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鬘经》译文及注释--解说


与其它诸经相比较,《胜鬘经》颇具特色。它没有《法华经》的妙喻、《般若经》的鲜活对话,也没有《楞伽经》的那种宏论气势,但它却令人展卷阅后感到灵魂贯摄、襟怀廓落而又亲切自然。《胜鬘经》带有中期大乘经典的特点,它虽然在形式上显得平淡,却具有很强的思辩成分。这部经书古奥、简朴,与其所论述的如来藏理论体系十分和谐统一。许多佛经特别是早期的大小乘经往往是结集后再经加工编撰而成,免不了构思欠精、结构松散的弊端。

而《胜鬘经》恰恰相反,其风格严谨独特,可能系佛门大德中敢于创新者所创作之成果。

即非如此,至少也应是一部以个人创作为基础而编撰的经书。这也大概是它一传入中国便广为流传的原因。

《胜鬘经》共十五章,经文主要以叙述为主,这是佛经写作的通例。在经书中,作者根据佛门信众的阅读习惯,弘扬大乘精神,将演说此经义理的盛会氛围描绘得异常多彩,这无疑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弘法精神。本来佛陀住世说法时,佛教尚处于原始时期,不可能产生如来藏理论体系,但作者身为大乘佛教精神的弘法者为提高这部经书的威望、并强调其教法的正法性,才如此设定全经内容。

在经文里,胜鬘夫人所说的偈语,读起来似乎无多少新意,且言辞大都是古经书中常见的。但细读下去,我们会发现这些偈语中深藏着的大乘精神和智慧。无论是佛作授记也好、胜鬘夫人被预言将来成佛也好、或是其国人皆悉这一消息、快乐胜于他化自在天等等,其实都是经文内容在形式上的一种美好象征。它启发人们:研习佛经不仅仅是修身养性,更重要的是重视经文阐述的深刻哲理和导善伦理,并着力表达经文内容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及其超越的智慧。阅读《胜鬘经》,确应透过经中描述的那些神灵化的情景,去发现大乘精神向世间众生展示的智慧,化导我们的人生。

《胜鬘经》共十五章,分为六个部分。它所论述和强调的内容,也正是其惠溉后世僧俗、裨益现代文化的胜义。归纳起来,整部经主要是四个内容:摄受正法义、三乘入一乘义、如来藏义、二空智义,称为「四义」。这四义体现了大乘的一个重要精神:普度众生,使人生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摄受正法讲的是奉行佛法的准则,应是摄救教化众生,在这一过程中,又以三大愿来巩固对摄受正法的信念。这三大愿一是讲知其法,即具有理解和领悟摄受正法的智慧;二是传其法,即将自己接受和掌握的正法无私地传授给众生;三是护其法,这是对真理至善的追求。同时也就讲述了摄受正法卓著出世快乐、普度众生的无量功德。其内涵有如下四黠:

第一,摄受正法是正法,是佛法的根本精神。

第二,摄受正法要求必须接受的是真正的佛法。

第三,摄受正法必须对众生施以真正的佛法,使众生奉行接受。它包括两个含义:接受正法;施行正法,二者缺一不可。

第四,奉行摄受正法的方法(即六度);度众生达到涅槃彼岸的理想境界。

简明扼要地讲,摄受正法就是普度众生之法、受普度众生之法、施普度众生之法。这是全心全意、毫不改变的。

其次是三乘入一乘义,讲的是三乘必归唯一大乘,正如第四章中讲的「如是大乘少摄受正法,胜于一切二乘善根」。这三乘其实是菩萨、缘觉、声闻。而奉行了大乘的摄受正法就可以涵盖其它二乘。因为大乘生出涵盖出世间一切法,二乘自然属于被生出之行。同时,二乘旨在求得自身的解脱和摆脱恐怖,即时时处处害怕自己有什么不善,将来堕入恶道受苦的怖畏心理,因此不可能成就一切功德、获究竟涅槃得究竟乐。哇有佛乘才能获究竟涅槃。

另外,二乘之所以只能停滞在有余境地的原因,是因为断不了无明住地,也就是断不了最根本的烦恼。佛家将无明住地称为无始无明、根本无明、元品无明、最后品无明等。它是人彻底涅槃必须断绝的最后烦恼,也是四种有爱的根本烦恼所生之源。换句话说就是,无明住地的断否与能否证悟最高真如理体有关,而有爱四住地的断否只与情欲的灭否有关。

二乘只能断有爱四住地获得有余清净解脱,只有佛乘(大乘)才能断无明住地获得彻底的一味等味之解脱,既能不依赖他力而得无碍法自在,又能度生死畏离生死苦。因此,三乘必入一乘,一乘才是唯一通达真如成就如来法身、彻底觉悟涅槃成佛的道法,是唯一成佛之道。

它本身就是佛乘,为方便人们的理解才说成是大乘。

奉行一乘是有前提的,首先是要理解、了悟佛法,而不是愚昧无知;其次是要归依如来,有献身于普度众生的理想。决不能只限于在理性上的了解或形式上的出家而不付诸于社会来践行。其实也就是强调了不能只归依僧众、限于具戒出家,还要彻底奉行佛乘。

因此可以说,三乘入一乘,讲的就是将一切善法都摄统于普度众生的佛法,是对真理至广的追求。

三是针对如来藏演说圣谛,经文在第六章至第十一章作了论述。而圣谛义理则作为如来藏论的构成部分,在经文中被分为有作与无作四圣谛,即八圣谛说,将传统的四谛说创新了一步。在经文中,有两句话「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是我们理解如来藏理论的关键。这两句话有三层意思,其一:如来法身是被藏在烦恼之中的,是对「流转」义的新解释;其二:破出烦恼的藏缠即显现出如来法身,这是对「还减」义的新解释;其三:只要了解如来含藏在烦恼中,就会明了真如的获得之道。

那么,在缠的法身中,怎样才能出烦恼藏呢?经文中开始阐述前面所提到的二圣谛(即有作四圣谛、无作四圣谛)。「无作」与「有作」的根本区别在于奉行苦、集、灭、道能否实现彻底苦灭,即达到自性清净,也就是出离破出了烦恼藏。

经文的第十章指出关系到永恒真实之法的只有苦灭,并将苦灭称为「一谛」。凡夫、二乘之所以对此认识、领悟不了,原因就在于他们持的是偏见或颠倒见而非正见。经文在第十二章至十四章里,还从被一般人容易误解的生死说起,通过对生死的阐释来论述心识现象与内心如来藏的关系。所谓生死,其实指的是内心的诸新受根起,诸旧受根坏,讲述人的心理意识观念精神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生有灭,往复循环。而如来藏所藏隐的真如却是不生不灭的,是自性清净心。但为什么众生既有自性清净心,却不能觉悟成佛以至堕入恶道饱受生死苦果呢?答案是因为有客尘污染,而不是清净心本性具有的烦恼污染了清净心。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借五种巧便观作为方法。

要完整地理解如来藏,可以这么看:在众生未成佛前,内心具有成佛的这种种因性便叫「如来藏」,属于「因位」。成佛后就称为「如来法身」了,这属于「果位」。如来藏全部内容讲的是众生能普度尔后成佛之因,这是对真理至深的追求。

《胜鬘经》最后一章讲的是二空智,它又是对「在缠中」的如来法身或真如真实的体性理解的关键。对二空智慧,可以如此理解,即「在缠中」的如来法身是自性清净的,是远离一切烦恼的,因而是空的;但它又具有佛的境界和佛的一切功德,所以又是不空的。此谓「二空智」。二空是从《华严经》的「真空妙有」化过来的,它实际上指的是觉知苦谛的智慧,是对真理智慧的追求。

以上四义都体现了大乘精神,使我们从经文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大乘精神的宽宏诚挚。

如果说佛教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那么大乘文化则是人类文化中极富特色、且对现代文化裨益最大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纵观古今,任何一个佛教宗派都视其教法是正宗无上的,但唯有大乘日盛不衰,远播四海,普遍受到近现代东西方思想的青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精神和思想核心是利他、是普度众生。大乘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始终闪耀着这一无私博大的精神光辉。其义理及哲学方法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来加以阐释论述的。因此,大乘所追求的摩诃境界标志着贯彻这一核心主题的程度,也表明了进一步弘扬这一主题的态度。

再从大乘的意义来看,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它的博大和宽阔。现代社会在经历了世界性、世纪性的大震荡、大变易和大发展之后,仍然处于不停的变幻之中。社会的良知始终在坚持呼唤着真正的至真至善至美,而且不断地扩弃自私、狭隘、妄见偏执等等影响社会进步的东西。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苦闷、反思之余,转向各宗教和文化,以求找到参照寄托。这是近年来东西方社会宗教热加剧的原因。人们都在探求同一个问题,即是非的界标是什么?是利他还是利己?是普度众生还是结党营私?于是人们都会注意到大乘为众生舍身、命、财的牺牲精神和狮子吼的大无畏气概。为实现人类共同的理想,弘扬大乘应当也必将是世界人民的共识。

从四义精神分别对现代社会,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思想的启示来看,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摄受正法的义理精粹是把主体的自我完善,建立在对社会有所贡献的践行上。这既是行为准则、教育准则、道德准则,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现。当然,拯救现代观念的滑坡,并不是意味着放弃自我完善或实现自我,放弃的只是唯我。摄受正法义除了具有接受义外,还要求接受一切能为众生服务、教化的本领,做到尽善尽美,既自我完善又实现自我。经中特别强调了般若波罗蜜要为众生「演说一切论、一切工巧究竟明处,及至种种工巧诸事」。

我们也发现了,历代高僧大多是同时代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工艺家、思想家。就是现代佛学院,也总是将社会实务科技列入修习功课中,以便佛子们在普度众生大业中更好地实现自我。正如经中所说「究竟涅槃、无作唯一灭谛、一味等味解脱」,彻底扬弃唯私行为,达到最高理想境界。因此,摄受正法作为社会伦理和人生哲理的精义,它已远远超越了宗教本身。

再看三乘入一乘义,同样具有超越自身宗教形式而滋养一切良知文化的能动性。它不是狭义地强调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三乘皆入大乘(佛乘),而是讲世间一切善法皆为佛法。

这一点在佛教文化的内部是一种进步的文化现象。众所周知,历史上,佛教内部曾存在着宗派之间观点意见互不兼容的现象。但至大乘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反思,并最终以佛的博大胸怀,一反大乘初期与小乘的对立情绪,树立起了含摄一切良知文化的范畴。这样一种宽容的文化模式,在世界人类文化中不单纯是一种文化外在形式,更主要的是创立了一种理性精神的显现方式、社会良知的承载方式及社会践行的行为方式。我们观察现代五光十色的文化模式,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一种进步的文化是狭隘自私的。因为这种自我封闭的行为和观念都是与一己、一帮、一党、一族、一国、一域之私相关联。反之,一切有利于全世界人类和平幸福的文化都与上述的私欲水火不容,大乘的意义正是如此。

经文还更进一步强调,破除一切文化、学说中障碍的关键在于要真正领悟「为一切众生故」的大乘精神。如果把如来佛智觉知的真如还原为社会伦理来讲,说的还是普度众生。

经文中所云「无限大悲,无限宽慰世间,作是说者,是名善说如来」也是这个意思。现代东西方文化中最闪光的内容也都充满着利益一切众生的崇高理想。如来藏理论中的智慧思想则对西方文化产生了一种补偏和救佑的作用。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熊十力先生就说过这样一段话:「佛家哲学,以今哲学上术语言之,不妨说为心理主义。所谓心理主义者,非谓是心理学,乃谓其哲学从心理学出发故。今案其说,在宇宙论方面,则摄物归心,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也。然心物互为缘生,剎那剎那,新新数起,都不暂住,都无定实。

在人生论方面,则于染净,察识分明。而以此心舍染得净,转识成智,离苦得乐,为人生最高蕲向。在本体论方面,则即心是涅槃。在认识论方面,则由解析而归趣证会,初假寻思,而终于心行路绝。其所以然者,则于自心起执,由慧解析,知其无实,渐入观行,冥契真理,即超过寻思与知解境地,所谓证会而已。吾以为言哲学者,果欲离戏论而得真理,则佛家在认识论上,尽有特别贡献,应当用心参学。今西洋哲学,理智与反理智二派,互不相容,而佛学则可一炉而冶。」①这一段十分精辟的论断至今仍不失其意义,它在方法论上更是为现代西方学术发展的良性趋向提示了极为诱人的前景。

如来藏义理便集中体现了佛学方法论的这一优势,也就是心理主义(在现代方法论上称为心理学方法),它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心理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学术的主潮之一,从实验心理学、分析心理学,到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再到人本心理学、文化心理学,都表明心理主义作为一种方法的普遍适应性越来越强。在中国大陆现代学术中,文化心理学方法是伴随哲学主体论的议论热潮而来的,尽管各家各派主体论的基本理论立场大相径庭,但似乎很少有人认为,文化心理分析方法和主体论热不是目前大陆社会科学界产生的重要现象。

现代西方学术在它开始发展时就刻意破坏德国古典哲学体系和理性的桎梏,纷纷走向非理性,以致于难以自拔。而心理主义型学术也不例外,它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日本的铃木大拙、阿部正雄学派洞悉西方文化哲学的危机,毅然用东方佛家的禅学来包容和救助西方文化哲学。这种做法,已受到了东西方哲人们的普遍关注。

但用禅学救助西学应该说略嫌狭隘了些,而大乘如来藏阿赖耶识的理论对于裨辅校助西学却十分有益。因为禅学理论的本体论仍是自性清净、心性真如,不出如来藏阿赖耶识范畴。禅宗顿悟所依据的「即心即性」义理也还是源于心性净染论的。其实,阿部正雄的禅学已不注重顿悟了,而直接划出了纯禅学的范畴②。

如果说如来藏理论对于现代西学的辅助是间接的话,那么二空智义对于西学的校补则更为切实。西方的现代哲学普遍对抗历史文明和传统形而上义理,争相追求否定性范畴。影响最大的如尼采(Friedrich Wilhlm Nietzsche 公元一八四四——一九00年)对非存在的追求、海德格尔(Marfin Heidergger 公元一八八九——一九七六年)对无的执着。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Existenz-phwsoplie)在否定传统古典本体论中建立了以无为基础的本体。

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古典哲学把本体的范畴诸如理念、物质、上帝、绝对理念等等作为根本的对象、存在来把握。但现代西方诸科学却在各自的领域里把这一切都否定了,即把诸如此类的存在变成了虚无。不过,西方哲人对形而上的执着还需要一种本体。于是海德格尔提出了「即无(Nionti)」。在这里,「无」是对一切存在者的否定,是根本的不在者③。「无」不等于虚无(Neanot),因为作为与所谓「本质」性的本体相对立的现象而存在的具体的人和文化,毕竟是有意义的,但是「无」又不等于有,这是由于作为存在的对象都被科学必然否定。这样一来,如此之「无」便超脱了知性、科学、理智的对象范畴,只能通过主体的现象性体验或经验来证明「无」的存在。我们由此看出,海德格尔的「无」论与本经的二空智在形式上是极其相似的,当然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空义之空,不等于虚无或虚空,也不等于根本不存在或一无所有。二空义不否定一切有,而肯定其妙有,所谓真空即妙有。海德格尔不相信众生能以理智认知无的义蕴,提倡人们用经验和体验等诸如此类非理性来验证它。然而二空义却引导众生运用智慧(理智与非理智融于一炉而冶的智慧)去知解领悟(即觉知)真如之真空、本无。如果西方存在主义者早一些应用东方佛学思想来惠泽、校正自己的理论体系,也许不会陷入今天这样有些穷途末路、岌岌可危的境地,也不会那么深地陷入「荒诞」、饱尝「孤独」、「(左口右恶)心」及「焦虑」、「畏怯」④的烦恼。

虽然历史的发展由于不存在我们善意的假设而有些遗憾,但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了东方文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拯救作用。东西方文化只有相融汇、互补充, 才能给人类文化带来一个美好的前景,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自身、认识世界。这也应当是《胜鬘经》所开示、启迪我们的一个重要内容吧。

注释:

①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七月版六页——七页。

②参见(日本)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

③《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一九六四年版三四六页。

④「孤独」、「(左口右恶)心」、「焦虑」、「畏性」是存在主义归纳的作为荒诞的人而存世的基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