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这两点很重要,睡眠的时候,身体在睡,里头的元神还是昭昭灵灵,不昏迷。守到这个诀窍,白天醒时不要把精神外漏,感觉内部这个元气、元精的生长,一点点都要清楚。换句话说,静坐久了,内心的 感觉功能越来越灵明,就是这个道理。
再看注解:“此节,详言潜渊守中工夫。耳目口三者,既巳关键严密,一毫不泄。”三宝既然关起来了,“则我之真人自然不扰不杂,优游于深渊之中”了,我们自己本有生命自然在那个空洞的境界里头自在优游,“此中空空洞洞,别无一物,有若空房然”,这与禅宗所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同一个道理,同一个境界。
“故曰,三者既关键,缓体处空房”,“空房”是抽象的名称,并不一定要关到一个房间里头,而是内心永远在空灵的境界中。保持这样无念,静到极点,当然要时间,三天、七天,或是一百天,等到内在“先天一炁,原从虚无中来”,空极了,身上的气脉就通了。所以密宗、道家修气脉,太用意去修都不对。你有个反应有个感觉,那不是真,是凡精凡气,是普通的生理上的反应。这个真正元炁一来,气脉刹那之间同时都打通,那是真来了。这个真从哪里来呢?从虚无中来。你念头思想越空到极点,感觉知觉越空到极点,所谓真空生妙有,才有可能发生真炁从虚无中来。
所以修道的人“必委致其志,虚以待之”,在佛学讲空, 要空到什么程度呢? “至于六根大定,一念不生,方得相应”,六根这眼、耳、鼻、舌、身、意大定,都不动了,感觉状态都没有了,到这个境界才属于静。如果身上还在这里跳一下,那里动一下,那完全是感觉,是你的意识在动。六根包括身根,身体的反应在动,就是身根没有大定,所以都不是。要六根大定一念不生,方得相应。相应还不是完全,是同静的境界差不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