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摄大乘论》总标纲要分第一


【译文】

在《阿昆达磨大乘经》中,在薄伽梵面前,已经能够善於悟入大乘法门的菩萨,为了显明大乘佛法本体之大而说。即依据大乘佛法,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第一、所知依殊胜殊胜语:第二、所知相殊胜殊胜语;第三、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第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第五、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第六、在这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第七、就於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第八、就於此中增上慧殊胜殊胜语;第九、彼果断殊胜殊胜语;第十、彼果智殊胜殊胜语。诸佛世尊在佛经所说由此十种殊胜殊胜的各句,说明大乘佛法确实是佛所说。

【原典】

总标纲要分第一

无著菩萨①造

唐②三藏③法师④玄奘奉诏译

《阿毗达磨大乘经》⑤中,薄伽梵⑥前,已能善人大乘⑦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⑧:一者、所知依⑨殊胜殊胜语:二者、所知相⑩殊胜殊胜语:三者、人所知相⑾殊胜殊胜语;四者、彼人因果⑿殊胜殊胜语;五者、彼因果修差别⒀殊胜珠胜语;六者、即於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⒁殊胜殊胜语;七者、即於此中增上心⒂殊胜殊胜语:八者、即於此中增上慧⒃殊胜殊胜语;九者、彼果断⒄殊胜殊胜语;十者、彼果智⒅殊胜殊胜语。由此所说诸佛世尊⒆契经⒇诸句,愿於大乘真是佛语。

【注释】

①菩萨: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菩提萨埵之略,章译觉有情,仅次於佛的佛教圣人。大乘论师也被尊称为菩萨。  

②唐,《藏要》本校注称:「此字依明刻加,後卷俱同。」

③三藏:梵文Tripitaka的意译,佛教经典的总称,分三个部分:一、素恒缆藏(sutrapitaka)意译经藏;二、昆奈耶藏(vinayapitaka),意译律藏;三、阿昆达磨藏(Abhidharmapitaka) ,意译论藏。通晓三藏的僧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④法师:梵文Dharmacarya的意译,能够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经的僧人,被称为法师,现在被用作对一般僧人的尊称。

⑤阿毗达磨大乘经:古印度的一部大乘佛经,没有传译到中国来。

⑥薄伽梵:梵文Bhagav的音译,意译世尊,释迦牟尼佛的一个称号,意谓佛受到世人的尊称。

⑦大乘:梵文Mahayana的意译,音译摩诃衍那,意谓能够运载多数人渡过苦海,到达涅槃彼岸。大乘佛教是公元一世纪形成的佛教派别,把以前的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意谓只能运载少数人渡过苦海,到达涅槃彼岸。

⑧殊胜殊胜语:第一个殊胜是所显示的法,第二个殊胜是能显的教(见印顺法师著《摄大乘论讲记》)。

⑨所知依:即阿赖耶识的异名之一,因为阿赖耶识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所知法的所依;

⑩所知相: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因为这三性是所知之相,昕以称为所知相。

⑾入所知相:即唯识性。因为唯识性是行者证入之所,所以称为入所知相:

⑿彼入因果:即世间、出世间的六波罗蜜多,地前世间的六波罗蜜多称为因,地上出世间的六渡罗蜜多称为果,这是行者修入之所,所以称为彼因果修差别。

⒀彼因果修差别:即十地之行法,「修」意谓修习、修行。十地之行法,是行者所适合修行的因果差别,所以称为彼因果修差别。

⒁增上戒:在十地的修行当中,特别依止持戒,不再造作一切恶业。

⒂增上心:在十地的修行当中,特别依止心而学之,由此修行各种禅定。

⒃增上慧:在十地的修行当中,特别依止智慧而学之,由此产生无分别智。

⒄彼果断:即断烦恼、所知二障所证得的无住涅槃,这是修行人断除二障所得的证果,所以称为彼果断。

⒅彼果智:即法、应、化三身所依的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也指无分别智,十地中的无分别智,有所对治,佛智已离一切烦恼、所知二障,已经究竟解脱一切惑业,这是修行人离一切障。

⒆世尊:梵文Bhagavat的意译,音译薄伽梵,佛的一个称号,意译释迦牟尼佛受世人尊敬:

⒇契经:即佛经,因为佛教经文契人之机、合法之理,所以称为契经,

【译文】

而且,什么是能显呢?由於佛听说的这十殊胜,在声闻乘中,从来就没有见佛说过,只有在大乘当中才处处说到,即阿赖耶识称为所知依的本体。三种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自性,这称为所知相的本体。唯识性,称为人所知相的本体。六波罗蜜多,称为悟入唯识实性的因果之体。菩萨十地,称为彼因果修的差别本体。菩萨律仪,称为十地中的增上戒体。首楞伽摩、虚空藏等各种三摩地,称为十地中的增上心体。无分别智,称为十地中的增上慧体。无住涅槃,称为修那三种增上学所得的智、断二果之本体。三种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称为彼果智的本体。

以此所说的十殊胜,说明大乘不同於声闻乘。又说明大乘在整个佛法中是最殊胜的,佛世尊只为菩萨宣讲。所以应当知道,只有依据大乘,各位佛世尊才有十相殊胜法门。

【原典】

复次,云何能显?由此所说十处,於声闻乘①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谓阿赖耶识②,说名所知依体。三种自性:一、依他起自性③,二、徧计所执自性④,三、圆成实自性⑤,说名所知相体。唯识⑥性,说名入所知相体。六波罗蜜多⑦,说名彼入因果体。菩萨十地⑧,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菩萨律仪⑨,说名此中增上戒⑩体。首楞伽摩⑾、虚空藏⑿等诸三摩地⒀,说名此中增上心体。无分别智⒁,说名此中增上慧体。无住涅槃⒂,说名彼果断体。三种佛身:一、自性身⒃,二、受用身⒄,二、变化身⒅,说名彼果智体。

由此所说十处,显於大乘异声闻乘。义显最胜,肚尊但为菩萨宣说。是故应知但依大乘,诸佛世尊行十相殊胜殊胜语。

【注释】

①声闻乘:属於小乘佛教,声闻是梵文Sravaka的意译,原指佛在世时因亲自听闻佛的教诲而觉悟者,後与菩萨乘相对,专指小乘佛教。

②阿赖耶识:梵文Alaya-vijnana的音意合译,是唯识宗所讲的第八识。意译藏识,因为阿赖耶识中储藏著变现一切事物的种,成为一切事物的本源。

③依他起自性:三自性之一,又称为依他起性,意谓依赖其他众缘而得生起的一切现象。唯识派用以说明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非有而似有。

④徧计所执自性:三自性之一,俗人普遍认为我、法一切事物实有的错误认识。

⑤圆成实自性:三自性之一,我、法二空所显示的真如实性。

⑥唯识:梵文Vijnanamatravada的意译,唯识学派把世间万物分为五位百法,这五位都离不开识,心法是识的自体,心所法是识的相应,色法是识所变,心不相应行法是识的分位,无为法是识的实性。因为五位百法都离不开识,所以称为唯识。「唯」有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识」是了别之义,所谓「唯识」,意谓世界上只有识,除识之外的其他东西,都是识所变。

⑦波罗蜜多:波罗蜜多是梵文Paramita的音译,意译焉「度」。六度是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六种修行方法或途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⑧菩萨十地: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㈠欢喜地,初证圣果,生大欢喜:㈡离垢地,身心无垢清净,永不犯戒;㈢发光地,成就珠胜禅定,发出智慧光芒;㈣焰慧地,慧性增盛;㈤难胜地,使俗智、真智和合相应,很难做到;㈥现前地,使般若智慧现前;㈦远行地,远离世间和声闻、缘觉二乘;㈧不动地,不为一切烦恼所动;㈨善慧地,成就四无碍解,能遍行十方说法;㈩法云地,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

⑨律仪:据《大乘义章》,制伏诸恶之法称为律,行依律戒称为仪。内调称为律,外应真则称为仪。一般来讲有三种律仪:别解脱律仪、静虑生律仪、道生律仪。

⑩戒:梵文Vinaya的意译,音译昆奈耶,佛教徒应当遵守的戒律,如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

⑾首楞伽摩:梵文Suramgama的音译,亦称首楞严,菩萨修行的一种禅定名,修此禅定,一切魔都不能破坏,

⑿虚空藏:梵文Akasagarbha的意译,菩萨修行的一种禅定名,空慧之库藏,犹如虚空一样,所以称为虚空藏。

⒀三摩地:梵文Samadhi的音译,另译三昧、三摩提、三摩帝等,意译定、等持等,禅定的异名之一。

⒁无分别智:是对佛教真如实理所得的认识,因为真如远离名相等虚妄分别,所以对真如的认识称为无分别智。

⒂无住涅槃:又称为无住处涅槃,佛为了利乐有情众生,既不住於生死、又不住於涅槃的一种常寂境界。

⒃自性身:与法界、法性、法身等同义。

⒄受用身:分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二种,自受用身是佛经过累劫修行,所得永恒不灭、自我享受广大法乐的色身。他受用身是佛使菩萨受用大乘法乐的功德身,与报身同义。

⒅变化身:佛的三身之一,与应身同义,佛为了度脱有情众生,随三界:六道的不同情况和需要而现之身。

【译文】

而且,为什么佛所说的十相殊胜殊胜语,说明大乘确实是佛所说,并否定声闻乘是大乘自性呢?因为所说的十相殊胜殊胜语,在声闻乘的教典当中,从来就没见说过,只有在大乘经典中,到处看见这样说。因为这十相殊胜殊胜语,最能引发大菩提的因性,很容易成立起来。这十相殊胜殊胜语如来语,能够随顺大菩提而不违背现行,依此十殊胜修行,便能证得成佛的一切智智。

【原典】

复次,云何由此十相殊胜殊胜如来①语故,显於大乘真是佛语,遮声闻乘是大乘性?由此十处於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谓此十处,是最能引大菩提②性,是善成立,随顺无违,为能证得一切智智③。

【注释】

①如来:梵文Tathagata的意译,佛的一个称号,意谓乘如实道而来。

②大菩提: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觉悟,大菩提是佛具有的伟大觉悟,具有知晓一切事物的一切种智,已经断除所知障。

③一切智智:一切智是梵文Sarvajna的意译,音译萨婆若那,意谓无所不知的智慧,一切智智是佛所具有的智中之智。

【译文】

这裏有两个偈颂:

所知依及所知相、入所知相、彼人因果、彼因果修差别、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彼果断和彼果智,属於大乘,所以是殊胜的。

在大乘中见说,在小乘中不见说。因为这是最胜菩提之因,所以应当承认大乘确实是佛所说。由於所说的十殊胜,所以是殊胜的。

【原典】

此中二颂:

所知依及所知相,彼入因果彼修异:三学①彼果断及智,最上乘②摄是殊胜。

此说此余见不见,由此最胜菩提因;故许大乘真佛语,由说十处故殊胜。

【注释】

①三学:即戒、定、慧。「戒」是戒律,防止身、口、意三不净业;「定」是禅定;「慧」是智慧。可使修持者断除烦恼,达到解脱。

②最上乘:即大乘,因为大乘是至极教法。

【译文】

而且,为什么按照这样的次第说此十殊胜呢?因为各位菩萨对於各种事物的因相要先得善巧,然後才应当对於缘起法而得善巧。再往後对於缘所生各种事物之相,应当有个正确的认识,很好地远离增益、损灭二边的过失。再後,菩萨应当很好地修行正确的知见,通过诸相,悟入所取相非有,使心从烦恼、所知二障获得解脱。因为善巧通达所知法的实相以後,首先修行加行位的六波罗蜜多,由此证得圆满成就的清净增上意乐的六波罗蜜多。再後,清净意乐所摄的六波罗蜜多在十地中的菩萨所修的六波罗蜜多,分分差别,应当勤恳修行,须要经过三无数大劫。然後於戒、定、慧三种菩萨所学,应当使之圆满。圆满以後,彼果断的无住涅槃和无上正等菩提,应当实现证得,所以十殊胜按照这样的次第解说。此中所说,使一切大乘教法都得究竟。

【原典】

复次,云何如是次第说此十处?谓诺菩萨於诸法因要先善已,方於缘起①应得善巧②。次後於缘所生诸法③,应善其相,善能远离增益④、损灭⑤二边过故。次後如是善修菩萨应正通达,善所取相,令从诸障⑥心得解脱⑦。次後通达所知相已,先加行位⑧六波罗蜜多,由证得故应更成满,增上意乐得清净故。次後清净意乐所摄六波罗蜜多,於十地中分分差别,应劲修习,谓要经三无数大劫⑨。次後於三菩萨所学,应令圆满。——圆满已,彼果涅槃⑩及与无上正等菩提⑾,应现等证。故说十处如是次第。又此中说一切大乘皆得究竟。

【注释】

①缘起:梵文Pratitya-samutpada的意译,音译鉢刺底医底界参愠鉢地界。佛教的基础理论之一,认为一切事物都处於因果联系之中,一切事物都是由於各种缘(条件)聚合而起,正如《杂阿含经》卷十二所说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一佛教各派对缘起的解释各不相同,唯识学派主张阿赖耶缘起,即一切事物都是由阿赖耶识种子变现的。

②善巧:善良巧妙之方便。《佛地论》卷七称:「称顺机宜,故名善巧。」

③法:梵文Dharma的意译,音译达磨。一般来说有二解:第一、佛法的「法」;第二、泛指一切事物。此中用第二解。

④增益:一般人的遍计所执性是虚幻不实,没有实体的,如果认为有实体,就是增益执。

⑤损灭:圣人智慧悟入的圆成实性是有实体的,如果认为没有,就是损灭执。

⑥诸障:即烦恼障和所知障。

⑦解脱:梵文Moksa的意译,意谓摆脱烦恼业障而得自由自在的境界,摆脱三界束缚而得的解脱称为欲缠解脱、色缠解脱、无色缠解脱。

⑧加行位:唯识五位的第二位,修行「顺抉择分」,消除能取、听取的分别,引发唯识真见,这是进入见道的前导,包括修习四寻思观、四如实智所产生的暖、顶、忍、世第一法的四善根位。

⑨三无数大劫:梵文Asamkhyeyakalpa的意译,另译无数长时,音、意合译为三阿憎只劫;菩萨成佛的年时有五十位,分为三期无数长时: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十位是第一阿僧只劫;初地至第七,是第二阿僧只劫;八地至十地是第三阿僧只劫。

⑩涅槃:梵文Nirvana的音译,意译寂灭,佛教修行追求的最高目的,即解脱生死轮回的一种解脱境界,是对痛苦烦恼的彻底断灭。

⑾无上正等菩提:梵文Anuttara-samyaksambodhi的意、音合译,意译无上正等觉、无上正真道,音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佛所具有的无所不知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