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中忆念佛陀的圣弟子
作者:菩提比库
身为一个宗教的创立者,佛陀并未自称天启先知、救世主或神的化身。在他的教法架构里,他的特殊角色是老师,揭示究竟解脱唯一道路的“无上师”。依照巴利藏经所呈现,在佛法最早的形式中,佛陀弟子所觉悟的与佛陀本人达到的目标,在基本上并无不同,两者的目标都相同——心究竟解脱一切束缚与生死轮回的涅槃。
佛陀与弟子之间的差别是:(一)成就的先后;(二)达到觉悟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个人特质。
就先后顺序而言,佛陀是涅槃之道的发现者,他的弟子则是在其指导下证果的实践者:
比库们!如来是从前未曾被发现道路的发现者,是从前未曾建造道路的建造者,是从前未曾被揭露道路的揭露者;他是认识这条道路者,是找到这条道路者,是精通这条道路者。如今,他的弟子们在他之后安住此道,成为拥有它者。比库们!这就是如来、阿拉汉、正自觉者,与由智慧而解脱的比库之间的差别。(SN 22:58)
就个人特质而言,佛陀身为教说的创设者,拥有许多与弟子不共的适宜技巧与各类知识。这些认知的能力不只包括某些神变力,同时也包含对许多存在地之世界结构无碍的了解,以及对众生各种习性透彻的了解。u在佛陀完成他的重要使命,即在世间建立广大教说,并指导无数众生离苦得乐时,这种能力是有其必要的。
当佛陀在“转佛轮”时①,他的目标就是领导众生到达涅槃,他的教法结构本身,便预设了介于他自己与聆听开示者之间的师生关系。佛陀是完全觉悟的老师,他的教说是进行特殊训练的课程。那些符合弟子身分要求的人,藉由遵循他的教论与劝诫而完成训练。即使当佛陀临终躺在古西那拉(Kusinara)双娑罗树间的病床上时,他也说外在的礼拜并非真正的礼敬如来,只有持续与专注地修行佛法才是。(DN 16)
佛陀弟子的课程从“信”开始,对佛教来说,“信”并非毫不怀疑地同意无法验证的主张,而是准备好去接受,相信佛陀的声明:他是完全觉悟者,已觉悟众生存在本质中最深奥、最重要的实相,并能指出到达最后目标的道路。在佛陀的觉悟中,“信”的定位是藉由“皈依”佛教的“三宝”而彰显:将“佛”视为个人的良师与心灵的指导;将“法”视为存在实相最完美的表述与无暇的解脱之道;将“圣僧”视为智慧与心清净的共同化身。
“信”必然会带来行动,从事修行,具体地说,就是在生活中实践佛陀为他的追随者所制定的准则。这些准则视弟子的情况与态度,而有很大的差异,某些准则更适合在家众,某些则较适合出家众,弟子的工作,就是在它们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这一切源自不同出发点的准则,最后皆汇归于一条道路——普遍而唯一,正确无误地趋入最后的目标。此即灭苦之道的八圣道,它以三学为体:戒(正语、正业与正命)、定(正精进、正念与正定)、慧(正见与正思维)。
那些接受佛陀为老师,并试着遵循他的道路者,皆是他的声闻弟子。佛教弟子的种类依惯例划分,分为出家与在家二众,因此传统上有“四众”之说:比库(bhikkhu)与比库尼(bhikkhuni)、近事男(upasaka)与近事女(upasika)(在家男、女信众)。虽然,以后的大乘经典似乎将声闻与菩萨相比,而说成另一类较逊的弟子。
但早期佛教经典中,并无这类区分,而是广泛以“声闻”来指称那些接纳佛陀为师的人,此字是从使役动词saveti(告知、宣称)演变而来,意指那些宣称佛陀为他们的导师者(或那些宣称皈依佛法者)。在早期经典中,“声闻”不仅专指佛陀的弟子,它同时也运用在其他信仰系统的追随者上,他们有各自的导师。
在佛陀广大的弟子圈中有个重要的差别,他们被区分成两类:一般弟子与圣弟子。这个差别不在于外在形式与生活型态,而在于内在心灵的层次。若我们从整个佛教传统下的世界观,或组成本书的传记结构来看,这个差别会更加清楚。
佛教经典编辑者所信受的世界观,和现代科学告诉我们的差异甚大,它是由三个基本而相关的公理所构成。
第一,有情的宇宙是个多层次的巨构,有三个主要的“界”,各个界又有许多附属的“地”。最粗的一层是“欲界”,由十一个地组成:地狱、畜生道、饿鬼道、人道、阿苏罗道与六欲天(译按:四王天、沙咖帝天、亚马天、都西答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其中只有人道与畜生道是我们自然感官功能可以感受到的。
在欲界之上是“色界”,那是与禅定相应的十六个向上递升的较高的地,在此较粗的色法消失,众生可享受比人间更高的喜悦、平静与力量。最后,在佛教宇宙的顶端是“无色界”,四个与无色禅相应的极微妙的地,在此色法完全消失,住于此地者都只由心识构成。v
第二个公理是转世。佛教主张一切未觉悟的众生——尚未断除无明与渴爱者,都会被困在三界之内流转。从无始以来,转生即受到无明与渴爱的驱策,牵引意识流在一个反复、持续不断的过程中,从死亡到新生。这个不间断的生死相续即成为“轮回”。
第三个公理是决定转世领域的原则,即佛陀所谓的“业”,特殊意志下的行为。根据佛陀的说法,我们所有的善、恶业行都受制于无可逃避的报应法则。我们的行为会在进行的意识流中,留下造成异熟(vipaka)②的潜能——当累积的业遇到相应的因缘时,便会产生果报。
“业”不只决定人会投生到特定的地,同时也决定我们固有的能力、习性与生命的基本方向。“业”运作的模式是道德上的:恶业——贪、瞋、痴所推动的行为,会带来不好的转世并造成痛苦;善业——布施、慈悲与智慧所推动的行为,则会带来好的转世与幸福快乐。w
因为轮回里的一切经验都是无常与痛苦的,所以早期佛教的终极目标,是从这个自生的回圈中跳脱出来,达到无为的状态——涅槃,在此不再有生、老与死。这是佛陀本人所达到的目标,是他自己神圣探索的顶点,也是他一直为弟子设定的目标。
两种弟子间的差别就在于他们与此目标的关系。一般的弟子就是凡夫或异生(puthujjana)③,人数要远远超过圣弟子。
这种弟子也许真诚皈依三宝,并完全投入“法”的修行,但不论他们的努力如何,就是还未达到不退转的程度。他们尚未亲自见法,尚未断除内心的结缚,也还未进入永不退转的究竟解脱之道。
他们目前的修行模式是在性格上作好准备:希望把心的功能导向成熟,在适当的情况下,便可进入出世间道。除非他们生起那种经验,否则便得在轮回中转世——不确定地漂泊,还会犯戒,甚至转生恶道。
相对应于一般弟子的是圣弟子x,这些弟子凌驾于凡夫之上,已达到不退转的程度,七世之内一定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支持他们从凡夫到圣者的,是内在的彻底转化,这转化可以从认知的与心理的两个互补的角度来看。
经典指出认知的观点是“得法眼”(dhammacakkhu-patilabha)④与“法现观”(dhammabhisamaya)。y这样的事件,永远改变人的命运,通常发生在弟子圆满前行,并着手修观时。在某一点,当洞见深入现象的本质时,会使慧根的成熟,当一切因缘具足时,无明的迷雾瞬间消散,让弟子得以窥见无为界,即整个解脱过程的先决条件与最后一项——无死涅槃。当这种洞见生起时,这个弟子便成为佛陀法音的真正传人。经典中称这样的弟子为:
已见法者、得法者、知法者、已深入法者、已度疑者、已离惑者、已得无所畏者、于师教不依他者。(MN74)
虽然这洞见可能仍然模糊、不圆满,但这弟子已见到究竟实相,接下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在精进修行下,他或她终会将这个洞见带往正觉,完全体证四圣谛。
弟子进行一面是心理状况,即永久断除某些被称为“烦恼”的不善心所。为了便于阐述,烦恼通常被区分成十种结缚,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它们将众生困在生死轮回中。从经典看来,在某些特例中,一个前世便拥有高度智慧者可以立即斩断十结,从凡夫一跃成为完全解脱的阿拉汉(arahant)。
不过,更典型的成就过程是,在四种不同的觉醒时机,按类相续断除十结,这是标准的作法。当圆满现观与断除结缚时,结果产生四个阶段的圣弟子,每个主要的阶段又可再细分成两种阶段:“道”的阶段,即当弟子正为除去特别成串的结缚而修行时;以及“果”的阶段,即当完全地突破且断除结缚时。这便是圣僧团(sangha)的古典分类法——四双八辈。
入流——断除身见、疑见、戒禁取见
觉悟的第一阶段称为“入流”(sotapatti,初果),因为有了这成就,弟子才有资格被说成是进入“法流”(dhammasota),即趋入涅槃的八圣道,永不退转。
“入流”是由初次生起法见所产生,特色是断除最粗的三结:
(一)身见,即众生于五蕴等法中,妄计有个实体的“我”;
(二)疑见,即怀疑佛陀与他的教法;(三)戒禁取见,相信只有外在的仪式(包括宗教仪式与苦行主义的苦修形式)能带来解脱。
断除这三结后,入流者便不会再转生地狱、饿鬼与畜生道等三恶道。这种人顶多在人间或天界转世七次,便能确定达到究竟解脱。
一来——减弱贪、瞋、痴
下一个重要的觉悟阶段是“一来”(sakadagami),只要在人间或欲界天转世一次,便可在那里达到究竟目标。
“一来”除了已断除的三结之外,并未再断除任何结缚,但它减弱了三根本烦恼——贪、瞋、痴,它们只是偶然生起,并且程度都很微弱。
不来——断除欲贪与瞋恚
第三个阶段是“不来”(anagami,不还),又断除第四与第五分结的两个基本烦恼——欲贪与瞋恚,移除它们各种的,甚至最微细的伪装。因为这两结是将众生困在欲界的主要结使,顾名思义,“不还者”就是永远不会再返回此界。
此外,这种人会自然转生在崇高的色界天之一的净居天,只有不还者能到达这里,并在此达到究竟涅槃,无须再回到这个世界。
阿拉汉(arahant)——断除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
第四也是最后的圣弟子阶段是“阿拉汉”(arahatta),他断除了“不来者”残留在“不来”中未断的五上分结: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由于无明是一切烦恼中最根深蒂固的,当阿拉汉完全觉悟四圣谛时,无明与其他所有残存的烦恼便一起瓦解。心接着进入“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佛陀称此状态为“梵行的无上成就”。
阿拉汉(arahant)是早期佛教圆满成就的弟子,整个佛教团体完美的典型。当谈到佛陀的解脱,即使是佛陀本人,也被描述为是位阿拉汉,他宣称阿拉汉断除的烦恼与他是相同的。对阿拉汉来说,既无进一步的目标要达成,也不会从已达成的目标上退转。他或她已完成圣道的开展,已完全觉悟存在的本质,并断除内心一切的结使。
阿拉汉(arahant)的余生便是以一颗清净安稳的心,安住在寂静中,在涅槃的体证上。然后,随着身体的败坏与寿命的结束,他或她便结束整个轮回的过程。对阿拉汉来说,死亡并非与别人一样,是通往另一个新生的入口,而是通往无为状态本身——“无余涅槃界”(anupadisesa-nibbanadhatu)的大门。这是佛陀教法所指出的,是真正苦的灭尽,以及无始生死轮回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