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圣弟子传》六、议论第一:马哈咖咤亚那(1)


【第01节、前言】

作为一个精通善巧方便的老师,佛陀采取不同的开示风格向弟子们传法。

佛陀广说与略说的弘法方式

通常他会以“广说”的方式解释教法,在以简述或总说的方式介绍主题后,他会详细解说、分析、阐释其中的涵意,有时再附加一个比喻来加强论点。最后,他会重述引言作为结论,它如今已有前面的分析作为支持。

不过在其他场合,佛陀不会详细教导,相反地会略说法义,只以简短的甚至有时是隐密的陈述,说明深奥而高度集中的意义。

佛陀这么做并非为了隐瞒秘密讯息,而是因为在震撼与转化听者上,有时使用这技巧的确比广说的方式更为有效。虽然直接解释意义能更有效地传达讯息,但是教法的目的并非为了传递资讯,而是为了让人趋入“观”——更高的智慧与解脱。藉由要求弟子思维意义,以及藉由持续探究与相互讨论,来了解其中的涵意,佛陀要确保其说法能达到此目的。当这些简短的教法使得大多比库(bhikkhu)摸不着头绪时,只有那些具有敏锐智慧的弟子,才能揣摩出其中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比库(bhikkhu)不愿去麻烦大师(佛陀)请求解释,而是转而寻求已受世尊认可,在法义理解上的资深弟子来加以厘清。

“广解第一”马哈咖咤亚那(Mahakaccayana)

在早期僧团中,这种功德显得如此重要,连佛陀自己也设了一个杰出弟子位为“对略说法义广解第一者”。大师对这个位子的指定人选是马哈咖咤亚那(Mahakaccayana,古译: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尊者),这样称呼是为了和其他常见的婆罗门重姓“咖咤亚那、迦旃延那”(Kaccayana,简称Kaccana)有所区别。?

在出家成为比库(bhikkhu)之后,马哈咖咤亚那(Mahakaccayana)那通常住在他的故乡阿槃提(Avanti),此地位于佛陀居住的“中国”(Middle Country) ① 西南边境。因此他并不象其他大弟子,有很多时间和佛陀在一起。我们也看不到他像沙利子(Sariputta)、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与阿难达(ananda)等近侍弟子一样,在僧团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他的才思敏捷,对于佛法有深入的洞见,并擅长演说技巧,每次只要马哈咖咤亚那(Mahakaccayana)随侍佛陀时其他比库(bhikkhu)经常会转向他,请他阐明佛陀所略说的那些造成他们困惑的教法。因此,我们在巴利藏经中发现马哈咖咤亚那(Mahakaccayana)所说的许多开示,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些典籍,在方法学上都很精致,分析得都很透彻,对于那些隐晦涵意所做的解释,清楚到另人咋舌。佛陀几个略说所隐含的真义如果缺少他们的解释,我们将难以理解。

【原注】

? 佛陀如此定位马哈咖咤亚那(Mahakaccayana),是出自AN 1,chap.14,Etadaggavagga (《增支部.第一品》)。

【译注】

①佛教的“中国”是指中印度恒河流域中,佛陀在世游化的区域;若因佛陀不曾到达而无有佛法,或弟子们未传佛法的区域,则称为“边地”。婆罗门教的教化中心旧称 “中国”,东方马嘎塔国(Magadha)的王舍城,以及西方高沙喇国(Kosala)的沙瓦提城(Savatthi),是佛陀游化的两大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