》(即《瑜伽师地论》),彻底了解其义,对《华严经》等大乘经典,都能通达理解。後劝其弟世亲也放弃小乘佛教而改学大乘。无著晚年游化於中天竺的憍赏弥国,死时已经一百多岁,比弟弟世亲早逝二十五年。无著的著作很多,除《摄大乘论》以外,还有以下几种:

一、《显扬圣教论》二十卷,唐·玄奘译於贞观十九年至二十年(公元六四五——六四六年)。

二、《大乘阿昆达磨集论》七卷,唐·玄奘译於永徽三年(公元六五二年)。

三、《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於贞观四年至七年(公元六三○——六三三年)。

四、《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元魏·勒那摩提译,翻译年代不详。

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二卷,隋·达摩笈多译於大业九年(公元六二二年)。

六、《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一卷,唐·义净译於景云二年(公元七一一年)

七、《六门教授习定论》一卷,唐·义净译於长安三年(公元七○三年)。

八、《顺中论》二卷,元魏·翟昙般若流支译於武定元年(公元五四三年)。

《摄大乘论》的第一名译者佛陀扇多(Bcddha-santa),意译觉定,北天竺僧人,先与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於洛阳共译世亲的《十地经论》。後於北魏孝明帝正光六年(公元五二五年)至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公元五三八年),在洛阳白马寺和邺都(今河南省安阳北)金华寺,相继译出《如来师子吼经》、《摄大乘论》等共十部佛典。

《摄大乘论》的第二名译者真谛(Paramartha),音译波罗末陀,亦称拘那罗陀(Rcnaratha),中国佛教的四大译经家之一。西天竺优禅尼人,属婆罗门种姓。为了弘扬佛道而至扶南(今柬埔寨)。大同年间(公元五三五——五四五年),真谛应梁武帝之邀来华,从大同十二年(公元五四六年)八月十五日到达南海(今广州市),太清二年(公元五四八年)八月至建业(今南京市),本想在此从事佛典翻译,因值侯景之乱而东行。後到富春,县令陆元哲招集二十多名法师帮助真谛翻译《十七地论》(《瑜伽师地论》的异译本),刚译五卷即因世乱而中止。

天保三年(公元五五二年)应侯景之请回到建业。梁元帝即位後,真谛迁住正观寺,与愿禅法师等二十余人翻译《金光明经》,三年後返回豫章:千江西省南昌市),又往新吴又(今江西省奉新县)、始兴(今广东省曲江县)、南康(今江西省赣县西南),沿途译经。

陈武帝永定二年(公元五五八年)七月返回豫章,又转晋安(今福建省晋江县),後从晋安来到梁安郡(今广东省惠阳一带),天嘉三年(公元五六二年)十二月来到广州,刺史欧阳頠延住制旨寺(即今光孝寺)。陈宣帝太建元年(公元五六九年)正月十一日逝於广州,时年七十一岁。据《续高僧传》卷一,真谛共译佛教经典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未译梵本二百四十夹。据《历代三宝纪》,共译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开元录》载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摄大乘论》的第三名译者玄奘(公元六○○——六六四年),原姓陈,名褘,玄奘是他的法名,洛州緱氏(今河南省偃师县緱氏镇)人。玄奘的哥哥是个和尚,法名长捷,住洛阳净土寺,玄奘经常跟他去学习佛教经典。玄奘於十三岁出家,出家俊曾向景法师学习《涅槃经》,後向严法师学习《摄大乘论》。

隋灭唐兴,玄奘随兄长捷由洛阳经长安到四川,住成都空慧寺,向道基、宝暹法师学习《摄大乘论》、《昆昙》等,并向震法师学习《迦延》。唐武德五年(公元六二二年)玄奘二十一岁时在成都受具足戒,并在此学律。後与兄分手,来到荆州天皇寺,在此讲《摄大乘论》和《昆昙》各三遍。又到赵州向深法师学《成实论》,贞观元年(公元六二七年)入长安大觉寺,向岳法师学《俱舍论》 。玄奘经过多次学习,声誉倍增。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对各派经论的矛盾说法很不满意,於唐武德九年(公元六二六年)在长安遇到来自中印度的波颇蜜多罗,他是戒贤的弟子。玄奘听他说戒贤在那烂陀寺讲《瑜伽师地论》,非常向往,从此立下西行求法的决心。

玄奘於唐贞观三年(公元六二九年)出发後一年,经历千难万险,终於到达北印的滥波国。展转来到迦湿弥罗国,玄奘在此向一位年近七十的老法师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因明、声明等。玄奘在这裏停留两年,把第四次佛教结集的三十万经论全部学完,玄奘在北印游历了十多个国家,於贞观五年(公元六三一年)来到中印度,他在此游历了三十多个国家,沿途向名僧学习佛教经论。

对玄奘影响最大的是那烂陀寺,他在此拜年过百岁的老住持戒贤为师,向他学习唯识教义。那烂陀寺是印度佛教界的最高学府,位於今比哈尔邦巴特那东南的巴腊贡村。在此大小乘并举,以大乘为主。当时印度第一流的佛教学者都在这裏进行过教学和佛教研究工作,如大乘空宗的月称,有宗的无著、世亲、真谛、德慧、陈郡、商羯罗芒、护法、法称、戒贤、寂护、莲花生等,除印度本国的学生以外,还有中国、日本、朝鲜等国的留学生。我国的法显、玄奘都曾在此学习。这裏不仅传授佛教知识,还传授《吠陀》、因明、声明、医方明等。玄奘留印期间,那烂陀寺能容纳一万名学生和一千五百名教师,其中通二十部经论者共一千余人;通三十部者,多至五百余人;通五十部者,称为「三藏法师」,包括玄奘在内共十人。

玄奘奘不以此为满足,他在那烂陀寺学习五年以後,又到处去游学,游历数十个国家,虚心向名师请教。然後又回到那烂陀寺,向他的老师戒贤汇报他的学习情况,受到戒贤的赞赏,以後又向低罗择迦寺的般若跋陀罗学习两个月,又去杖林山向胜军学习唯识、因明两年。於贞观十五年(公元六四一年)回到那烂陀寺,戒贤让他讲《摄大乘论》等。

唐贞观十六年(公元六四二年),戒日王在曲女城举行了五年一度的无遮大会,请玄奘为论主,获得完全胜利。又应戒日王之邀,参加了历时七十五天的施舍大会以後,就启程回国了。

唐玄奘於贞观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回到长安,他从印度带回的佛教经典如下: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十五部、大众部经律论十五部、三弥底耶部经律论十五部、弥沙塞部经律论二十二部、迦叶臂耶部经律论十七部、法藏部经律论四十二夹、说一切有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因明论三十六部、声论十三部,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用二十匹马驮来。

玄奘回国後的主要任务是译经,他组织了译场,从贞观十九年开始,二十年间先俊翻译《大菩萨藏经》、《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等大小乘经典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留印期间,为了辩论的需要,他曾用梵文著《制恶见论》、《会宗论》,可惜已佚。还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入印度。并把入印路途见闻撰成《大唐西城记》十二卷,成为研究南亚次大陆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的重要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