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01:05 香板响)
昨天开始,在我们这一次,为了大家要讲禅学,就笑,不要说口头禅。禅宗,不是思想,是真实的功夫。禅学,哪里有个学,禅学。要讲禅学,要把东方印度、中国的这些生命问题的统统弄清楚,才来谈。禅宗,直接走这个路线来,心法。所以禅宗,在外国人叫,几个名称,Zen,这是唐音Zen宗,就是禅(Zen),现在叫做禅(Chan),发音不同,日本人还保持唐代的古音Zen。
现在大家在坐禅,佛吩咐一上坐,作死观,一切功名富贵人生统统丢掉,两腿一盘,“现在我死了”,这个肉体摆在这里。以这样作死观为基础,总归有一天死嘛,才可以谈进入禅修。不是做功夫。气啊、脉啊,等一下会说到。
所以外国人叫中国的禅宗,一个名称,晓得的是佛的心宗,这是高级的西方文化的很了不起的人知道,讲外国人;其次叫禅宗是达摩宗,达摩祖师来传佛的心法;还有其次的一个名称叫般若宗、空宗,因为禅宗的五祖到六祖,改变了一个教育法,以《金刚经》作了解一切唯心的开门的钥匙。《金刚经》属于大般若部的,智慧的成就,所以叫般若宗。
现在我讲这许多啰嗦的话,希望大家在坐禅的过程,两腿一盘,一收好身心,死了。这个肉体啊,叫遗蜕,摆在这里,不要了。你那个能够坐的,那不是身体,心,是个念头。即使你做气功,修身体,谁在修啊?是身体在修啊?不是,你心在修,当然知道。可是大家一感觉气脉,(被)拉起走了,没有反观自心。心,没有反观自心。
所以,以佛学来讲,这是讲佛的理论了,不能见道,不能明心见性有五个障碍,基本的。
第一个障碍,身见。看见的见,身体的身。任何众生把这个肉体的身看得非常宝贵。他不知道自己这个肉体的身是个机械人,里面发动机械能够运动能够思想,不是这个机械人的肉体,是心。机械人动起来是电能,不是机械。所以见道第一妨碍,身见去不掉。见,不是眼睛,也包括眼睛,就是观念、思想,很狂、自己很我慢,自己认为对,去不掉,身见。身见就是我见、主观。
第二个去不掉的是邪见,偏差的思想。认为我这个功夫是对的,永远抓得很牢,对世间法也常常有点偏,邪见。邪,古文的“邪”字,偏向的,走了另外一条路。第三点…。这两个最重要,身见、邪见。
后面跟到来,三个当然重要,边见,落在一边。这个专对修道,尤其对学佛出家的,在家学佛的,小乘、大乘,都落在边见。小乘执着一切有,大乘执着一切空。其实生命的自性本体是非空非有,可是一般修行人落在边见去了。所以后世龙树菩萨作了《中观》,“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所谓中观,这个中字也是勉强,假名,代号。这是落在……
其实身见、邪见、边见,不止学佛哦,你们做事业的人,做生意、升官发财的,我们世间法也落在这个上面。身见是为我,自私;邪见自己专门玩自己的聪明,另走一个路线、方法,达到目的;边见,以自己的事业思想、一点点小成就,就是逻辑上犯的“以偏概全”。
还有个第四个最重要,见取见,佛学的名称翻译过来。什么叫见取见?不是眼睛哦!主观的成见,先入为主,自己的那一套学问,有心得的抓得很牢,自己的观点、成见抓得很牢,叫见取。把自己那个很认真的,也达到目的,可是不对,已经落邪见了,见取见。拿现在的话,就是主观的成见,很难解脱,第四个。
第五个,戒禁取见,批驳了一切宗教,都有它的戒条,都有它主观守持的行为,现在讲都有它的主义,完了。
教理上告诉你,身见,第一个我们听到身见,上智慧的人一听、身见已经知道,上坐就把身体丢开,什么气啊、脉啊,都身上的事。你那个知道气脉动的,气是气哦,脉是脉,等一下再讲啊,昨天提过的,大家认识不清楚。你那个知道气脉往来、身体的感觉,这是身见的部分。你那个能知道的不在这个身上,那个是生死的根本。
我刚才讲的这一段话,今天是第五天了,嘿嘿!大家读过曹操的诗吧?“去日苦多”啊!所以他的文学很高,他并没有讲得很消极的话。“去日苦多”,拿现在人来讲,来日无多了。哈,那很悲观,很消极。他也悲观,一个大英雄,你看这些疯子、大英雄,包括一切人等,我不再点名了。凡是大英雄、大思想家,都是悲观主义者,你去研究。曹操也很悲观的,他哲学思想比一切都强,在哪里看?你们不懂文学,在他诗文上看,诗同文章。所以有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一首诗,充分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与人生观。
刚才我引用一句他的“去日苦多”啊!,哎呀!自己觉到老了,到了中年以上了。这个时候曹操作这个诗,四十几岁,快到五十了。“去日”,过去几十年一下就过去了,“去日苦多”啊,多漂亮!他没有像一般文人这样,“哟,我们来日不多了!”…没有这样可怜,内心很悲哀,可(是)用的文学句子,英雄气概,“去日苦多”。
我们大家相约到这里,听我乱吹七天,刹那之间。今天第五天了,明天后天回家了,又堕到红尘去喽。嘿嘿,去日苦多啊!好好地用功。我现在啰嗦讲话都是帮助你们,你把心里倒空了,就会、可以听进去。自己还在分析我的话,还接收我的话,都错了,不要接收,心一放空了,每个都听得清楚。更不要有主观,你回去慢慢用你的主观,何必浪费了几天坐在这里,自己主观跟客观两个矛盾、反对,干嘛呢?这不是很笨?我说,我今天刚才讲的话,我已经来了,在里面,晓得你们上坐,不敢出来,免得打搅你们。但是心里很急啊,只好来,占用你们静坐的时间来讲,我急啊,为你们急。
刚才讲到,我们正式走在禅宗,禅宗是心地法门,了生死。也介绍了外国人叫禅宗,都知道了吧,心宗,一切唯心的心宗。再说一道啊,也叫达摩宗,也叫般若宗。我们这个禅,叫禅宗,是中国人把佛法创宗立派,特别地融汇了中印世界的文化的中心,“一切唯心,万法唯识”。
从昨天起,叫你们不要管禅修,怎么样打坐,怎么样修气脉,怎么样这些,我大致上都给你们讲一点了,你们都听过了。但是你注意,你认为南某人给你讲的就是这样吗?在我感觉到是皮毛的皮毛,削一点给你们,你们已经难接受了。深入的没有讲呢,因为程度不对嘛。所以我也自己有时候,昨天,前几天给你们讲,怕(自己死了),快死了,不过死了、我带走了也没有关系,这个东西烂不掉的。世界上也不怕没有人的,会有人出来,有诸佛菩萨再来的,所以我也用不着着急。可是,一个学佛者的心情,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都抖出来给大家,“宁可空诸所有,不可实诸所无”。
现在话又说开了啊,心宗,叫你昨天去观心,“三际托空”的观心,不要管身体,看自己思想、念头。记得《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那么简单。你自己反转来在心头,不是在脑,看自己思想、念头、情绪,一个一个那么可怕。不要你去空它,它空你,一个念头来已经过去了,未来没有来,当来了已经变成过去了,没有现在,现在空的。所以佛说时间只有一时,只有这一刹那,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这也是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所以爱因斯坦临死把时空两个想统一起来,统一不了。他认为空间的存在是时间带领的,时间把握不住。我们不要扯开了,又回来。
心,所以唐代开始禅宗五祖,就是初唐时候,唐初,唐太宗父亲这个阶段,五祖、六祖。由四祖、五祖到六祖,是唐太宗父亲李渊起兵造反,是唐太宗的主意,李世民的主意,起来了。李世民逼到父亲造反,创立唐,是李世民逼他的,所以李渊(被)逼得没有办法,起来,结果告诉李世民:“好啊,听你的啊,你这个孩子啊,我们李家就是你这一句话,家破人亡,死光了,也是你;如果我们李家,一不小心得到天下,也是你。”
这个时候是四祖、五祖到六祖之间,五祖起来用了《金刚经》,达摩祖师教理的经典用的《楞伽经》,他看《楞伽经》牵涉到万法唯识,太细密,一般人不容易,改用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我们如果翻开旧本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民间普遍的流行一千多年,影响太大了。上面有两个开经的偈子,大家知道是谁写的?奇怪,是个女皇帝武则天写的。她学禅宗,她明白了,所以她敢做敢为。不是前两天我们提到,中国的皇帝那么多,四个皇帝活到八十几的,她是一个,乾隆是一个,梁武帝是一个,宋高宗是一个。这位女皇帝可不同喽,所以死了以后,她敢同别的帝王不一样。你现在看她的陵寝,现在还在,她的墓还没有动,还没有挖的,还不敢挖。别的皇帝晓得在那里有碑文,她只立了一个碑,一个字都没有,无字碑,只有她敢。哎呀,她的一生是功是过,是善是恶,似是而非,给你们后人去评论,她什么都不要,一切皆空。所以她的墓碑是一个字都没有,叫无字碑。
但是,她的文字很少见到,你看她《金刚经》两个偈子,开经偈她写的。第一个叫“无上甚深微妙法”,无上,至高无上,太深了,这个佛法,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她总算碰上。“我今见闻得受持”,我现在懂了佛法,看见,听到。她旁边五祖的大弟子,神秀那个“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是她的国师了。因为找六祖找不到,六祖在南方躲到了。“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开经偈。不是随便像我们这样乱吹一顿,写一首诗。
古人所讲开经偈,拿到这本经要开、打开来看以后合掌,自己心里祷告一下,念这个偈子:“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还是普通。真的她有第二个偈子,第一句是什么?(宏忍师:云何梵,云何)“云何得长寿”,每个人想长生不死,对不对?云何,怎么样能够得到长生不死呢?“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有一个东西永远不生不死的,不是这个肉体,就比喻像金刚一样,不生也不灭,不来也不去,永远常在。“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第三句呢?
宏忍师:“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南师:这是她全文。一般《金刚经》用了四句,“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愿佛开(微密)”,这个秘密法门打开,就是金刚了,啊。
所以她的所作所为,你研究唐史,她那个时候,尤其我们在座的很多,关心国家前途经济,你看看她那个时候经济怎么搞的,财政怎么搞的,那么好,那么富有。然后她严格建立了法治,但是也偏差一点,下面人给偏差了,特务横行啊,法律变成非常严密。这些政治方面我们暂时不管,大家这里真懂得历史,懂自己的历史也太少了。
她是讲《金刚经》读了,她知道唯心的,明白这个心性是生死根本道理。“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唯心的修持,她清楚的。所以我比较推崇她,在这一点上很了不起。“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因此配合了玄奘法师印度翻译回来法相唯识的这个《瑜伽师地(论)》等等,《大般若经》,中国文化配合了禅宗,一下变成盛唐的文化。它是个非常关键一个阶段、时代。
我们现在不是讲历史,讲观心法门。在这里,这七天当中真要了解禅宗,不是搞身体。至于身体变成无病无恼,比较健康,不是(目的)。如果真想修到连这个肉身还转变呢,(要知道)这个肉体,也是唯心的,心的转变。譬如大家做Yoga做功夫,做任何一套,你身体改变很多,“嘿,这个功夫很好。”“哎呀,我这个方法非常好。”对不对啊?那个方法好,做的时候,是你哎!做到这个方法好是你哎!你的什么?是心哎,不是那个方法哎。这要回转来观察清楚。
超过了时间了,大家坐累了,起坐吧,行香,调整一下身体再说,我啰嗦讲了半天,耽误了你们的用功,起坐吧。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啊,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注 视频33:06-01:07:32为重复此集的内容,前面部分略有删减)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2009年9月最后一次禅七录音整理,定稿于2023年5月